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岑堅和夫人決定將次子岑永泰過繼給岑權。痛哭過後,岑堅便問岑權說岑永泰到底害了什麼病。

民間故事:過繼的知府

1

那天上午,明朝田州土府知府岑堅在府衙大堂上跟下屬議事時,管家急匆匆走進來,在他耳邊嘀咕了幾句話。

岑堅原本紅潤的臉色,突然變成了死灰色。他緊閉雙眼,微微挺起胸膛,有氣無力地揮手:“你們都下去吧,過後再議。”

等衆人退下,岑堅嚎啕大哭起來:“永泰呀,你年紀輕輕的,怎麼說沒就沒呢?今後爹上哪兒尋你去啊!”

看着平時不苟言笑的土司老爺突然失態,一旁的管家手足無措,趕緊遞上汗巾,低聲道:“老爺,思恩府的岑權老爺在客廳候着呢。”

岑堅眼淚止不住:“我現在一聽到思恩府這幾個字,心裏就如刀絞。永泰呀,爹真悔恨當初將你過繼到思恩府。如果將你留在田州,或許你仍是活蹦亂跳的。”

岑堅哭聲剛落,夫人也搖頭晃腦從門外摔進來,跪在地上痛哭:“老爺呀,永泰沒了……嗚嗚嗚……”

女人果然是水做的。看着夫人涕泗滂沱,哭號聲蓋過自己,岑堅只好抬起衣袖拭擦眼淚,安慰夫人:“或許永泰命該如此,我們節哀順變吧。再說我們還有永通和永昌呢,都說孩子不怕多,但天意如此我們也只能接受。”

岑堅將夫人扶起,平復好她的悲傷,臉色凝重。他轉身跟管家說:“思恩府的人在客廳候着呢,咱去接見一下吧,再怎麼說我們都是同一個老祖宗,悲傷也得還禮。”

夫人聽了趕緊拭擦淚水,起身隨丈夫向客廳趕去。岑堅邊走邊吩咐管家:“你現在就着人準備午餐吧,別忘了交代廚房,今天喫素!”管家得令,拜別土司老爺和夫人,轉身忙去了。

岑堅攜夫人來到客廳,思恩府的知府岑權和夫人已等候多時。他們聽見腳步聲臨近,先哀嚎起來:“永泰啊,一年前我們在這裏將你接走,一年後只有我們回到這裏,你讓我們怎麼跟雙親交代?”

隨後,雙方親人抱頭痛哭、哀悼岑永泰不在話下。痛哭過後,岑堅便問岑權說岑永泰到底害了什麼病。

“泰兒先是發燒,接着是頭痛,然後是全身疼痛,捱了一個月,人就沒了……”岑權的夫人泣訴道。

岑堅的夫人聽了,抽泣不已。作爲一方土司,而且是同族兄弟,岑堅不好怪罪岑權照顧孩子不周,只得將苦恨生吞下肚。

“幸虧上天眷顧,讓我岑堅生了三個兒子,假如像父親那樣只有一個兒子,那岑家真是無後了。”岑堅一邊想一邊心裏發毛,記憶也追溯到從前。

2

明朝時期,桂西有四個土司府,分別是田州府、思恩府、鎮安府和來安府。四個知府都姓岑,因爲他們都有同一個老祖宗叫岑仲淑。

話說北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岑仲淑隨狄青南下平定儂智高,因功被授予殿前麒麟武衛懷遠大將軍、沿邊溪峒軍民安撫使,在廣西西部世襲戍邊守土。漸漸的,岑氏族人憑藉着赫赫戰功,在桂西建立起一個龐大的土司王國。

時間飛逝,朝代更迭。從始祖岑仲淑到七世孫岑世興,岑氏土司一直是一個大家庭,沒有分家分戶。

蒙古人得天下時,岑世興爲了表示對元朝的崇拜,分別給五個孩子依次取了蒙古名字,分別叫岑帖木兒、岑怒木罕、岑阿刺蘭、岑阿刺辛和岑不花乜仙。隨後又將四個兒子分駐四路:長子岑帖木兒分管田州路(今廣西田陽、田東一帶、百色右江區南部一帶),次子岑怒木罕分管來安路(今廣西凌雲、田林、西林、隆林、樂業、百色右江區北部一帶),三子岑阿刺蘭分管思恩路(今廣西平果、武鳴、馬山一帶),四子岑阿刺辛分管鎮安路(今廣西德保、那坡、靖西一帶)。多年以後,岑世興的四個兒子不負衆望,分別成爲各路的始祖。

起初,田州路、思恩路、來安路和鎮安路總管都有子嗣,父亡子替,代代相傳。可思恩路(明朝時改成思恩府)第三代知府岑權,成婚多年卻沒有子嗣,爲了不讓大權旁落,只好到臨近的田州府找人過繼。

時任田州土府知府岑堅育有三個兒子,分別叫岑永通、岑永泰和岑永昌。岑權想在三個孩子中找一個過繼到思恩府。

岑堅,原名岑伯顏,田州路(田州府)第二代總管岑野先之子。岑野先死後,獨生子岑伯顏承襲父職。明朝洪武元年,岑伯顏歸附明朝,不久遣使奉表貢馬及方物。不知爲何,明太祖朱元璋惡其“伯顏”之名,特賜改名“堅”,且賜宴。朱元璋下詔曰:“廣西岑、黃二姓乃五百年忠孝之家,勒禮部好好看待,着江夏侯送岑堅回田州世守知府事,子孫代代相承傳替,欽此。”之後岑伯顏便改名“岑堅”。

一年前,岑權攜夫人領着一干隨從,帶着厚禮來到田州府拜見岑堅夫婦,說出找一個孩子過繼的想法。

當時,岑權清瘦,表情哀傷:“權年過而立卻膝下無子,百年後有何顏面對列祖列宗?思恩府的未來交給誰?請岑堅兄幫解續香火之憂!”

岑堅倒有一統田州府和思恩府的野心,但他不敢說明,因爲這意味着冒犯,也意味着兼併。既然祖先把桂西分成四個並立的土司,其他二路絕不同意田州府兼併思恩府,朝廷也不會允許相互吞併、尾大不掉的事情發生。

“弟年富力強,繼承人的事不必操之過急,也許只是緣分未到。”岑堅安慰岑權道。

岑權嘆氣:“人有旦夕禍福,生命如朝露,誰敢保證一定能看見明天的太陽呢。”

岑堅:“權弟的擔憂不無道理,爲兄該如何幫你呢?”

岑權聽了這話,眼睛一亮:“聞兄有三子,個個聰明伶俐。望兄不嫌思恩貧弱,給我過繼一子。倘若遂願,思恩府上下世代不忘大恩!”

“這……”岑堅聽後懵住了。他是有三個兒子,可從沒想過要把誰送出去。在他看來,三個兒子都是寶,一個也捨不得送人。

岑堅的夫人當時就炸了,她站起來吼道:“不行,孩子是我的親身骨肉,我田州府再窮也有信心養大他們!”

岑堅看見夫人怒火中燒,趕緊安慰:“夫人別生氣,岑權不過說笑罷了。”

不料岑權聽後,下跪道:“請哥哥和嫂子成全岑權吧,你們也不忍心看着思恩府後繼無人吧!”

那次會面,以岑堅的夫人哭哭啼啼而暫告一段落。當晚,岑堅安慰夫人說給思恩府過繼兒子並不是讓兒子去受苦,而是繼承知府寶座去的。“咱有三個兒子,田州知府只有一個,你怎麼分呢?如果我們有個兒子過繼到思恩府了,那田州和思恩不都是咱家的嗎?”

岑堅一下話把夫人給逗樂了,次日兩家人會談時,岑堅的夫人一改昨日的哭啼撒潑,而是一臉笑盈盈的。在議定把誰過繼到思恩府時,岑堅跟夫人也想好了。岑永通作爲大兒子,肯定是要留在田州承襲父職的,三兒岑永昌年紀還小,可也是三個兒子中最聰明的,當然也不能過繼。岑堅和夫人決定將次子岑永泰過繼給岑權。

岑永泰溫吞忠厚,料想去了思恩應該不會忘本,同時也能扛起思恩的未來。美中不足的是,這孩子從小身體偏弱,不過有岑權夫婦的關愛,一定會變強壯的。

雙方一致同意將岑永泰過繼到思恩府,最後可謂皆大歡喜。

去年送別岑永泰的一幕,至今仍歷歷在目。岑堅想起往事,不禁悲上心頭,熱淚盈眶。

3

轉眼午飯時間到了,管家來人叫老爺進餐。

岑堅夫婦帶着小兒子岑永昌陪同岑權夫婦倆用膳。飯桌上,兩家人看着滿桌的素菜,又想起死去的岑永泰,心裏五味雜陳。期間岑永昌不時地抖機靈,逗得四個大人難得一笑。

岑權夫婦看着眉飛色舞的岑永昌,眼裏流露出無限欣喜。

午飯快結束時,岑權先打開話匣子:“堂兄,我這次來田州,還是有求於你。”

岑堅:“你有話就直說吧,咱都是一家人,別見外。”

“永泰不在了,我想把永昌過繼到思恩,今後田州和思恩就是一家人了。不知哥哥和嫂子意下如何?”

“這……”岑堅聽了,看了看夫人。夫人眉頭一皺,眼淚又流下來。

“哥哥和嫂嫂請放心,岑權和夫人一定將永昌視如己出,絕不讓孩子受委屈,同時請先生好好地教育孩子!”

岑堅的夫人經歷喪子之痛,但也明白其中的利害,長嘆道:“事已至此,我們也只能這樣了,好在田州和思恩距離不算遙遠,今後我們兩家可以隨時聯絡。”

岑永昌聽說自己將被過繼到思恩,大鬧餐桌,說打死也不願去,說要留在田州服侍父母。

小孩天真無邪的一席話把四個大人都弄哭了。岑堅只得哄着永昌說沒有過繼的事,只是帶他去思恩玩兩天。

岑永昌聽說是去玩,才破涕爲笑,催促父母立即帶他出門。

眼看三個兒子轉眼只剩下一個呆在身邊,岑堅和夫人自然是捨不得。次日早上,他們親自將岑永昌送到思恩。在陪小兒子玩了幾天後,一天清晨趁着岑永昌沒睡醒,岑堅夫婦偷偷跑回田州去了。

岑永昌醒來不見父母,難免會撒潑,然而小孩都是好哄的,岑權夫婦很快將孩子管得服服帖帖。他們愛岑永昌,但不是溺愛。除了將他撫養大,還請好先生教他讀書認字,教他爲人處世之道,讓他做好肩挑思恩府未來的準備。

多年以後,岑永昌長大成人,成婚後育有三個兒子:岑瑞、岑瑛、岑璥。岑永昌牢記養父母的遺命,終生以發展壯大思恩府爲己任,苦心教誨三個兒子。他也沒有忘記自己的親身父母,時常回田州看望。

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岑永昌患病,長子岑瑞代理府務。3年後,岑永昌去世,岑瑞正式繼位。永樂十八年(1420年),岑瑞去世,岑瑛接過兄長的府印,開始了非凡的政治、軍事生涯。岑瑛在位時,帶領俍兵協助明朝政府消滅了各種反對勢力,將思恩府升格爲軍民府(廣西唯一的)。岑瑛的仕途也青雲直上,成爲正二品的都指揮使,被時人稱爲“土臣之英傑者”。

思恩府的輝煌,會不會在岑堅將小兒子岑永昌過繼到思恩府的那天早上已經悄悄註定了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