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姐:剛剛,普華永道與華爲同臺競技,華爲的手機拉風搶眼,普華永道的財務機器人高效實用,一起來欣賞一下他們的風采吧

華爲首款5G摺疊屏手機正式亮相,功能逆天!

2019年MWC世界移動大會於今日在巴塞羅那舉行,其中的參展商主要有安永、普華永道、埃森哲(Accenture)、阿里雲、寶馬、思科系統、德國電信 (Deutsche Telekom)、愛立信、Facebook、谷歌、HTC、華爲、英特爾、韓國電信、聯想、LG、奔馳、微軟、高通、小米和中興通訊等巨頭。

其中最拉風的當屬華爲發佈的Mate X,產品一經發布,世界媒體的頭版頭條都刷爆着“華爲!華爲!華爲!”,中國國內也一片沸騰時!

一起來看Mate X到底有多牛X!

1、0-180度自由翻折

Mate X採用鷹翼式摺疊設計,通過華爲自研的革命性鉸鏈技術,實現一體化的完美摺疊形態,摺疊自如張弛有道,設計精巧渾然一體。

2、5.4mm機身單邊厚度

3、搭載首款7nm 5G芯片,下載1G電影僅需3秒

4、30分鐘即可充電85%

5、鏡像智拍

在消費者關注的拍照方面,HUAWEI Mate X的後置攝像頭可以作爲前置攝像頭使用,提供了全新的自拍方式。

看完華爲的Mate X是不是有想入手的衝動呢?據大會消息,目前這款手機的定價爲17500元,距離普通大衆還是有一定的距離。

在這個大會上同樣奪目的還有普華永道的財務機器人。

普華永道:擁抱科技賦能的新時代

普華永道在大會上展示了多項科技成果,並就”機器人的重塑之路“分享專家觀點,詳述人工智能將如何革新人才戰略和商業模式,並且反覆提及財務機器人的高效和智能的特點。

其實,關於普華永道機器人方案早在2017年就已經被提出。

普華永道機器人方案使用智能軟件完成原本由人工執行的重複性任務和工作流程,不需改變現有應用系統或技術,使原先那些耗時、操作規範化、重複性強的手工作業,以更低的成本和更快的速度實現自動化。

其成爲一個極具吸引力的解決方案並受到業界的廣泛關注與歡迎,主要原因有:

  • 成本節約與提早投資回報,使用機器人方案的成本僅爲原人工執行的1/9;根據流程類型及工作量,投資回報週期可以提早至6~12個月(有時會更快)
  • 快速上線:方案實施上線時間是以“周”而不是“月”來計算
  • 非侵入性:軟件配置於現有的技術架構,底層系統/應用程序均保持不變

展望全球,基於規則的自動化軟件市場已經相當成熟,同時人工智能和認知計算的自動化軟件仍在不斷進化。

如下圖所示,機器人方案適用的領域是企業具有明確業務規則、結構化輸入和輸出的操作流程。

目前,普華永道的機器人方案主要關注基於規則的自動化 —— 這是企業邁向數字化流程的第一步實踐。

普華永道在2017年提出的機器人方案具有以下優勢:

使用機器人方案的優勢體現在企業運營的各個方面,我們總結其主要的優勢爲如下八項:

其主要應用場景如下:

大多企業通常會從財務職能開始試點機器人自動化,但這並不意味着僅有財務。事實上,機器人自動化適用於企業前中後臺的多項運營職能。

看完普華永道的財務機器人方案有沒有感覺非常震撼呢?其實財務機器人並非只有普華永道在使用,用人工智能代替重複勞動已經是大勢所趨!

財務機器人“來勢洶洶”

財務機器人的微信熱度,起步於2017年5月(德勤首推),最熱在2017年10月(四大所機器人),2018年5月有一個小熱點(內資會計所推機器人),現在已經平寂。

關於財務機器人的新聞報道,從去年8月到現在也已不多。ACCA與中興新雲等在今年2月初發布的報告顯示:44.8%的共享服務中心應用了財務機器人。

(在財務共享中心應用財務機器人的流程,來自ACCA與中興新雲的報告)

從2017年5月到現在,有會計所、ERP軟件公司、其他軟件機構等宣稱推出商用或自用的財務機器人。發佈的財務機器人或者是產品、或者是應用案例、或者僅僅是一個概念。

根據四姐的梳理,公開宣佈推出財務機器人或類似機器人的機構先後是:

2017年

5月10日,德勤財務機器人,小勤人。據說首發文章有超過50萬+的瀏覽;

5月26日,普華永道,推出機器人流程自動化解決方案 (在8月7日發佈了和中化國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財務共享中心合作的財務機器人案例,被稱之爲央企首家財務機器人);

6月2日,安永,機器人流程自動化業務。保險和人力資源領域的機器人,安哥;

7月,泛微,報銷機器人;

8月7日,畢馬威,畢馬威協助某國際領先銀行在華分支機構完成RPA財務流程機器人的試點運行;

8月11日,長沙智能製造研究總院,會計機器人系統(宣稱已經50家企業使用);

10月15日,金蝶,智能財務機器人 (金蝶稱爲首款);

12月3日,用友,財務機器人小友(在烏鎮互聯網大會上亮相。6月13日用友曾發文解析用友雲智能財務和德勤財務機器人誰更智能)。

2018年

2月11日,大華會計師事務所:大華財務職能機器人;

2月12日,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報備機器人;

3月12日,天職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天職國際財務機器人(後來有了一個洋氣的名字“不累羅博”,羅博爲robot的諧音);

5月23日,華創財務共享服務中心,華創財務共享小R ;

9月15日,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立信RPA(可應用在供應鏈、財務、稅務、信息技術、內審合規、人力資源等多個方面);

10月,南京蘇寧雲財,蘇寧雲財RPA機器人 (團隊初具規模。RPA試水是在2017年6月);

10月24日,遠光軟件財務智能機器人(在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上線)。

2019年

1月28日,立信會計師事務所,稅務機器人;

四姐相信今年還會有更多類似的新聞相繼發佈,那麼各位財務人又是怎麼看待財務機器人的呢?

四大人如何看待財務機器人

網上流傳着一張截圖,傳說經管類專業學生已經很難進入香港四大了。

圖片來源:知乎

在一則關於四大會計師事務所招聘的新聞報道中,德勤華南區人力資源部總監蘇淑玲提到:

在聘用大學畢業生時,已不僅追求財務、會計學系畢業生,更渴望聘請科技專才。

不過讓人安慰的是,目前網上公開的香港四大招聘要求,寫的依然是“會計、金融類專業優先”。

一位在德勤工作的朋友告訴我,討論起人工智能,他們會有一種要下崗了的感覺。不過他說這話的語氣很輕鬆,就像一個已經在室內找好了火爐取暖的旅人,對門外即將到來的暴風雪毫無恐懼。

甚至,四大的審計員可能會期望人工智能早日上崗。碰到抽憑、查資料等繁瑣的工作時,那位常常會想:“要是有人工智能幫我做就好了”。

不過他們對人工智能工作範圍的想象,也僅限於查查資料。畢竟審計工作除了重複和繁瑣,還有一些“浪漫”的部分,而機器人不懂浪漫。

人工智能可以判斷一個數據的異常,但異常背後隱含着怎樣的利益輸送,這個問題得交給人類去解答。
一個突發事件有很多不同的處理方法,如何與企業磨合,得出雙贏的解決方案,也需要人類去討論。
一份報表背後跌宕起伏的故事,也是由人類撰寫,由人類串連。

這些德勤的同事看來,人工智能可以大大地解放勞動力,但不能成爲替代者。

固然,人工智能或許不會審計、財會行業永久消失,但倘若你不去改變,只會做重複勞動,也會被社會淘汰。

隨着科技的不斷發展,任何一個行業,任何一個職業與人一樣,都有他的生老病死。

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在風暴之前就未雨綢繆,抓住機會學習,野蠻生長,而不是說燕雀處堂不知大廈之將傾,或無動於衷。

在這個時代,你的工作會背叛你,你的行業會背叛你,你的專業會背叛你,唯一不能背叛你的,是你的認知和你的能力!

四姐個人微信(sidaxuejie3

▎本文來源:一號內容、鳴金網、科技最前線(kejizqx)、人力資源分享匯(hrgogogo)、財稅職場、管理會計入門,由直通四大授權整理發佈 編輯:四姐,一個正能量多到爆炸的人。轉載請授權,在後臺回覆“轉載”,歡迎更多讀者或媒體投稿合作,如有異議,回覆本微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