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826年7月4日:斯蒂芬·福斯特,美國鄉謠、民歌作家(逝於1864年) 代表作包括《故鄉的親人》《我的肯塔基故鄉》《金髮的珍妮姑娘》《美麗的夢神》《噢,蘇珊娜》《老黑奴》等二百多首美國經典歌曲。1804年7月4日:納撒尼爾·霍桑,美國作家(逝於1864年) 代表作《紅字》《七角樓》。

本週封面

克隆羊多莉誕生,世界新七大奇蹟揭曉 | 一週文化史

朱利安·阿桑奇 (資料圖/圖)

事件

1650年7月1日:《萊比錫日報》在德國萊比錫創刊,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日報。

1687年7月5日:英國物理學家艾薩克·牛頓發表《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提出萬有引力定律。

1903年7月7日:《蘇報》被查封,史稱“蘇報案”。

1921年7月1日: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閻瑞生》在上海上映。

克隆羊多莉誕生,世界新七大奇蹟揭曉 | 一週文化史

電影《閻瑞生》(1921)劇照 (資料圖/圖)

1937年7月7日:日本陸軍藉口士兵失蹤向駐守在北平市附近宛平城(今盧溝橋鎮)的中國駐軍發動進攻,標誌着中國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

1941年7月1日:世界上首例電視廣告在紐約播出,這是一條在布魯克林道奇隊與費城隊之間的棒球比賽前播放的布洛瓦手錶廣告,歷時20秒,廣告費僅九美元。

1944年7月1日:決定戰後經濟體系的佈雷頓森林會議舉行。

1946年7月5日:比基尼泳衣首次在法國巴黎室外時裝秀上亮相。

1910年代的女性泳衣,上半身是腰間繫了皮帶的寬鬆上衣,下身爲燈籠褲,腳上還要穿類似芭蕾舞鞋的繫帶拖鞋。爲了遮蓋女性的身體曲線,設計者選擇了垂感很好的法蘭絨布料。1912年第五屆奧運會上,女子游泳被列爲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女性泳衣設計有所變化。不過,當時海邊仍有專人負責測量女士泳衣的裙襬長度,裙子太短則不準下水。1930年,女性泳衣演化出細肩帶上衣搭配高腰短褲的樣式。

克隆羊多莉誕生,世界新七大奇蹟揭曉 | 一週文化史

西西里古羅馬遺蹟廣場壁畫上的“比基尼”女運動員。 (資料圖/圖)

1947年7月2日:波蘭把奧斯威辛集中營改爲紀念館。

1950年7月1日:中國版本圖書館建立,其前身爲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總署圖書館。

1954年7月4日:聯邦德國在瑞士伯爾尼以3比2擊敗了當時極其強大的匈牙利隊,首次奪得世界盃足球賽冠軍,史稱“伯爾尼奇蹟”。

克隆羊多莉誕生,世界新七大奇蹟揭曉 | 一週文化史

電影《伯爾尼的奇蹟》(2003)劇照 (資料圖/圖)

1980年7月1日:中國開始推廣郵政編碼制度。

1988年7月1日:《求是》雜誌創刊。

1988年7月1日:《體壇週報》在湖南長沙創刊。

1996年7月5日: 世界上第一隻體細胞克隆動物綿羊多莉誕生。多莉於2003年死亡,壽命不到7歲。

1997年7月6日:史詩《格薩爾》搶救工作基本完成。 《格薩爾》又名《格薩爾王傳》,是藏族民間說唱體英雄史詩,講述格薩爾王降臨下界後降妖除魔、抑強扶弱、統一各部,最後迴歸天國的英雄事蹟,2009年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6年7月1日:青藏鐵路全線正式通車。該工程破解了多年凍土、高寒缺氧、生態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技術難題,創造了多項世界鐵路之最。

2007年7月7日:世界新七大奇蹟在葡萄牙里斯本揭曉——中國萬里長城、約旦佩特拉古城、巴西里約熱內盧基督像、祕魯馬丘比丘遺址、墨西哥奇琴伊查庫庫爾坎金字塔、意大利羅馬鬥獸場、印度泰姬陵入選。其中,中國長城以最高得票位居第一。 世界七大奇蹟指古代西方人眼中已知世界上的七處宏偉的人造景觀。最早提出該說法的是公元前3世紀的旅行家安提帕特,一說是公元前二世紀的拜占庭科學家斐羅提出的。由於上述奇蹟大多已經毀滅,後人又提出了世界中古七大奇蹟,即意大利羅馬大斗獸場、亞歷山大地下陵墓、中國萬里長城、英格蘭巨石陣、中國大報恩寺琉璃寶塔、意大利比薩斜塔、土耳其聖索菲亞大教堂。

2012年7月1日:全球增加一秒,出現7:59:60。

出生者

1311年7月1日:劉基,中國元末明初文學家、政治家(逝於1375年) 著有《郁離子》

1518年7月3日:李時珍,中國明代醫學家、藥物學家(逝於1593年)

1646年7月1日:戈特弗裏德·威廉·萊布尼茨,德國哲學家、數學家(逝於1716年)

1767年7月4日:曲亭馬琴,日本江戶時代作家(逝於1848年)

日本歷史上第一個靠稿費生活的職業作家。

1804年7月4日:納撒尼爾·霍桑,美國作家(逝於1864年) 代表作《紅字》《七角樓》

1826年7月4日:斯蒂芬·福斯特,美國鄉謠、民歌作家(逝於1864年) 代表作包括《故鄉的親人》《我的肯塔基故鄉》《金髮的珍妮姑娘》《美麗的夢神》《噢,蘇珊娜》《老黑奴》等二百多首美國經典歌曲。

1859年7月6日:卡爾·古斯塔夫·維爾納·馮·海登斯坦,瑞典詩人、小說家,191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逝於1940年)

代表作《朝聖年代》

1860年7月7日:古斯塔夫·馬勒,奧地利作曲家、指揮家(逝於1911年)

現代音樂會演出模式的締造者。 代表作交響樂《巨人》《復活》《大地之歌》

1877年7月2日:赫爾曼·黑塞,瑞士籍德裔作家,194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逝於1962年)

克隆羊多莉誕生,世界新七大奇蹟揭曉 | 一週文化史

赫爾曼·黑塞 (資料圖/圖)

黑塞的長篇小說《荒原狼》(1927)被作家托馬斯·曼稱爲“德國的《尤利西斯》”。小說敘述了歐洲中年知識分子哈勒爾在一戰後的遭遇。哈勒爾鄙視現代生活方式,常常閉門不出,認爲自己是人性和狼性並存的荒原狼。

1883年7月3日:弗蘭茲·卡夫卡,奧地利作家(逝於1924年)

卡夫卡的本職爲保險業職員,1904年開始寫作,著有若干中短篇小說以及三部均未完成的長篇小說。他的大多數作品未在其生前發表。

代表作《審判》《變形記》《城堡》

1883年7月4日:魯布·戈德堡,美國漫畫家、機械師,全美漫畫家協會的創立者和主席(逝於1970年)

魯布·戈德堡機械是一種設計得十分複雜的機械組合,以迂迴曲折的方法去完成一些其實是非常簡單的工作,例如倒一杯茶,或打一顆蛋等等,由此產生荒謬、滑稽的感覺。

1887年7月7日:馬克·夏加爾,俄國畫家(逝於1985年)

克隆羊多莉誕生,世界新七大奇蹟揭曉 | 一週文化史

夏加爾作品《小鎮之上》(1918) (資料圖/圖)

1893年7月7日: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馬雅可夫斯基,蘇聯詩人(逝於1930年)

1896年7月4日:茅盾,作家,曾任中國作協主席、文化部長(逝於1981年)

代表作《子夜》《春蠶》

1890年7月3日:陳寅恪,學者(逝於1969年) 陳寅恪的父親是“清末四公子”之一的著名詩人陳三立,祖父陳寶箴曾任湖南巡撫,夫人唐篔是臺灣巡撫唐景崧的孫女。因出身名門又學識過人,陳寅恪在清華任教時被稱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克隆羊多莉誕生,世界新七大奇蹟揭曉 | 一週文化史

1948年春,葉企孫在陳寅恪家中做客。 (資料圖/圖)

1898年7月6日:漢斯·艾斯勒,奧地利音樂家 (逝於1962年)

艾斯勒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國歌作曲者,曾獲奧斯卡獎提名。

1901年7月7日:維多里奧·狄西嘉,意大利導演(逝於1974年) 狄西嘉是四次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獲獎導演。

1901年7月7日:圓谷英二,日本特攝導演(逝於1970年)

代表作“奧特曼”系列

1907年7月7日:羅伯特·海因萊因,美國作家,被譽爲“美國現代科幻小說之父”(逝於1988年)

1907年7月3日:蕭軍,作家(逝於1988年)

1907年7月6日:弗裏達·卡羅,墨西哥畫家(逝於1954年)

弗裏達6歲時罹患小兒麻痹,18歲遭遇車禍死裏逃生,但脊椎被折成三段、頸椎碎裂、右腿嚴重骨折、一隻腳也被壓碎。一根金屬扶手穿進她的腹部,穿透她的陰部,使她喪失了生育能力,傷痛從此伴隨她的一生。

克隆羊多莉誕生,世界新七大奇蹟揭曉 | 一週文化史

弗裏達和她的寵物小鹿。 (資料圖/圖)

弗裏達是墨西哥社會運動的支持者,她和同爲畫家的丈夫迭戈·里維拉曾狂熱地追隨共產主義,接待過被斯大林逐出蘇聯的托洛斯基。1954年,感染肺炎的弗裏達不聽勸告,執意參加反對美國干預危地馬拉的遊行活動,不久便逝世了。弗裏達的死因至今衆說紛紜,一種說法是她在一場社會運動當中自焚而死。

1915年:顧準,學者(逝於1974年) 1994年9月,《顧準文集》出版。1997年9月,《顧準日記》出版。這些著作在中國知識界、思想界引起了熱烈反響。

1916年7月2日:柳青,作家(逝於1978年)

1934年7月1日:西德尼·波拉克,美國導演

代表作《走出非洲》

1935年7月1日:陳鼓應,學者

1938年7月5日:範曾,書畫家

1950年7月3日:張抗抗,作家

1946年7月6日:西爾維斯特·史泰龍,美國演員、導演、編劇

代表作《洛奇》《第一滴血》《勝利大逃亡》《金蟬脫殼》

1951年7月6日:傑弗裏·拉什,澳大利亞演員

代表作《弗裏達》《加勒比海盜》《王爾德的夜鶯與玫瑰》《閃亮的風采》《國王的演講》《偷書賊》

1955年7月7日:趙寶剛,導演

代表作《編輯部的故事》《過把癮》《像霧像雨又像風》《東邊日出西邊雨》《永不瞑目》

1955年7月7日:李少紅,導演

代表作《大明宮詞》《橘子紅了》

1956年7月4日:孫淳,演員

《人間正道是滄桑》《秋喜》

1957年7月1日:潘長江,演員

1960年7月7日:英達,導演

代表作 《我愛我家》《新72家房客》《東北一家人》《候車室的故事》《中國餐館》《閒人馬大姐》

1962年7月3日:湯姆·克魯斯,美國演員

代表作《雨人》《夜訪吸血鬼》《少數派報告》《香草的天空》《碟中諜》《生於七月四日》

1964年7月2日:張達明,棟篤笑演員

1965年7月1日:林超賢,導演

代表作《紅海行動》《湄公河行動》《激戰》《野獸刑警》《江湖告急》《線人》《破風》《證人》

1966年7月6日:林志炫,歌手

1967年7月6日:萬芳,歌手

代表作《新不了情》

1968年7月3日:吳倩蓮,演員

代表作《飲食男女》《半生緣》

1970年7月2日:瞿穎,演員

1971年7月3日:朱利安·阿桑奇,澳大利亞記者,維基解密創始人

2019年4月11日,厄瓜多爾撤銷了對阿桑奇的政治庇護,英國警方隨後逮捕了阿桑奇。

1972年7月1日:邢佳棟,演員

1980年7月6日:伊娃·格林,法國演員

代表作《戲夢巴黎》《裂縫》《佩小姐的奇幻城堡》

1983年7月4日:胡彥斌,歌手

1999年7月1日:林妙可

她曾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表演《歌唱祖國》。

逝者

1704年7月2日:洪昇,清代戲曲家(生於1645年) 康熙四十三年,江寧織造曹寅在南京排演全本《長生殿》,洪昇應邀前去觀賞,但在返回途中失足落水而死。

1961年7月2日:歐內斯特·米勒爾·海明威,美國作家,195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生於1899年) 他在愛達荷州的家中持獵槍自殺。

1994年7月2日:安德列斯·埃斯科巴,哥倫比亞足球運動員,在世界盃打進烏龍球后被國內同胞槍殺(生於1967年)

2010年7月5日:賈宏聲,演員(生於1967年)

劉悠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