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京藉助5G打造首個新型智慧社區)

中新社北京7月6日電 題:北京藉助5G打造首個新型智慧社區

中新社記者 於立霄

垃圾箱具備滿溢告知功能、人臉識別門禁實現無感通行、井蓋裝有移動水位監測設備……北京市志強北園小區已經實現5G信號全覆蓋,搭載各種智能物聯網技術的智慧社區,讓居民生活更爲安全,社區管理更顯便捷。

資料圖片。 張亨偉 攝

資料圖片。 張亨偉 攝

記者近日走進海淀區新型智慧社區,感受5G時代的科技魅力。

位於北二環的志強北園小區,建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是典型的老舊小區,設施建設和服務管理都較爲落後。作爲“城市大腦”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2018年北京市海淀區提出啓動40個智慧社區的建設。

志強北園小區成爲北京市首個部署5G網絡的試點小區。

今年4月,由高科技創新企業特斯聯科技公司打造的5G智慧社區應用平臺,在志強北園小區正式投入使用。該平臺運用5G的高速率、低延時、大容量、高密度的傳輸特徵,應用在真實場景中,爲新型智慧社區的移動化管理服務提供了新模式。

年逾七旬的居民李林說:“單元門從木門、鐵門、密碼刷卡,到現在的人臉識別門禁,5G技術進入我們的生活,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據特斯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總經理趙立介紹,志強北園小區內的51個單元門都安裝了人臉識別門禁,藉助5G網絡的高連接速率,打開單元門禁只需一秒鐘,比過去的4G開門速度提高百倍。居民拉門而入,實現無感通行。

智能人臉識別門禁將小偷和散發小廣告者拒之門外。李林介紹說,以前小區盜竊現象嚴重,小廣告貼滿樓道,又髒又亂。現在小區門禁安裝了訪客授權系統,沒能通過識別系統的陌生面孔就不能進門,小區的治安狀況比過去好多了。

經過半年多的5G建設,智能科技遍佈小區的各個角落。井蓋都加裝了智能傳感器,井蓋發生移位、散發毒氣等情況,5G智慧社區應用平臺就會立刻報警,維修人員第一時間到達現場修理,避免人身傷害。而垃圾桶可實現溢滿報警,告知環衛工人垃圾需要及時清運處理。

有居民家裏發生火災時,通過5G信號傳輸、雲計算、大數據等技術,能迅速爲救援人員規劃一條生命通道,並利用人臉識別系統對每個居民實現精準救援。

在小區偏僻的地方,特別加裝了聲音識別裝備,設定了“救命呀”“搶劫啦”等關鍵詞和聲音分貝值,當有人遇到危險大喊“救命”時,系統就會彈出預警,5G高通量的攝像頭即可進行快速、高分辨率的圖像抓拍,民警的手機也同時接受系統推送的信息,及時趕到事發現場。

最引人關注的是,小區通過跨終端數據互聯同步,形成完整的智慧養老閉環。70歲以上老人佩戴的智能手環,可隨時跟蹤老人的血壓、心率等身體狀況,兒女只要下載“愛戴APP”就能掌握父母的健康狀況。社區養老驛站的工作人員也會根據監測數據,爲老人提供相關的服務,科技讓老人享受高品質的晚年生活。

5G技術被應用到智慧社區建設中,使志強北園成爲北京首批使用5G技術的標杆小區。北京市海淀區委書記于軍表示,要抓住5G商用重大機遇,推動互聯與物聯技術和模式創新,前瞻佈局5G基礎設施和產業鏈,實現5G時代率先領跑。(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