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地,有一個古老的傳統,每年農曆六月初一,舉辦“保稻節”,祭祀“五穀神”。參與“保稻節”活動的浙江省考古研究所蔣樂平研究員告訴筆者,從青陽山遺址、山下週遺址出土遺存看,這裏早在一萬年前就有水稻種植了,是上山文化稻作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時補法 文/攝
下伊村舉辦傳統“保稻節”村民祭祀“五穀神”祈求豐收下伊村舉辦傳統“保稻節”村民祭祀“五穀神”祈求豐收下伊村舉辦傳統“保稻節”村民祭祀“五穀神”祈求豐收下伊村舉辦傳統“保稻節”村民祭祀“五穀神”祈求豐收下伊村舉辦傳統“保稻節”村民祭祀“五穀神”祈求豐收下伊村舉辦傳統“保稻節”村民祭祀“五穀神”祈求豐收下伊村舉辦傳統“保稻節”村民祭祀“五穀神”祈求豐收

下伊村舉辦傳統“保稻節”

村民祭祀“五穀神”祈求豐收

7月3日上午,金華市開發區湯溪鎮下伊村隆重舉辦保稻文化節。湯溪是春秋姑蔑國舊地,民國以前一直是縣城。在當地,有一個古老的傳統,每年農曆六月初一,舉辦“保稻節”,祭祀“五穀神”。保稻節儀式目前是金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據民國《湯溪縣誌》風俗卷記載:“六月初一,或五月廿五日,農民以牲禮祈禱於土谷之神,謂之保稻。”民國《龍游縣志》風俗卷敘述更爲明確:“二十五日:祀田神,謂是日爲五穀神生日也。北鄉則以六月朔日行之。”也就是說,保稻節是爲五穀神慶生!這就是湯溪一帶保稻節的來歷。湯溪許多村莊,恪守古禮,下伊村尤爲特出(東祝、下伊一帶,是在明成化年間從龍游縣劃撥到湯溪縣的)。

參與“保稻節”活動的浙江省考古研究所蔣樂平研究員告訴筆者,從青陽山遺址、山下週遺址出土遺存看,這裏早在一萬年前就有水稻種植了,是上山文化稻作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裏種植有萬畝連片的水稻,爲浙中地區重要產糧區。千百年來,保持着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和習俗。

在下伊村,由金華開發區社發局、湯溪鎮人民政府、下伊村村民委員會主辦的“稻之道-下伊保稻文化特展”,當天也隆重開幕。該展覽以稻作文明和農耕文化爲主題,介紹了上山文化和水稻的起源、上山人與水稻種植、加工,以及下伊保稻文化節的來歷、習俗。展示了下伊村青陽山等遺址出土的文物遺存,如上山文化時期的夾炭紅衣陶、新石器時代石鏃、石矛、石斧,南朝盤口壺、陶水管、瓦當,以及近現代的谷印、磨礱、風車等。

時補法 文/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