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想改变现状,鲁迅认为唯有改变自己,尤其是从青年开始:除了“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应该“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鲁迅告诉我们,自己不改变,洋人来了也拯救不了你,倒是你的阿谀奉承会“惯”坏洋人,让他们“出则汽车,行则保护:虽遇清道,然而通行自由的”,所以“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

在杂文界,只有鲁迅的杂文算得上是文学。

而在鲁迅的杂文里,收入杂文集《坟》的《灯下漫笔》一篇最为震撼。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这篇杂文的这个观点:“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有更其直捷了当的说法在这里——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能够在文章中说出具有一般性的“真理”,属于真文学,而“奴隶”说显然是具有一般性的。

而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历程也确实印证了鲁迅的判断:“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罢,但仍然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张献忠的脾气更古怪了,不服役纳粮的要杀,服役纳粮的也要杀,敌他的要杀,降他的也要杀:将奴隶规则毁得粉碎。”

所以怪不得元代曲人张养浩也会有同样的慨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而一旦新建的统治秩序稳定下来,“就有一个较强,或较聪明,或较狡滑,或是外族的人物出来,较有秩序地收拾了天下。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

所以改朝换代只是“换汤不换药”,从大清到民国,如果只是表面上的政权更替,丝毫没有走出这一中国历史循环铁律。

那借助外来力量怎么样呢?

鲁迅告诉我们,自己不改变,洋人来了也拯救不了你,倒是你的阿谀奉承会“惯”坏洋人,让他们“出则汽车,行则保护:虽遇清道,然而通行自由的”,所以“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要想改变现状,鲁迅认为唯有改变自己,尤其是从青年开始:除了“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应该“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

但这种创造,平心而论需要实力和勇气,家庭、事业、国家,要想改变现状,只有一步步的努力。只有意识到了这一点,才能创造第三样时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