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岑伯顏看見岑福廣殺了黃氏和岑佐罄,替父親報仇後,既沒有承襲田州路總管、沿邊溪峒軍民安撫使、桂西岑氏大土司首領的職務,也沒有做出壓迫田州百姓的事情,決定冒死拜見這個堂叔。過去五年裏,來安路(轄今廣西凌雲、樂業、田林、西林、隆林、百色市右江區西北部和河池鳳山、天峨等地)總管岑福廣一直懷揣一樁心事,彷彿魚梗在喉——元順帝至元六年(1340年),身爲田州路總管、沿邊溪峒軍民安撫使、桂西岑氏大土司首領的堂兄弟岑野先被庶母黃氏派人溺死於江中,再以己子岑佐應襲職。

民間故事:恩將仇報

1

過去五年裏,來安路(轄今廣西凌雲、樂業、田林、西林、隆林、百色市右江區西北部和河池鳳山、天峨等地)總管岑福廣一直懷揣一樁心事,彷彿魚梗在喉——元順帝至元六年(1340年),身爲田州路總管、沿邊溪峒軍民安撫使、桂西岑氏大土司首領的堂兄弟岑野先被庶母黃氏派人溺死於江中,再以己子岑佐應襲職。不久,岑佐應被哥哥岑佐元部下所殺,黃氏又以季子岑佐罄襲職。這就是桂西岑氏土司歷史上著名的“田州黃氏之亂”。

“田州黃氏之亂”發生後,岑福廣晝夜難眠,立即召集思恩路總管和鎮安路總管前來開會。

岑福廣:“今天在場的都是岑家人,我就不繞彎子了,現在田州路有難,我們做兄弟的總不能袖手旁觀吧?”

“福廣兄有何高見?不妨說來聽聽。”鎮安路總管和思恩路總管異口同聲說。

岑福廣:“大家都知道,世興公以前我們四路是不分家的。就算分家後,田州路、來安路、鎮安路和思恩路都是岑姓人當家,可如今田州路卻落在一個姓黃的女人手裏!我實在不甘心啊,因此提議來安路、鎮安路和思恩路出兵田州,扶助我們的堂侄子岑伯顏承襲總管之職。”

鎮安路總管:“此提議甚好,只是……”

岑福廣:“只是什麼?大家有話儘管說!”

思恩路總管補充道:“既然已經分家了,我們卻動用武力干涉別人的家事,似乎有點不妥。”

岑福廣:“你的意思是,田州路的事不是我們的家事?莫非你忘了我們都是一個老祖宗的子孫後代嗎?”

“你!”思恩路總管氣得說不出話。

鎮安路總管:“福廣兄,假如我們三路出兵田州,朝廷會不會說我們兼併田州而趁機派兵鎮壓?那樣一來,我們可是因小失大啊。”

岑福廣:“當前農民起義風起雲湧,朝廷正忙着平亂呢,哪有閒工夫插手我們的家務事?再說只要我們能維持四路和平安定,朝廷高興還來不及,怎麼會干涉?”

鎮安路總管:“出兵田州可是大事,該由誰爲帥?佔領田州之後,又該如何處置?”

“爲帥?處置?你們?那就由大家推選一個統帥吧!”岑福廣說着看了看思恩路總管。

“我推薦鎮安路總管爲統帥。”思恩路總管脫口而出。

鎮安路總管:“我推薦思恩路總管爲統帥。”

岑福廣苦笑,他原本以爲自己沒有私心,可以輕而易舉地把三路力量團結起來。令他沒想到的是,思恩路總管和鎮安路總管另有算盤。

岑野先出事前,桂西四路實力最強的當數田州。一直以來,田州路總管兼任沿邊溪峒軍民安撫使和桂西岑氏大土司首領。接下來纔到來安路、鎮安路和思恩路。岑野先出事後,來安路的實力應該是最強的。作爲出兵田州戡亂的主謀,岑福廣自然不甘心讓出統帥權。

“我選我!”岑福廣說。

“一次出征,三個統帥。福廣兄,這仗沒法打呀?”鎮安路總管和思恩路總管使了一個眼神,異口同聲說。

岑福廣:“是啊,這仗確實沒法打。我猜你們都以爲這是去瓜分地盤和財產吧?”

鎮安路總管和思恩路總管:“難道不是嗎?”

“哼!當然不是,我們此次出兵是爲了剷除田州的黃氏勢力,扶助岑伯顏上位,然後撤兵。”

“原來如此!我思恩路家事多着呢,這會兒真沒工夫操心別人的家事,福廣兄,我先告辭了。”

“鎮安路還有民衆叛亂,我得儘快趕回去壓制了。福廣兄,田州路的事我幫不上你的忙了。”

思恩路總管和鎮安路總管說罷起身離席而去,飯也不喫了。

岑福廣看着那兩路總管的言行,覺得他們事先已約好了,氣得暴跳如雷:“你們都嫌棄沒有利益而撒手不管,那我自己管!”

過後,岑福廣召集來安路的統治階層召開會議,商量出兵田州戡亂事宜。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當得知出兵田州不是爲了搶奪地盤和錢財時,幾乎所有人都持了反對意見。

“你們的眼裏難道只有利益嗎?家族的榮譽和兄弟的情義何在?”岑福廣暴跳如雷,罵自己養了一幫勢力小人。

當然,在土司就是土皇帝的時代,來安路的一切還是由岑福廣做主,他說幹什麼軍隊只能服從,民衆只得聽令。

只是,岑福廣萬萬沒有想到,出兵田州戡亂他竟然前後花了5年的時間。

2

1345年,隨着岑福廣令旗一揮,來安路的軍隊如潮水般湧入田州路(今廣西田陽、田東、百色右江區南部一帶)。

田州黃氏和冒襲者岑佐罄還沒弄清楚是怎麼回事,就在美夢中被拉上斷頭臺。

黃氏罵罵咧咧:“岑福廣,你不厚道,你不仁義,我咒你不得好死!”

岑福廣:“黃氏,你想多了!我推兵入田州,一不是爲了搶地盤,二不是爲了搶財物,我只是不想看見岑家的領地落在一個外人手裏!”

“好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岑福廣,我死後變成厲鬼也不會放過你的!”

岑福廣:“如果我今天的所作所爲有違天意,日後自然有老天爺審判。至於我這輩子是好死還是歹死,你說了不算!”

至於岑佐罄,臨死前把所有罪責都推給母親黃氏,還爭辯說自己雖然是庶子,但也姓岑,跟岑福廣是堂兄弟關係。

岑福廣冷笑:“你雖然姓岑,但這幾年你跟黃氏幹了不少壞事,所以你不能活着。”

隨着“刷刷”兩聲利風吹過,兩道血光飛濺,黃氏和岑佐罄的腦袋連夜搬家。

清理戰場時,岑福廣卻找不到堂侄子岑伯顏的身影。原來,五年前岑野先去世時,七歲的岑伯顏爲了保命,早已躲藏起來了。岑福廣聞訊,立即發佈公告尋找岑伯顏。

起初,岑伯顏不敢相信岑福廣的誠意,擔心他此舉不過是誘殺自己。岑伯顏身邊的人更是憂心忡忡,說現在去面見岑福廣無異於主動送入虎口。

可岑伯顏看見岑福廣殺了黃氏和岑佐罄,替父親報仇後,既沒有承襲田州路總管、沿邊溪峒軍民安撫使、桂西岑氏大土司首領的職務,也沒有做出壓迫田州百姓的事情,決定冒死拜見這個堂叔。

岑福廣:“岑伯顏,你就不怕我殺了你嗎?”

岑伯顏:“說實話,之前怕過,後來就不怕了。”

“怎麼說?”

岑伯顏:“不管是誰,面對來勢洶洶的軍隊,都會擔驚受怕的。可當我知道你是爲岑家報仇守境時,恐懼便變成感激了。”

岑福廣聽了哈哈大笑:“伯顏,實話跟你說吧,今天我侵佔田州,是因爲我擔憂你羽翼未豐,尚不能勝任總管職位。可惜啊,有些人卻不是這麼想的。”

“多謝堂叔扶助!懇請堂叔再賜我幾畝田地,讓我得以保存宗祠、孝敬母親,伯顏就心滿意足了。”

岑福廣:“伯顏說笑了,田州路總管還是你的,只是按朝廷律例,你要等到十五歲以後才能襲職。放心吧,我不過是暫時代爲守禦和管理田州路。”

岑伯顏:“堂叔大德,伯顏沒齒難忘。”

岑福廣:“你今年幾歲了?”

“12歲。”

“12歲?這樣吧,我先派你去上隆州管事和鍛鍊,3年後我把田州完好無缺地還給你!”

岑伯顏聽了,跪謝岑福廣,感激涕零。

3

三年時間轉眼過去了,岑伯顏成長得很快。可他也變得憂心忡忡:人是會變的,岑福廣到底是一匹狼還是一隻羊?也許以前他確實不想佔領田州,可如今會不會已經改變了心意?

就在這時,岑福廣來信催促他返回田州承襲田州路總管之職。岑伯顏還在猶豫不決時,身邊的謀士們都勸他別回去了。

“主公,你現在比以前強大了,岑福廣未必容得下你!”

“既然已經逃離了魔爪,主公爲何還要回頭自尋死路?”

“主公,這世道別說堂兄弟了,就算父子和兄弟都信不過。當務之急是你要聯合其他力量趕走岑福廣,只有那樣才能收復田州!”

在衆人的唆使下,岑伯顏不但不返回田州見岑福廣,還從上隆州出奔雲南富勞,又奔歸德州,會見歸德州、歸化州州牧,還約見向武州、果化州州牧及上林邑令,四處進行煽動,說岑福廣不仁,拒不歸還田州。隨後,岑伯顏又從思恩過東蘭,入鶼州,授命頭目李什進行招兵買馬,決心與岑福廣兵戎相見。

元順帝至正十五年(1355年),當岑伯顏率領多路軍隊如潮水般湧入田州時,岑福廣仰天長嘯:“世道人心,真是捉摸不透啊!也許我從一開始我錯了。”

眼看田州路被大兵壓境,岑福廣只得撤回泗城。岑伯顏氣勢如虹奪回了田州。

岑福廣退回泗城後,一病不起,見人就訴苦:“我若要霸佔田州,當初何必尋找岑伯顏?我若有心兼併田州,何必等到岑伯顏年滿十五歲?”

元順帝三十五年(1367年),岑伯顏入京求襲桂西岑氏大土司首領和沿邊溪峒軍民安撫使的詔命,可他什麼也沒有得到。因爲他不再得到桂西岑氏各路的推薦與承認,同時元朝的政權處於風雨飄搖中,再也無暇處理這些事情了。

從此,桂西岑氏統一的大土司就分裂爲田州、來安、思恩、鎮安等互不隸屬、互不關聯而彼此獨立的小土司。

眼看桂西岑氏土司大一統的局面分崩離析,岑伯顏耿耿於懷,把一切責任都推到岑福廣身上。他暗暗發誓,要讓岑福廣付出更大的代價來償還。

1368年,元朝滅亡,朱元璋得天下,建立明朝。

洪武元年(1368年),明朝將軍楊璟率軍南下征討廣西,田州路的岑伯顏率先持元朝印綬向楊璟歸附輸誠,深得明太祖皇帝朱元璋和江夏侯周德興的賞識和看重。不久,來安路的岑福廣和鎮安路的岑天保也陸續歸附明朝。

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把元時的田州路、來安路、鎮安路分別改爲田州府、來安府和鎮安府,分別給岑伯顏、岑福廣、岑天保以知府職。

對於明朝授岑福廣爲來安路知府職,岑伯顏心裏很不舒服。他利用與江夏侯周德興的親密關係,百般詆譭岑福廣,慫恿周德興出兵征剿岑福廣。而他則率領田州土兵從徵,泗城陷落時岑福廣慘遭殺害。岑伯顏還不解恨,又將來安府降爲泗城州,由岑福廣的兒子岑善忠擔任第一任泗城土知州。

後人說,田州岑伯顏從江夏侯周德興征討來安,將岑福廣殺害並降府爲州,是桂西岑氏土司歷史上的一大冤案,是岑伯顏恩將仇報的繼續,其目的是要控制和削弱來安府。

岑伯顏將來安府降爲泗城州後,還不肯罷手,又把現在的西林和田林大部分割出去,改爲上林長官司,把現在的隆林和田林一部分分割出去,改爲安隆長官司,把原屬於來安路的一個州利州,改由自己的兒子岑永福出繼。雖然上林長官司和安隆長官司由分別由岑善忠的二、三子掌管,但這兩個長官司和利州均隸屬於布政司,不受泗城州管轄和領導。

這樣一來,泗城州管治的疆域便大大縮小了。在岑伯顏看來,狹小的泗城州對他不再構成任何威脅。

明朝永樂元年(1403年),岑伯顏病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