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冠心病患者聯繫自我情緒調節,不但有助於剷除冠心病的病因,控制病情的發展,更好地發揮藥物治療的作用,而且也是有助於預防心肌梗死等意外事故的發生。冠心病人,尤其是老年人,往往會有脾氣急躁的個性特點,所以爲了防止疾病的惡化,老年人必須經常提醒自己遇到事情要心平氣和、提高耐性。

我們都知道,冠心病屬於心身疾病的範疇,其病理改變主要在於心臟,但心理因素在發病機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心、身因素共同影響了疾病的發展和轉歸。根據統計,大約有1/3-2/3的心肌梗死病例有誘因,其中情緒的緊張及疲勞是最爲多見的。另外。焦慮、緊張、煩惱等不良的情緒,也會引起血液當中腎上腺素和其他緊張素增高,在身體上造成不良後果,比如出現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血壓升高等等,嚴重時還會引起動脈血管痙攣、阻塞而發生心絞痛的症狀。

對於冠心病的治療,以往有單純依賴藥物的治療傾向。但是新的“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認爲:心理療法是藥物療法、物理療法、手術療法三大治療法寶並駕齊驅的第四代治療法寶。冠心病患者聯繫自我情緒調節,不但有助於剷除冠心病的病因,控制病情的發展,更好地發揮藥物治療的作用,而且也是有助於預防心肌梗死等意外事故的發生。因此,可通過以下幾條方法來調節:

首先,遇到事情要心平氣和。冠心病人,尤其是老年人,往往會有脾氣急躁的個性特點,所以爲了防止疾病的惡化,老年人必須經常提醒自己遇到事情要心平氣和、提高耐性。

第二,要寬以待人。寬恕別人不僅能給我們帶來平靜和安寧,也有益於冠心病的康復,而且也是有助於保持比較好的人際關係。

遇到事情要想得開,放得下。過於精細、求全往往會導致自身的孤立,而且這種孤立的心理狀態會產生精神壓力,有損心臟的健康。所以冠心病的老人對子女、金錢以及對待自己的疾病都要有坦然、淡化的態度。

另外,爲了自身的健康,最好要掌握一套鍛鍊身體和心理調節的方法。比如有自我放鬆訓練,通過呼吸放鬆、意念放鬆,或者是通過氣功、太極拳等活動,來增強自身的康復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