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春拍:中国历代钱币精品预赏


中国历代钱币专场

7月8日 09:30 B厅

不断探寻货币的起源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本场春拍与以往不同之处在于不断探寻中国货币的起源即远古时代的货币状况,呈现不仅有代表史前文化的货币可证实我国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距今五千年至一万多年之久,还有先秦时代曾经做过货币的奇特物件,马克思的货币学说指出: “货币结晶是交换过程的必然产物。” “ 随着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 商品就在同一程度上转化为货币。”(载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 卷第105 页。)新石器时代晚期, 人类世界由母系制社会向父系制社会转变, 物物交换使商品由最简单的价值形式向最终的货币形式转化, 导致了原始货币的产生。


西泠春拍:中国历代钱币精品预赏


此次春拍共涵500多件拍品,近三分之二是属于史前及先秦系列货币,从远古蚌贝币、西周贝纹器、精美棘币一直到春秋战国的刀布币,年代久远稀见,部分以完整系列盒装方式拍卖也属钱币拍卖的一次创举,可实现完美的展示与安全的运输保存。

金银货币方面从战国大型金箔、唐代银铤、南宋金铤、金钱、明代金牌到清代民国的金条、元宝,品种丰富,造型各异。

古钱币方面,主要以清代各类咸丰钱及花钱为主,包括雕母、母钱、样钱、宫钱等,大部分都是老藏家旧藏,很好的诠释了古泉收藏流传有序的重要性。

纸币方面,以稀有难得的第一套人民币大全套最为出色,完整再现了解放初期我国货币文化多姿多彩的特色。


西泠春拍:中国历代钱币精品预赏


2019西泠春拍

商·大型虎斑海贝币

说明:早期虎斑海贝币存世罕见,鲜见发现报道。据前山东省博物馆研究员、先秦钱币学家朱活先生于1992年主编《古钱新典》中记载:“陕西周原近年发现的海贝,得一枚虎斑宝贝,长8厘米,宽6厘米,高4.3厘米,发现于庄白李家村西周窑藏中。”本品品相上佳,虎斑清楚,古意盎然,数千年时间的风化腐蚀斑斑可见。

通长:85.5mm


西泠春拍:中国历代钱币精品预赏


2019西泠春拍

商·鹰锯形双孔蚌贝币

说明:本品为山东龙山文化的蚌贝币,不仅为货币,亦可代表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锯的模型,据传现在所使用的锯子是春秋鲁国人鲁班发明,其实早在新石器时代时,代表龙山文化的先民们已经在用蚌贝制作出锯的工艺和使用功能,那时锯是直接握在手上使用。

通长:124mm

西泠春拍:中国历代钱币精品预赏


2019西泠春拍

商·特大型鱼头铲形单孔蚌贝币

说明:本品为山东龙山文化的蚌贝币,体型硕大,有石化迹象,表面纹理起伏清晰,原生状态明显。

通长:140mm


西泠春拍:中国历代钱币精品预赏


2019西泠春拍

商·绿松石仿生贝币

通长:14mm


西泠春拍:中国历代钱币精品预赏


2019西泠春拍

西周·大型中空立体仿生青铜鱼币

通长:122mm


西泠春拍:中国历代钱币精品预赏


2019西泠春拍

春秋·特大型鎏龙首桥形币

通长:420mm


西泠春拍:中国历代钱币精品预赏


2019西泠春拍

西周·爬行龙纹龙首棘币

说明:龙是沟通天人的媒介,周人继承了夏商时代的崇龙传说,将龙作为通天工具。在西周早期的众多龙纹饰中,大部分还是继承了商代龙形的基本造型。相比之下,在器物的纹饰上却表现得更加精益求精。其中爬行龙纹是从商代一直延续到西周的典型纹饰。从本品来看,整幅龙形图案被分为了三个部分,即头、身、尾。它的头部依旧是仿照商代的龙纹造型,大且突出,有明显的吻部,嘴唇也与商龙相似,龙角十分明显,并且可以清楚地辨别出龙爪。整条龙呈现给人一种灵活自然的摆动之感,十分生动。

通长:133mm



西泠春拍:中国历代钱币精品预赏


2019西泠春拍

西周·四龙首绞形棘币

说明:从周代中期,龙纹饰的形象变得更加抽象,经常是以多种变形体的形式出现。虽然基本形状一直从商代延续到西周中期,但是它已经渐渐成为一种新的形式,这就是马承源先生所提到的“长冠龙纹”。它取消了龙头上十分突出的角,取而代之的是凤冠。不过,综合整个图案上看,它依旧具备了龙的特征,有龙形的首、吻和与蛇十分类似的身躯,看起来更显得威武中带有柔和之美。西周晚期,随着抽象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使得一些器物上的龙纹连成一体,如本品“四龙首绞形纹”,这一纹饰的原型原本是两条同方向的象鼻龙纹,但是这里的象鼻向下弯,加之身体更加简化,因而从整体上看此纹饰,好像已经不再是属于龙纹饰的造型了,而是形成了一种倒“S”形的交连图案。在这种龙的造型中,鼻子与身体已经无明显的区别,两者的延伸部位都可以看成为龙首。

通长:155mm


西泠春拍:中国历代钱币精品预赏


2019西泠春拍

战国·特大型四龙首绞形满工棘币

通长:200mm



西泠春拍:中国历代钱币精品预赏


2019西泠春拍

西周·二十枚贝币纹青铜残片

说明:本品为西周王室贵族墩鼎残片,含20枚贝币纹饰,两边为绳纹图案,金皮原铜光,虽残但精美异常。贝币纹,中国古代王室贵族所使用青铜器纹饰之一,将单独的贝壳连接起来组成图案,作边缘装饰,盛行于商周时期。

长:180mm

高:120mm


西泠春拍:中国历代钱币精品预赏


2019西泠春拍

西周·大型十三枚贝币纹青铜圜钱

直径:61mm


西泠春拍:中国历代钱币精品预赏


2019西泠春拍

西周·中型单联二十二枚贝币纹青铜车轴头(车軎)

说明:单圈贝纹,下部带回云纹,纹路清晰,精美异常。车轴头,车轴的两端,是西周中期车上的重要部件,叫作“軎(wèi)”、“辖”,纹饰大气,是贵族所乘之车的附件。

通长:54mm


西泠春拍:中国历代钱币精品预赏


2019西泠春拍

春秋·中型原始空首布(铁质)“元”

说明:铭文“元”。古代钱币的一种。它取相农铲,留有装柄的的銎,原始而厚重,形制似定千铁铲币(记值一千,民国大收藏家袁克文曾收藏有定千铁铲币,虽残件但主人在包装盒上提拔、钤印寒云,可见主人对此的重视。)古以农器(含青铜及铁器两类)为交易之媒,后做币,逐渐减轻、变薄、变小,其首中空,故称空首布,是春秋-战国时期周、晋、郑、卫等国铸行的一种金属货币。也是我国最早的金属铸币之一。

通长:118mm


西泠春拍:中国历代钱币精品预赏


2019西泠春拍

战国·带工大型戈币

通长:172mm


西泠春拍:中国历代钱币精品预赏


2019西泠春拍

战国·齐建邦长法化六字刀

说明:背文无字,为早期型铸刀,是刀为宽大型,无任何修补,品相极佳,面文为大字版,存世稀少,生坑绿锈,铜质精良,附X光片,历年所见最美。“齐建邦长法化”俗称“六字刀”,在泉坛上享有盛誉,位列古泉五十名珍,迄今发现只在三十枚以内,极为珍罕。公元前386年,田齐取代姜齐为齐候,颁铸“齐建邦长法化”六字刀以作纪念。六字刀上文字笔画不尽相同,其文字内容是目前考证刀币铸造年代的确切实物史料。六字刀刀身背面多有文字,有“化、日、上、吉”等,少数为光背。有研究者把面文前三字释为“齐返邦”,意即“复国”,认为是齐襄王退燕复国,重返都城临淄(公元前279年)后所铸。“六字刀”出自石范,为青铜铸币,刀体大型厚重,铸造精美绝伦,十分精湛。六字齐刀历来发现及传世极少,弥足珍贵,各类文献所载个人或单位收藏的六字刀也是寥寥无几。前山东省博物馆研究员、先秦钱币学家朱活先生曾在他的《古钱新典》中提到山东各地历来发现的齐刀共32批次,有六字刀的仅9次。这32批次的各类齐刀数量为4950枚,但六字刀却仅有16枚,只占全部齐刀数量的0.3%, 且绝大部分皆被博物馆珍藏,六字刀的珍罕程序由此可见一斑。

通长:185mm


西泠春拍:中国历代钱币精品预赏


2019西泠春拍

清·光绪叁拾贰年(1906年)奉天善后赈沪苏局局收

说明:局收,募捐机构为募捐者开立的收讫凭证。本品为光绪叁拾贰年浙江仁和县人(现属杭州市)捐款七百零贰两白银。本品也为清代沪苏局留存之稀少明证。

长:555mm 

宽:450mm


西泠春拍:中国历代钱币精品预赏


2019西泠春拍

第一版人民币纸币全套六十二枚

说明:第一版人民币于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到1955年5月10日停止流通,共有12种面额,62枚,其中壹圆券2种、伍圆券4种、拾圆券4种、贰拾圆券7种、伍拾圆券8种、壹佰圆券9种、贰佰圆券5种、伍佰圆券6种、壹仟圆券6种、伍仟圆券5种、壹万券4种、伍万圆券2种。


西泠春拍:中国历代钱币精品预赏


2019西泠春拍

唐·五十两船型银铤

说明:“船型银铤”是唐代银铤中一种特别的形制,其造型接近于倒置的小案,弧底。底部刻字“大马场”。

重:1959.8g


西泠春拍:中国历代钱币精品预赏


2019西泠春拍

清·山东万宝来吉语五十两银铤

说明:清代山东“万宝来”五十两开炉吉语锭一枚,开炉吉语锭铸造数量稀少,寓意吉祥,夙为五十两大宝中的人气品种;此枚面平翅矮,戳记娟秀清晰,宝面光泽连续,气孔均匀亮丽,品相难得,属山东大宝之精品,开炉吉语锭是银炉或炉房在每年年初开炉铸宝时,特别铸造的镇炉宝银,以求在新的一年里,财源广进、吉祥如意,通常不流通。一般来说,吉语锭的成色足,铸造也较普通品更为精美,因铸额稀少,铭文吉祥,颇受藏家追捧。

重:1834.7g


西泠春拍:中国历代钱币精品预赏


2019西泠春拍

明·万历丁巳年妙因寺供奉金牌

说明:明代金质藏传佛教祈愿牌,为明代韩王一系宗室所做祈福金牌。妙应寺位于甘肃省永登县(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地)连城镇鲁土司衙门,为吐蕃寺庙,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该牌字为从左往右反读(甘肃敦煌等地原吐蕃化地区常见,敦煌各类文物左证。)吐蕃化后甘肃佛教基本都以藏传佛教为主,由于梵文和藏文是从左至右书写,许多汉地旧有书写习惯发生改变,两种书写方式混用,刻的工匠是迎合藏传佛教的书写习惯,自唐初以来,甘肃州县地方教育的发展已取得相当规模。从教学水平、办学层次各方面来看,都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但在唐朝势力退出后,地方州县学基本上销声匿迹,传统教育的发展出现了停滞甚至倒退的趋势。取而代之的是宗教色彩浓厚的寺院办学。寺学的发展是吐蕃统治时期甘肃教育的突出现象。

重:32.3g


西泠春拍:中国历代钱币精品预赏


2019西泠春拍

民国·民国中央造币厂孙中山像五两厂条(附孙中山纪念集)

说明:民国中央造币厂孙中山像五两厂条,源自中山先生后人。另附孙穗芳博士(中山先生孙女)签名版《孙中山先生纪念集》一册。(孙穗芳博士:孙中山先生孙女,孙科之女,美国孙中山和平教育基金会主席,现居夏威夷檀香山。是著名慈善家、教育家,为了纪念祖父的功绩,弘扬中山精神,多年来积极着书立说,奔走海内外,宣传募款兴教助学,发动捐资扶贫济困。)



西泠春拍:中国历代钱币精品预赏


2019西泠春拍

民国·袁世凯像共和纪念银币

说明:台湾藏家友情提供


西泠春拍:中国历代钱币精品预赏


2019西泠春拍

战国–清·历代钱币册页十三开、拓片一册一组共十四册

说明:民国钱币收藏家俞石旧藏。俞石,祖籍浙江湖州人,沪上知名布料商,字从文,号铜炉山房,金石类收藏家,古钱亦有造诣,此组均为后人提供。

直径:17–59mm


西泠春拍:中国历代钱币精品预赏


2019西泠春拍

清·咸丰重宝宝苏当五十刻花

说明:民国钱币收藏家俞石旧藏。

直径:53mm


西泠春拍:中国历代钱币精品预赏


2019西泠春拍

清·咸丰元宝宝苏大二元样钱

说明:民国钱币收藏家俞石旧藏。苏百五虎之一,文字遒劲,最显着特征为元字“二”部两笔粗大,“儿”部短矮呈折弯勾状。

直径:61mm


西泠春拍:中国历代钱币精品预赏


2019西泠春拍

清·乾隆通宝宝苏小平样钱

直径:28mm


西泠春拍:中国历代钱币精品预赏


2019西泠春拍

清·咸丰元宝宝巩当千

说明:雍正五年迁到兰州改名宝巩局,七年又停。咸丰五年重设,至同治三年废止,因此,除乾隆、嘉庆外,历朝“巩”字钱均少。宝巩局铸钱时间虽短,但是其铸币精良,尤其以当百当千大钱为甚,加上铸量稀少,使得宝巩钱成为清钱收藏中的重要稀缺品种。

出版:《陇泉集粹》P99,张光华着,2016年

直径:69mm


西泠春拍:中国历代钱币精品预赏


2019西泠春拍

清·咸丰通宝宝福五十试铸钱(宋体)

说明:宝福局开铸大钱比较早, 因此并不尽照户部颁布式, 而是以自己的格式铸造, 且比较厚重, 试铸品又多, 从而形成了多种系列钱。

出版:《闽钱集珍》,P43 & P63,李共青、孙浩、孙惠民编,2007年

直径:57mm



西泠春拍:中国历代钱币精品预赏


2019西泠春拍

清·天下太平背八卦宫钱

说明:齐宗佑旧藏。

直径:37mm


西泠春拍:中国历代钱币精品预赏


2019西泠春拍

清·光绪通宝宝源祖钱

说明:祖钱指最早的一枚钱币,一般都是由巧匠选取优质金属精雕而成,用来翻砂铸造出一批样钱,再颁发到各地,根据样钱开模翻砂铸造一般的流通货币。祖钱一般称作雕母。

直径:23.5mm


西泠春拍:中国历代钱币精品预赏


2019西泠春拍

宋·仙人贺寿十二生肖花钱

说明:本品为很少见的宋代仙人图生肖花钱,仙人图的细腻和仙气为生肖花钱之最,早期宗教题材花钱中有相当一部分带有虔诚的宗教味,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神怪的膜拜恭敬心理,明清后神怪花钱就世俗化了和一般的吉祥花钱没什么区别,宗教花钱当以能烘托宗教气氛的早期花钱为佳,本品即为代表之作。

出版:1.《中国花钱图典》p153,郑轶伟着,2012年出版

2.《珍稀花钱百款赏鉴》p104–105,郑轶伟着,2011年出版

直径:68mm



西泠春拍:中国历代钱币精品预赏


2019西泠春拍

清·日兑斗金花钱

出版:《中国大辞典压胜钱编》p358,中华书局 2013年1月出版

直径:52mm



西泠春拍:中国历代钱币精品预赏


2019西泠春拍

民国·前空军副司令陈汉章藏勋章一组八枚

说明:台湾藏家友情提供。陈汉章,民国时期中将,历任中华民国空军军官学校校长、空军副司令员。八年抗战时期多次亲率机队抗击日军,记载:1941年9月长沙会战期间,日本集结飞机百余架、舰艇二百余艘、陆军十万,企图第二次进犯长沙。中国空军为了协同作战,9月21日以第一大队S、B、3机6架,第二大队S、B、3机8架,由大队长陈汉章和副大队长王世择分别率领轰炸长沙之敌。本组为陈汉章先生一生所获得并珍藏的勋章。

想了解更多的行业知识(瓷、玉、书、杂、奇石等)、市场行情、鉴赏知识、藏品参与电视节目、理性转让、广告片、微电影、活动策划等欢迎下方留言或关注头条号私信给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