摘要:惠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贻伟此前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优化粤港澳大湾区能源结构和布局,加快推进珠三角大型石油储备基地建设。目前,惠州正在整合全市多种能源产业基础和创新资源,依托“两大科学装置”,筹划建设省能源实验室,同时全力推进太平岭核电、海上风电、LNG接收站等项目建设,希望把稔平半岛打造成为能源科技岛,并提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能源科技创新中心。

15次提惠州!广东发布大湾区施工图,建设深莞惠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

近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同时,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印发《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简称《三年行动计划》),形成了我省推进大湾区建设的施工图和任务书。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留意到,相比今年2月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6次提到惠州,此次《实施意见》中14次直接“点名”惠州,1次提到深莞惠。

15次提惠州!广东发布大湾区施工图,建设深莞惠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

其中包括惠州机场、潼湖生态智慧区、稔平半岛、惠州粤港澳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中韩(惠州)产业园、惠州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香港—深圳—惠州—汕尾海上旅游航线等。值得一提的是,惠州机场、潼湖生态智慧区、稔平半岛此前并未直接出现在《规划纲要》中,此次被明确写入《实施意见》 。

引人关注的是,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入列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要深化与香港企业、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共建广东省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示范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创新创业活力区、科技成果转化高地。

记者留意到,《实施意见》还有一处专门提到深莞惠,明确提出推进深莞惠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建设。实际上早在2017年5月,广东省政府印发的《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就明确提出,“规划建设深莞惠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2018年4月深莞惠经济圈(3+2)党政主要领导第十一次联席会议也提出共同规划建设深莞惠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此前在接受南方日报、南方+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粤港澳大湾区实现充分融合发展之前,深莞惠通过规划建设协同发展试验区,进行合作探索,对促进产业融合有益。深莞惠推进一体化有较好的基础,未来还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关键是怎么打破行政藩篱,真正互通有无、优势互补,推进融合发展。

15次提惠州!广东发布大湾区施工图,建设深莞惠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

《实施意见》哪些地方提到惠州,小编为你划重点!

关键词:推进区域深度融合发展

1、支持开展大湾区内地跨行政区经济合作探索,推进广佛肇(怀集)经济合作区、深莞惠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建设。

关键词:优化城市功能布局

2、支持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重要节点城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突出产业特色、增强综合实力,共同提升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质量。

关键词:建设世界级机场群

3、加快推进广州、深圳、珠海、惠州等机场改扩建

关键词:建设能源安全保障体系

4、有序开发风能资源,加快建设珠海桂山、金湾,惠州惠东港口等海上风电场。

5、安全高效发展核电,按照国家部署推进惠州核电项目建设,有序开展台山核电二期、岭澳核电三期工程前期工作。

15次提惠州!广东发布大湾区施工图,建设深莞惠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

关键词: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6、以广州、深圳为重点,珠海、惠州、东莞、中山、肇庆等市协同参与,推动在高端芯片、新一代显示技术、新一代通信技术等关键技术、高端制造装备与检测装备、核心零部件和材料上取得突破,加快建设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7、以广州、深圳、佛山为重点,珠海、惠州、东莞、江门、肇庆等市协同参与,推动在新能源汽车电池、智能网联技术、氢能源电池上取得突破,加快建设智能汽车产业集群。

8、支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发挥各自细分领域优势,在伺服系统、减速器、传感器等关键核心部件的研发制造上取得突破,协同推进机器人产业集群建设。

15次提惠州!广东发布大湾区施工图,建设深莞惠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

9、以广州、惠州等市为重点,强化石油化工产业空间集聚,延伸和完善石化深加工、精细化工产业链,培育壮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

关键词:构筑休闲湾区

10、加快建设珠海万山群岛、江门川山群岛、惠州稔平半岛、深圳大鹏半岛等一批滨海旅游度假区

11、探索开通香港—深圳—惠州—汕尾海上旅游航线。

15次提惠州!广东发布大湾区施工图,建设深莞惠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

关键词:拓展就业创业空间

12、加快推进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重点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深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南沙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中山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合作平台、中国(江门、增城)“侨梦苑”华侨华人创新产业聚集区、东莞松山湖(生态园)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惠州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等。

关键词:塑造健康湾区

13、支持港澳参与广东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信誉农场”建设,高水平打造惠州粤港澳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

15次提惠州!广东发布大湾区施工图,建设深莞惠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

关键词:全面参与国际经济合作

14、高水平建设中新广州知识城、中韩(惠州)产业园等国际合作园区。

关键词:共建粤港澳合作发展平台

15、支持惠州潼湖生态智慧区建设。深化与香港企业、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共建广东省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示范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创新创业活力区、科技成果转化高地。重点在半导体、物联网、智能制造、科研服务、文化创意等方面与港澳开展全方位合作,建设高端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携手港澳打造绿色生态城市示范区,建立绿色低碳的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培育绿色、循环、低碳产业链,提升产业科技含量和资源利用效率。

15次提惠州!广东发布大湾区施工图,建设深莞惠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

延伸解读

惠州两个 “国之重器”入列《实施意见》

在惠州市惠东县稔平半岛,工程车来回穿梭,以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太平岭核电项目为依托的“能源科技岛”正紧锣密鼓建设。这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惠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记者留意到,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中,位于惠州的两个“国之重器”也被明确写入其中。其中在“加强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方面,提出推进散裂中子源、江门中微子实验站、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其中,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CiADS)位于惠州惠东稔平半岛,由中科院建设。

惠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贻伟此前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优化粤港澳大湾区能源结构和布局,加快推进珠三角大型石油储备基地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这些方面,惠州有良好的基础,是特色产业和新增长所在。惠州的目标是加快发展石化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两个万亿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壮大生命健康新支柱产业,构建“2+1”现代产业体系。

惠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吉前不久在接受南方日报、南方+专访时表示,总投资60多亿元的“两大科学装置”已于去年开工建设。这两个“国之重器”瞄准国际领先水平,将来可聚集众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数以千计的科学人才在惠州开展创新性应用研究,为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重要支撑,为能源和新材料产业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

今年初,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也“点名”提到惠州强流重离子加速器。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和生此前在接受南方日报、南方+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东的大科学装置将步入黄金发展期。随着两个大科学装置落户,惠州把握了重大发展机遇,将助推创新研发。

目前,惠州正在整合全市多种能源产业基础和创新资源,依托“两大科学装置”,筹划建设省能源实验室,同时全力推进太平岭核电、海上风电、LNG接收站等项目建设,希望把稔平半岛打造成为能源科技岛,并提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能源科技创新中心。

相关

连接广州深圳 惠州有望添两条高铁

纵观全球湾区发展史不难发现,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的形成与壮大,都是基于良好的交通条件。交通建设是惠州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抓手。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留意到,此次《实施意见》除了直接提及惠州的内容,还有不少与惠州有关。特别是交通方面,有多条“大动脉”与惠州有关。

15次提惠州!广东发布大湾区施工图,建设深莞惠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

引人关注的是,《实施意见》提出,“争取国家支持,规划建设广州至河源、深圳至汕尾、珠海经江门至肇庆等高铁项目”。根据此前透露的初步规划设想,广州至河源、深圳至汕尾高铁都将经过惠州。其中,广州至河源高铁计划经过惠州龙门县,或在龙门设2个站。这意味着,如果能够获得国家支持建设,惠州将有望再添两条高铁。

此外,《实施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广州经湛江至海口、广州经汕尾至汕头、深茂铁路深圳至江门段、赣州至深圳、岑溪至罗定等铁路项目建设。

其中,广州经汕尾至汕头高铁、赣州至深圳高铁都经过惠州,目前正在建设中,分别在惠州设4个和3个高铁站。预计到2022年前后,这两条高铁全部通车后,惠州将形成“3线9站”的高铁网络,成为“高铁大市”,届时从惠州坐高铁半小时左右可以直达广州、深圳、东莞、河源、汕尾乃至香港6个城市。

【记者】周欢

【摄影】王昌辉 梁维春

【作者】 周欢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