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連接日本東海地區與北陸地區的大動脈“東海北陸自動車道”總區間185km,給世界遺產之一的“白川鄉、五箇山的合掌構造村落”帶來巨大的觀光經濟效應。地區之間距離的拉近正是得益於自動車道的建設(與東海北陸道平行建設的國道156號線,在過去被稱爲連接名古屋與金沢的名金線)。


“東海北陸自動車道”帶你切身感受世界遺產的獨特魅力

連接日本東海地區與北陸地區的大動脈“東海北陸自動車道”總區間185km,給世界遺產之一的“白川鄉、五箇山的合掌構造村落”帶來巨大的觀光經濟效應。本篇文章將就自動車道與觀光地區之間的關係,以及兩地之間的最新情報等內容爲大家闡述。

日本國內衆多的自動車道基本都是沿着鐵道幹線建設。沿着東海道線的自動車道以東名、名神車道爲例,此外還有東北到、關越道、中央道、北陸道等等,基本都是以並行車道爲主。鐵路線與大都市相連,鐵路帶動了都市的建設,而都市的佈局則是帶來了自動車道的發展。

非沿鐵路建設的東海北陸道

在縣與縣之間,愛知縣與富山縣兩縣並沒有直接相連、南北貫通的鐵路線。從地圖上看就一目瞭然了,周圍地區山嶽地帶環繞,阻斷了鐵路線的建設。目前日本舊國鐵越美南縣線第三部分的長良川鐵道線與岐阜縣白鳥町(現在爲郡上市)的北濃站之間鐵軌並不相連(未來將會和福井縣JR越美北線相連),而富山縣一端的JR城端線的終點則是設在了礪波平原南端的町城。有關部門通過最新的技術打通阻斷兩區域之間的山嶽地帶,因此,兩條愛知縣的一宮JCT(自動車道)與小矢部礪波JCT之間的連接由此形成了東海北陸道。

在過去,不管是從名古屋到富山的鐵道線、自動車道,都需要經過米原之後轉往敦賀、福井、金沢然後北上,道路曲折迂迴,也拉遠了遊客心理之間的距離。但是,自從東海北陸道開通後,私家車從名古屋行駛至富山最快只需要三個多小時。地區之間距離的拉近正是得益於自動車道的建設(與東海北陸道平行建設的國道156號線,在過去被稱爲連接名古屋與金沢的名金線)。此外,這條線路周圍有名古屋周邊地區市民都非常喜愛去的滑雪場地。而通向兩地之間的車道是雙車道,因此能減輕冬季的滑雪遊客出行的堵塞程度。

自動車道相連的日本一大觀光勝地

東海北陸道的開通,直接帶動了“白川鄉、五箇山的合掌構造村落”的旅遊熱潮。與此相關,連接村落之間的高速路出入口的建成,讓在過去一直與世隔絕的山村重獲了生機,兩個區域之間形成的魅力村落由此成爲了日本一大觀光勝地。

東海北陸道下行線全線的山嶽地帶之間有56個隧道,進入岐阜縣地界之後就一直臨近長良川行駛,進入白鳥高速路出入口後就駛向了海拔較高的高原地區。途中,能欣賞到高度125m日本第一高架橋鷲見橋,日本全國海拔最高自動車道(1085m)松之木嶺,以及日本土木工程史上最難建設的飛騨隧道(全長10710m,隧道長度位居日本第三)。

日本入境遊的交通工具多爲旅遊大巴

近年來,選擇個人入境遊的旅客的數量增多了,有一部分遊客選擇租賃車出行,但是大部分遊客卻選擇乘坐旅遊大巴出行。目前,前往白川鄉的交通方式有一天往返四次的航班外,還有數班旅遊大巴,這些旅遊大巴還可以前往岐阜、飛騨高山、富山、金沢等地。此外,在過去前往飛騨高山的遊客主要乘坐JR高山線,但是隨着東海北陸道與中部縱貫道的相連,現如今顧客多選擇乘坐名古屋出發的旅遊大巴,班次比名古屋-高山間的JR特急列車(每日有十次往返班次)還要多。

隨着交通發展、互聯網普及下的信息傳播,許多過去不爲人知的祕境村莊,現在也成了外國遊客輕鬆感受日本古老文化風景的聖地。而自動車道也在不知不覺當中,扮演了溝通日本國內外觀光勝地的橋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