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典韦、许褚确实力大无比,但并不是说力量大的人就不会用巧,形成这一观念无非是看典、许、张身形粗豪,而赵、马、吕容貌英俊罢了(这三人同样力量很大)。曹操和多少曾经反对过自己的人握手言和。

三国故事公众号的读者大家好:

普遍的印象中,赵云、马超、吕布属于技巧型,典韦、许褚、张飞属于力量型,甚至是“蛮力型”。

望文生义,蛮力型就是缺乏技巧,徒有蛮力,上阵杀敌仅凭力量取胜。


典韦和许褚都是“蛮力型”猛将?别被外表给蒙蔽了

典韦


典韦和许褚都是“蛮力型”猛将?别被外表给蒙蔽了

许褚


典韦、许褚确实力大无比,但并不是说力量大的人就不会用巧,形成这一观念无非是看典、许、张身形粗豪,而赵、马、吕容貌英俊罢了(这三人同样力量很大)。

史书及演义中,典韦和许褚都有表现技巧的地方,而且描写得精彩绝伦,下面两段文字摘抄自《三国演义》,很有视觉效果。

典韦和许褚都是“蛮力型”猛将?别被外表给蒙蔽了

典韦


先看典韦:

操不能前进,无计可脱,大叫:“谁人救我!”

马军队里,一将踊出,乃典韦也,手挺双铁戟,大叫:“主公勿忧!”飞身下马,插住双戟,取短戟十数枝,挟在手中,顾从人曰:“贼来十步乃呼我!”遂放开脚步,冒箭前行。

布军数十骑追至。从人大叫曰:“十步矣!”韦曰:“五步乃呼我!”从人又曰:“五步矣!”韦乃飞戟刺之,一戟一人坠马,并无虚发,立杀十数人。众皆奔走。

韦复飞身上马,挺一双大铁戟,冲杀入去。郝、曹、成、宋四将不能抵挡,各自逃去。典韦杀散敌军,救出曹操。


正史记载也差不多:典韦手持十余支小戟,大呼而起,以戟掷敌,所投者无不应手而倒。

典韦是三国中唯一表演过“飞戟”绝技的人。

他让小兵喊“十步、五步”就是在计算何时发戟,然后飞雷闪电一般,迅速杀敌,例无虚发。可见典韦的精确性。

黄忠、太史慈、吕布箭术一流,但射箭需要拉弓搭箭和瞄准,不如典韦这招迅猛快捷。

典韦和许褚都是“蛮力型”猛将?别被外表给蒙蔽了

许褚


再看许褚,演义中说:

壮士曰:“我乃谯国谯县人也,姓许,名褚,字仲康。向遭寇乱,聚宗族数百人,筑坚壁于坞中以御之。一日寇至,吾令众人多取石子准备,亲自飞石击之,无不中者,寇乃退去。

又一日寇至,坞中无粮,遂与贼和,约以耕牛换米。米已送到,贼驱牛至坞外,牛皆奔走回还,被我双手掣二牛尾,倒行百余步。贼大惊,不敢取牛而走。因此保守此处无事。”

正史记载也差不多:兵矢尽,乃令壁中男女,聚治石如杅斗者置四隅。褚飞石掷之,所值皆摧碎。贼不敢进。

典韦和许褚都是“蛮力型”猛将?别被外表给蒙蔽了

曹操


许褚是三国中唯一表演过“没羽箭”绝技的人。

从石子杀人可以看出许褚的精确,否则哪能“无不中敌”?虽不能一招毙命,却是退敌的奇招。

典韦的飞戟杀伤力强,非常霸道,许褚的石子虽显薄弱,但优点是弹丸充足,便于储备,能随时随地取石而用。

典韦、许褚是三国数一数二的大力士,身材魁梧,相貌威凛,忠肝义胆,侠骨丹心。他们除了天生神力之外,其实都是细致之人,而非粗莽之夫。

典韦和许褚都是“蛮力型”猛将?别被外表给蒙蔽了

典韦许褚


典韦“忠至谨重,常昼立侍终日,夜宿帐左右,稀归私寝”。——《三国志.典韦传》

只是因为“好酒食,饮啖兼人”的弱点被贾诩利用,才出现宛城之败的疏忽。

许褚吸取典韦的教训,日后更加“谨慎奉法,质重少言”。

《文献通考》称:“徐佗谋逆而许褚心动,忠诚之至远同於日,且潼关之危,非褚不济,褚之功烈有过典韦。

要保护曹操的安危,没点细活可不行。

总结:

曹操身边的两位侍卫长兼一二代保镖,武力超群,粗中有细,忠心耿耿,虎胆护主。

单凭战力,个人觉得典韦应在许禇之上,典韦是勇士中的勇士,常常身先士卒,甘冒流矢,奋勇杀敌。

而许禇则是勇士中的智将,能够阵前统领将士,驱狼伏虎,冲锋陷阵。

古代战争,并非单打独斗,所以如果有人问,吕布、赵云和此二人相比,谁更厉害?那都是中了罗贯中演义的毒。

我们真正应该思考的是,曹操究竟有多大的人格魅力?能够招揽到这么多的英雄人物,而且能够让这些人不计成本肝脑涂地的效忠于他。

典韦和许褚都是“蛮力型”猛将?别被外表给蒙蔽了

曹操


1.感恩

曹操对自己的下属,所做的任何贡献无不封赏。

对人才给名给地位给物质利益,能给的毫不吝惜。这个其实还是不够的,只要做出贡献的,即使过世了,曹操还会念念不忘。

2.揽过

每次打了败仗,曹操都会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即使是首先犯了错误,他也会说自己用人不当,或是没有做到该有的提醒。

这样的承担责任,让手下能够感恩戴德,也让自己作为统帅让手下的人感觉到担当。

老子《道德经》里说“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说的就是承担整个团队的整体责任的人,才是真正的老大。

典韦和许褚都是“蛮力型”猛将?别被外表给蒙蔽了

曹操


3.释错

为了自己的目标要学会包容手下的错误。

张绣对于曹操而言,可以说是不共戴天的仇恨,但是,张绣在官渡之战中过来投诚,立即杯释前嫌。结为儿女亲家。

官渡之战之后,收到了众多官员给袁绍暗通款曲的勾结信件,一把火烧掉,说自己都想投降了,何况他们。

这是一种胜利者的大度,这是一种为了目标放弃情感恩怨的博大胸怀。曹操和多少曾经反对过自己的人握手言和。

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用人之长,容人之短。完美主义的人不适合做大领导。

写在最后:喜欢三国和历史的朋友,欢迎关注笔者公众号「三国故事」,有些很精彩,有些很逗比,感兴趣的可以订阅一发,多谢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