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將軍是誰呢?他叫陳明仁。

陳明仁,著名國民黨起義將領。祖籍湖南,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生。1926年他參加第二次東征,在攻打陳炯明老巢惠州戰鬥中,脫穎而出,曾任國民黨軍隊諸多要職,爲抗日名將。解放戰爭時,曾任國民黨第七十一軍中將軍長。1949年8月4日,與國民黨長沙綏靖公署主任程潛一起通電起義,受到毛澤東和朱德的高度讚揚。

這將軍讓日本大將切腹,毛主席說,林彪比不上他


那麼,毛澤東爲什麼要說林彪打仗不如他的話,他在什麼時候打敗過林彪呢?

陳明仁是黃埔第一期學員,而且是蔣介石嫡系將領,打仗勇猛頑強,對蔣介石也忠心耿耿。不過,由於他性格比較直,尤其是在打仗的時候,喜歡獨自判斷,經常頂撞上司,因此他雖然屢立戰功,但官位一直升得不快。

在中原大戰的時候,他以一個旅的兵力,打敗石友三的兩個步兵師和一個騎兵師,戰功顯赫。但是在論功行賞,準備提拔他爲89師師長的時候,就因爲他的上司陳繼承告他不聽號令,結果把要給他的職位取消了,第三次當旅長。

陳明仁愛頂撞人是出了名的,他不但愛頂撞他的上司,有一次還直接頂撞蔣介石。1940年春,陳明仁奉命開赴廣西參加桂南會戰。他採用“打黑不打白”的作戰方法,白天派少數官兵潛行偵察敵情,一俟夜幕降臨即出動攻擊。

他指揮的預2師,先後奪回了三二四高地和九塘、五塘、四塘、高峯巖等要地,殲敵2000餘人。事後在柳州召開的軍事會議上,蔣介石將總指揮白崇禧及中央督戰大員陳誠給予了降薪處理,並將38集團軍總司令徐庭瑤等8名將官撤職查辦。但是唯一表揚的人就是陳明仁。不久後,便晉升陳明仁爲中將師長,駐守昆明。

這將軍讓日本大將切腹,毛主席說,林彪比不上他


但是在1941年冬的時候,蔣介石帶着盟軍觀摩團到昆明視察,路上看見修築工事的士兵衣服十分破舊,有的都露出棉花了,覺得在友軍面前很失面子,便問是誰的部隊?有人告訴他是陳明仁的。

蔣介石找來陳明仁,批評他道:“子良,你這個師長沒當好啊!你的部隊衣服破破爛爛,像個什麼樣子!給盟國人員看見,有傷軍容!”陳明仁答道:“衣服兩年一發,可是隻穿一個月就破了,而且去年發給我們的還是舊的。你發什麼,我們就穿什麼嘛!”

蔣介石見陳明仁竟敢頂撞,怒道:“你竟敢頂撞我,我馬上把你關起來!”誰知陳明仁毫不退讓,也叫道:“我犯了什麼罪?莫說關起來!就是殺頭我也不怕!”說着,把身上的中將領章撕下來,拍在桌上道:“這個中將我不當了,你要怎麼辦就怎麼辦吧!”說完轉身就走。

蔣介石被嗆得臉色發白,好在宋美齡下來後及時斡旋,蔣介石纔沒有處置他,還在1941年冬天,升任他爲71軍副軍長。陳明仁也因此獲得了“傲上將軍”的稱號。

陳明仁雖然“傲上”,但是他打仗確實很有一套,1944年5月,陳明仁以副軍長身份代行軍長之職,參加滇西反攻戰。陳明仁率軍繞過鬆山,出敵不意,佔領鎮安街,切斷滇緬公路,和其他軍隊一起,把松山圍起來打。

松山日軍異常頑強,外圍日軍從騰衝方面增援不斷,戰爭打得異常艱苦,消耗很大。71軍87師師長張紹勳抵擋不住,請求撤退,但是陳明仁堅決不允。張紹勳向總司令宋希濂報告後撤。

這將軍讓日本大將切腹,毛主席說,林彪比不上他


宋希濂提示陳明仁接受張紹勳建議。陳明仁不但不答應,還警告張紹勳道:“你一個師長,不準直接報告總司令!報告了也沒用,71軍歸我指揮,我命令你幹什麼你就幹什麼!”張紹勳精神崩潰,提槍自殺。

殺而不死,宋希濂再勸陳明仁。陳明仁狠狠地說道:“他自殺又怎麼樣?沒把自己打死,那是逃避責任!等着吧,我一定要槍斃他!”宋希濂也不好再說。陳明仁另選師長,重新集結部隊,發動對松山的猛攻。從6月4日到9月7日,和其他友軍一起,十戰松山,最終以毅力攻克。號稱“戰爭之花”的日軍指揮官松井旅團長剖腹自殺。

松山戰役後,陳明仁接任71軍軍長。1945年1月,中國軍隊重兵圍攻中緬邊境重鎮畹町制高點——回龍山,邱清泉的200師及其他部隊輪番攻擊,紛紛敗下陣來。久攻不克,盟軍揚言要放棄對國軍的空軍支援,遠征軍司令衛立煌請陳明仁掛帥。陳明仁向衛立煌和盟軍將領立下軍令狀:“我的部隊明天到達,後天接防,第三天攻下。”

陳明仁到回龍山後,決定採取聲東擊西的戰術,調動守衛的日軍。主攻部隊採取分割包圍的戰法,各個擊破。再以一個師迂迴切斷日軍逃往緬甸的退路,全殲日軍。同時。他請求美國盟軍的空軍配合作戰,步兵、炮兵、空軍協同一致。

三天後,在國內外大批觀戰將領的衆目睽睽之下,陳明仁統一指揮盟軍所有參戰空軍、陸軍進攻回龍山,如期將軍旗插上回龍山主峯。

這場戰役,不僅得到了中外觀戰將領的高度肯定,認爲他是“難得的將才,不愧爲中國的名將!”遠在延安的毛澤東也對他讚賞不已,認爲是人類戰爭史上的“戰術傑作”!以至於在以後的解放戰爭中,毛澤東就多次提醒在東北與陳明仁對局的林彪要小心提防陳明仁。

不過,號稱“常勝將軍”的林彪,仍然在1947年6月的四平戰役中,着了陳明仁的道。

當時留守四平的陳明仁軍隊人數只有兩萬,林彪指揮的民主聯軍則有十多萬兵力。蔣介石異常擔心,親自發函給陳明仁道:“四平乃東北要地,如失守則東北難保矣!斯時爲吾弟成功成仁之際,望砥礪三軍,嚴行防禦!”

從6月15日開始,林彪和陳明仁在四平展開了巷戰,陳明仁命令部隊嚴防死守,如果打敗撤退出一個街區,就立刻放火把房子燒得乾乾淨淨,不給林彪留下掩護的屏障。

6月16日,民主聯軍佔領中山公園內國民黨軍的榴彈炮陣地,把陳明仁的71軍指揮部團團圍住。前哨陣地距離陳明仁的核心工事只有500米之遙。

6月20日,民主聯軍對71軍軍部發動總攻,陳明仁下令用吉普車堵死房門,用糧食當沙袋壘作工事,同時嚴令衝鋒槍隊督戰,凡是後退逃跑的,一律掃死!

傍晚,衛兵們怕陳明仁出現意外,半勸半推把他架到預備指揮部。陳明仁留下弟弟陳明信在軍部繼續指揮。不久,陳明信打電話過來,說抵擋不住了,要求撤退。但陳明仁咬咬牙,最終沒有同意。20分鐘後,軍部陷落,陳明信被俘。

陳明仁重新集結殘餘部隊,繼續抵抗,死不投降。71軍的直屬部隊打光了,陳明仁就把身邊的衛隊派上去,孤注一擲。他自己頭戴鋼盔,手持衝鋒槍,在後面督戰。並且把一支手槍頂上子彈放在口袋裏,隨時準備自殺。

可6月30日的時候,就在最後一刻,四平的槍聲卻漸漸平息了。原來是國民黨鄭洞國的53軍和孫立人的新1軍已經與林彪的民主聯軍接上火。林彪怕拿不下四平,腹背受敵,主動撤了出去。

後來軍事學家評價林彪撤出四平,有點過於小心了。因爲國民黨軍隊互相扯皮是他們的特性,鄭洞國、孫立人雖然和林彪交上火,其實他們打得非常猶豫。林彪要再堅持5分鐘,四平就拿下了。

雖然不能說陳明仁戰勝了林彪,但畢竟他死守到最後。而這場大戰,也成爲陳明仁一生中的巔峯之作。蔣介石升任他爲第七兵團中將司令。並親授他青天白日勳章。

遼瀋戰役後,陳明仁被蔣介石調到武漢,任華中“剿總”副司令。這時候他受程潛的影響,傾向於和平。章士釗寫信給陳明仁,讓他棄暗投明。陳明仁有些擔心共產黨不能容他,章士釗特別告訴他,毛澤東曾對他高度評價。

並把毛澤東的話告訴他:“當年,陳明仁是坐在他的船上,各劃各的槳,都想劃贏,各爲其主嘛!我們會諒解他的,只要他過來就行了,我們還要重用他。”

陳明仁起義後,毛澤東果然沒有食言,不但親自請他到家中做客,開玩笑說“林彪不如你”,而且還讓他繼續帶兵。1955年授勳的時候,還授予陳明仁上將之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