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7月1日,一年一度的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大連舉辦。

這是中國經濟界最重要的論壇之一,已經連續舉辦了13年。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總體上各國都從中受益。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產生的新一輪產業革命,不僅使全球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的聯接更加緊密,也有力促進了包容性增長。

蒙牛20歲,讓世界見證中國品質

所以對於中國企業,未來的全球化道路至關重要。

今年正值蒙牛集團成立20週年。20年篳路藍縷,蒙牛交出了一份靚麗的成長答卷:世界乳業十強、全球品牌價值500強、BrandZ全球最具價值中國品牌百強……

這些標誌着實力的榮譽,展示了蒙牛從先前名不見經傳的奶場起步,到如今成爲全球乳業領軍者的現代化大型企業的鏗鏘步伐。如此的發展速度與增長質量,是內蒙古經濟發展的精彩註解,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生動縮影。

01

蒙牛之夜,一場全球化盛宴

蒙牛在此次夏季達沃斯論壇期間,舉辦了一場盛大的晚宴。

這場晚宴最與衆不同的是——來自十幾個國家的各機構代表出席了會議。比如烏拉圭大使費爾南多盧格里斯先生、中糧集團總裁於旭波先生、蒙牛集團總裁盧敏放先生、中國工程院陳君石院士、愛爾蘭食品局亞洲區總監詹姆斯·奧當那、達沃斯論壇農業食品與飲料負責人韋斯利·威爾遜等。

還有來自嘉吉、波士頓諮詢公司、西門子、恆天然、利樂等知名企業,滙豐、花旗、渣打等金融機構的嘉賓們。

晚宴的主題是——“守護人類和地球的共同健康”。這場活動中,西方的《卡農》鋼琴曲與中國古典音樂《春江花月夜》同臺演湊。一場全球化、國際化的交流,就這樣開始了。

蒙牛爲什麼如此重視國際化呢?

在蒙牛集團總裁盧敏放看來,隨着第四次工業革命信息化、數字化的升級,當前乳業從上游到下游的關聯度與整合度越來越高,從生產到供應口、到消費端最終實現數字化的進程。未來,在中國龐大消費驅動引領下,全球乳業從供應端到消費端將發生重構。

針對如此趨勢,2017年盧敏放首次提出構建“全球乳業共同體”的設想。盧敏放認爲,這一設想有助於乳業在第四次工業革命推動下,實現技術革命和供應鏈、價值鏈重塑,推動構建更公平、更合理的定價機制,推動和滿足各地區的消費升級。

此外,“全球乳業共同體”的設想能夠促進整個生態圈的高質量發展,實現全球乳業的共生、共治、共享、共贏。


02

20歲的蒙牛,和他的國際化

今年,蒙牛馬上就要迎來20歲生日了。

20歲,對個人來說已經成年。20歲,對企業而言,已經是步入最好的壯年時期。20歲,有20歲的責任。

在消費者印記中,一提到蒙牛,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創新”和“品牌”這2個概念。比如說,在創新領域,我們能夠想到高端牛奶特侖蘇和一些酸奶產品,能夠滿足消費者更好口味、更高營養上的需求。還有就是,“蒙牛”兩個字,給人一種十分安全的信任感。

這其實與蒙牛的國際化戰略是分不開的。

盧敏放在達沃斯論壇上說,蒙牛之所以在很多產品上能夠有研發突破,是因爲蒙牛不光在北京,也在全球其它地區分別建立了研發中心,利用全球資源,尋求技術上、產品創新上、營養價值上的突破。是這樣,才能夠把更多、更好的產品帶給中國的消費者。

據瞭解,蒙牛是中國乳業企業走出去最早的企業。

早在2005年的時候,蒙牛就已經進入到東南亞國家。目前已經在新加坡、香港等一些高端市場中,佔有很高份額。最近,蒙牛又在印尼建立了一家海外的工廠,在海外生產,服務於海外的市場。

對於中國品牌走出去,蒙牛有什麼經驗?

盧敏放說,最大的經驗就是尊重當地市場。蒙牛在海外開拓過程中,注重使用當地員工,注重建設本土團隊。比如說,一個一二百號人的團隊,只有10%—20%的人是從中國帶去的,大部分都是本地人。

“還要尊重本地的消費習慣,在本地能夠服務好當地的消費者。”盧敏放舉了個例子:先前時候,蒙牛在新西蘭建立品牌時候,就與當地的社區、環保部門等處理的關係十分好,成爲當地可持續發展的典範。

蒙牛20歲,讓世界見證中國品質

“所以,要想在海外打中國品牌,一定要尊重當地的文化,建設本土的組織,未來要在本土上有所創新。”盧敏放說。

“走出去”也帶來了新活力。盧敏放說,通過對外投資和合作的方式,蒙牛快速將國外先進的技術,牧場、工廠管理和質量體系經驗導入到合作牧場,提升了牧場的運營效率、收入水平和產品品質。

目前,蒙牛在新西蘭打通了從奶源到研發、從生產到銷售的全部環節,成爲首個將全產業鏈落地海外的中國乳企;

爲進一步推進品牌國際化,蒙牛還亮相了博鰲亞洲論壇、金磚國家會議、上合峯會等多個國際重大會議。

03

沿着“一帶一路”,提升中國品牌整體形象

盧敏放認爲,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給企業帶來很多機會,現在是中國企業“走出去”最好的時代。

“進行國際化資源佈局,用國際資源滿足國內市場需求,是蒙牛國際化的第一步。而實現品牌輸出,爲提升品牌的國際影響力鋪平道路,則是第二步。”盧敏放說。

在過去,開拓“一帶一路”市場的時候,中國大部分輸出高鐵等基礎建設,盧敏放認爲現在應該重視消費品牌的輸出,這是我們國家的一個片頭,也是講好中國故事的一個機遇。

日本企業,爲什麼在東南亞國家發展的比較好?就是因爲有很多優秀的品牌走出去,拉高了日本製造的整體形象。

假設有一天,在印尼能喫上中國企業生產的食品、乳品,在泰國,大量用上中國的電視,在越南開上中國產的汽車,那麼東南亞國家對中國和中國品牌的信任度都會增加。

蒙牛20歲,讓世界見證中國品質

現在中國有很多優秀的企業,走出去後,都能更好地融入到當地,建立更深層次的信任關聯。包括很多電商企業、手機企業,走進了東南亞,走進了非洲。慢慢地,這些國家裏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故事,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講述中國文化。

當具有“創新”和“品牌”感染力的企業,不斷地提高了中國品牌的整體形象,給中國製造加分添彩,才能讓走出去成爲一個正循環。


04

20歲,也要對家裏盡到義務和責任

其實,蒙牛不僅僅在國際化上領先了很多企業。20歲的蒙牛,也深刻關注家裏的事情。

在達沃斯論壇期間,“蒙牛之夜”上,還探討了中國的國民體制問題。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強調,我國目前雖然解決了基本的溫飽問題,但還存在微量營養素缺乏等緊迫問題,食品行業有責任根據國人的營養需要,提供高質量的營養健康產品。

盧敏放表示,消費者對營養、健康、美味和快樂的追求,激勵了蒙牛不斷開拓進取,要始終堅持“產品不妥協、質量不妥協、價值觀不妥協、執行上不妥協”的工作原則,將對“世界品質”的追求寫入企業文化、昇華爲全員職業信仰。

此次“蒙牛之夜”上,還正式啓動以“點亮一顆星,捐出一杯奶”爲主題的“蒙牛營養普惠合夥人”公益項目。通過線上參與活動,每個公益合夥人都可以爲貧困地區兒童捐出一盒奶。

蒙牛20歲,讓世界見證中國品質

少年強則國強。梁啓超這句話激勵了無數人奮發圖強。也同樣激勵了無數有擔當的企業,爲中國的未來做出貢獻。

蒙牛從2000年開始,就啓動了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2017年,蒙牛將“蒙牛牛奶助學行動”升級爲“蒙牛營養普惠計劃”。2019年,蒙牛將投入近2000萬元,爲全國18個省區、180所學校、45000餘名學生捐贈528萬盒學生奶。

通過近20年的營養扶貧助力中國少年強,蒙牛表現出了高度的社會責任擔當。

未來,“蒙牛營養普惠合夥人”公益項目所倡導的“共享公益”新形態,還將通過互聯網平臺創新幫扶模式,推動包括公益機構、專家、學者、意見領袖、普通個人等社會各界力量,共同關注貧困地區孩子們的健康狀況,幫助他們擁有更健康的身體、更優質的教育,樹立更高遠的志向。

從而阻斷農村貧困代際傳遞,推動精準扶貧道路走得更深遠、更廣闊,繼而助力2020年全面脫貧和全面小康目標的實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