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對越自衛反擊戰打響,在那場驚天動地的大戰中,中國人民解放軍共計有29個陸軍師參戰,是我軍自抗美援朝戰爭以來打響的最大規模的戰爭。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我軍的一大特點是炮兵數量多,火炮多,火力猛,打得狠。

參戰的部隊中共計配屬了48個炮兵團,其中廣西方向31個,雲南方向17個,這48個炮兵團加上隊屬火炮,我軍一共投入了各型火炮9399門。

其中100毫米口徑以上的壓制火炮有152毫米口徑的加榴炮216門、130毫米口徑的加農炮72門、122毫米口徑的加農炮144門、122毫米口徑的榴彈炮756門。

此外我軍還有大量的107毫米口徑和130毫米口徑的火箭炮參戰。

相應地,越軍在戰區只有師屬以上的炮兵團9個,各型火炮總計只有250餘門,處於完全被我軍碾壓的地步。

由於雙方炮兵的巨大火力差距,在炮戰當中,越軍火炮幾乎完全發揮不出作用,而鑑於越軍打不了炮戰,我軍炮兵主要用於伴隨步兵攻堅或打擊越軍後方兵力集結地之用。

當時越軍對我軍炮火的密集和準確度有所低估,更主要的是沒有應對之策,因此其部隊在我軍重炮羣的打擊下傷亡慘重。

1979年2月下旬,我東線55軍及配屬部隊發起了諒山戰役,3天時間內就拿下了諒山外圍各要點。

3月1日上午9時30分,對諒山的總攻開始,我軍動用了19個炮兵營的306門火炮對諒山進行了半小時的火力準備,打出了9919發炮彈,這就是廣爲流傳的“萬炮轟諒山”。

炮擊過後,各部爭先衝鋒,僅僅一天時間就攻佔了諒山北市區。

本來我軍是不打算打過奇窮河的,但越南打起了宣傳戰,說諒山仍在越軍手中,而且集合了其步兵3師、步兵327師以及地方軍的殘餘準備死守諒山南市區。

我軍遂決定打過奇窮河去。

3月3日是準備戰鬥的一天,我軍炮兵佔領陣地,尋找射擊目標,其中164師炮兵羣發現了對岸越軍391高地東側梅陂竹林裏的步兵集結地,而且還發現了坦克。

原來越軍爲了死守南岸,還出動了坦克部隊支援,這個集結地中就有一個坦克分隊。

送到嘴邊的肉焉有不喫之理?164師炮兵羣1營迅速展開了本營所屬的12門122毫米口徑的榴彈炮對這個越軍集結地展開轟擊。

11時55分,炮擊開始,1營的榴彈炮開火了。

這批越軍大都是潰敗下來的,早已是驚弓之鳥,再加上我軍炮擊準確度非常高,122榴彈炮的威力又很大,因此東邊遭到炮擊後,越軍步兵羣就往西邊炮,結果我炮彈又打到了西邊。

22分鐘炮擊下來,我軍消耗122榴彈444發,而對面陣地已經沒有有價值的目標可供炮擊了。

3月4日,我軍6個步兵營在炮兵支援下打過了奇窮河,在前一天炮擊的區域內發現了被摧毀的榴彈炮6門、坦克5輛、履帶牽引車4臺、汽車3臺、敵屍300餘,基本上將一個步兵營全給報銷了。

諒山南市區被佔領後,我軍作戰目標達成,此後開始撤軍。

越軍本想尾隨攻擊,多少挽回點面子,但是我軍炮兵押後,越軍每打出一發炮彈,我軍就回擊10倍的炮彈,被打慘的越軍只能是保持距離,尾隨而不敢攻擊地“收復”了失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