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姚晨在這裏給大鵬打了個電話,給他看廣場上的吉他,說電影《縫紉機樂隊》裏的吉他廣場原來在這裏。”

產量佔一半!世界最大的吉他工廠,竟在中國貴州的大山裏

素有“黔北門戶”之稱的正安縣,是貴州省遵義市所轄的唯一一個深度貧困縣。然而,你一定無法想象,全球銷售的10把吉他中,近一半產自這裏。這個藏在大山深處的吉他“世界工廠”被稱作吉他界的“富士康”。

產量佔一半!世界最大的吉他工廠,竟在中國貴州的大山裏

2018年正安縣產銷吉他600萬把,產值60億元。世界十大吉他品牌中芬達、依斑娜、雅馬哈等六大品牌在這裏貼牌代工生產。吉他,已經成爲這裏脫貧攻堅強有力的“生力軍”。

1

神曲傳奇,開創吉他世界工廠先河

產量佔一半!世界最大的吉他工廠,竟在中國貴州的大山裏

吉他產業園,原本並不在行程安排內。然而,當你進入正安縣,路燈的設計上有吉他,廣場標示性地標是吉他,大橋也是音符的模樣……對於這樣一個已經滲透到城市骨髓裏的東西,讓我們對它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於是,臨時調整行程,一羣人懷揣着好奇走進了這個外觀看起來一點都不顯山露水的吉他產業園。

產量佔一半!世界最大的吉他工廠,竟在中國貴州的大山裏

正安縣吉他的傳奇故事,就要從神曲吉他創始人鄭傳玖說起。

我們聽到的版本是這樣的。鄭傳玖,正安縣安場鎮人。早在上世紀80年代,正安縣就有人進入樂器廠當工人,製作吉他。後來老鄉帶老鄉,像滾雪球一樣,進入這一行業的正安人越來越多。90年代,鄭傳玖到廣州打工,同樣進了吉他廠,一干就是7年。

從簡單的工序做起,木工、噴漆、打磨……雖然很枯燥,但是每道工序鄭傳玖都學得十分認真。

很快,他便掌握了相關技術,成爲了廠裏的骨幹。幾年的時間,鄭傳玖從一名普通工人被提拔爲車間主任,再後來,又當上了生產廠長。

產量佔一半!世界最大的吉他工廠,竟在中國貴州的大山裏

2007年5月,鄭傳玖和哥哥鄭傳祥一起,創辦了廣州神曲樂器有限公司,代工生產塔吉瑪等世界知名品牌吉他。由於技術過硬,鄭傳玖的吉他製造廠與塔吉瑪簽訂的訂單逐年上升,隨後,日本依斑娜等世界知名吉他品牌公司也紛紛前來簽訂訂單合同。

在正安縣領導的邀請下,2013年8月,鄭傳玖將神曲公司生產線從廣州搬回了正安縣經開區,回到了家鄉。

產量佔一半!世界最大的吉他工廠,竟在中國貴州的大山裏

在鄭傳玖的帶動下,更多的正安鄉友返鄉創業。當地的人管他們的行爲叫“鳳還巢”。隨着越來越多在外從事吉他產業的創業者將公司遷回正安,吉他產業園漸漸成型。

2

流水作業,帶動當地就業

粘合、噴漆、組裝、調音……一把吉他從材料加工到產品出廠需要186道工序,而且多數是手工製作。在正安吉他產業園內的神曲樂器從外觀看來,並沒有什麼獨特之處,卻實實在在是這裏的“龍頭老大”。

產量佔一半!世界最大的吉他工廠,竟在中國貴州的大山裏

公司現有木吉他、電吉他兩條生產線,2017年年產量達到20萬把吉他,產值達9800萬,代工生產多個國際品牌吉他,產品日本、歐美、拉美等市場。裝配車間、配碼房、打包車間、拉上枕車間……各個生產車間各自作業,流水線生產。

“給吉他上個弦大概就十幾秒吧。”工廠內正在作業的女工樂呵呵的說,手上給吉他上弦的電鑽吱吱響着,完全沒受影響。

產量佔一半!世界最大的吉他工廠,竟在中國貴州的大山裏

“她們的耳朵很厲害的,比調音器厲害多了。”在一個相對狹小的空間內,另一女工接着音響,熟練地彈撥着手中的吉他弦,時不時在吉他上敲敲打打。

在這裏工作的多是本地的閒置勞動力,而且女性居多。家裏青壯勞力外出打工,很多需要照顧家裏老人、孩子的女性就近就業,顧家的同時還能爲家裏多添一份收入。據統計,僅2017年,神曲樂器就安置農民工就業達500餘人。

產量佔一半!世界最大的吉他工廠,竟在中國貴州的大山裏

在一個吉他展示廳呢,放置着各種各樣的吉他,有外國知名品牌代工的貼牌產品,也有當地自主品牌的產品線。“除了一些大師琴,國際市場上在售的吉他,一半左右都產自正安。其實我們自主品牌的吉他,在音質上並不比國外貼牌的差,市場上價值幾萬元的吉他,這裏只要幾千,價格非常實惠,對於吉他愛好者、演奏者來說,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3

市場對接文旅融合,上海幫扶助力騰飛

2013年,上海開始了對遵義的對口幫扶,這對正安吉他產業的發展意味着什麼?沒錯,市場。

產量佔一半!世界最大的吉他工廠,竟在中國貴州的大山裏

目前產業園內已入駐的吉他生產及配套企業54家,規模效應明顯。一方面,利用上海市場的大流通優勢,正安吉他的銷路得到了有效的拓展。數據顯示,2018年,單銷往上海的吉他就達12000多把;另一方面,藉助上海國際化展會的平臺,正安吉他走上了世界舞臺,2018年上海國際樂器展上,正安吉他簽約訂單42.58萬把,銷售額達2.08億元。

產量佔一半!世界最大的吉他工廠,竟在中國貴州的大山裏

同時,在上海有關方面的支持和推動下,2018年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首次做客正安,並帶去了文化扶貧演出。

“吉他產業是正安文化的一張名片,我們會做大做強這張名片。”上海援黔幹部,正安縣委常委、副縣長李國文說,在做好移民搬遷、學校教育等各方面扶貧工作的同時,政府部門將大力支持當地特色產業持續做大做強,“一方面繼續做好上海市場的對接,同時加大電商等渠道的推廣力度,包括文旅融合上也會做一些嘗試,拉動當地經濟持續發展。”

產量佔一半!世界最大的吉他工廠,竟在中國貴州的大山裏

如今的吉他產業園並不是一個景點,但很多遊客已經慕名而來,參觀的同時也有不少人希望可以在現場購買,品質保證加上出廠的價格優勢,未來,在文旅融合的路上,吉他或將彈出一曲不一樣的旋律。

新民眼工作室 龔正

圖片|龔正 攝

編輯 | 屠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