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威海港集團作爲國際物流控股股東,其控制的公司佔用掛牌公司資金,違反了相關規定。上述借款行爲,構成國際物流控股股東控制的公司中港錦源違規佔用掛牌公司資金1.50億元的情形,佔用金額佔掛牌公司2017年期末經審計淨資產的104.15%。

經濟導報記者 杜海

新三板企業威海國際物流園股份有限公司,有一個頗顯大氣的證券簡稱:國際物流(835821),即便如此,該公司還是在信息披露方面栽了跟頭。

4日,經濟導報記者獲悉,公司日前收到了股轉系統《關於給予國際物流及相關責任主體紀律處分及自律監管措施的決定》。由於未及時披露佔用資金的情況(被佔資金額達1.65億元),國際物流及相關高管均被通報批評。

佔資額超過掛牌公司淨資產

從涉嫌違規主體及任職情況來看,共包含兩家公司和4個自然人:國際物流,住所地位於威海市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法定代表人王曉東;威海港集團,爲國際物流控股股東,法定代表人車路明;車路明,1970年10月出生,時任威海港集團董事長、國際物流董事;王曉東,1974年1月出生,時任國際物流董事長;張璇,1985年3月出生,時任國際物流董事會祕書;高穎竹,1975年6月出生,時任國際物流財務負責人。

根據監管層查明的涉嫌違規事實,2018年5月14日,國際物流與威海港集團控制的北京中港錦源融資租賃有限公司(下稱“中港錦源”)簽署《借款合同》,約定由國際物流向中港錦源提供借款1.50億元。上述借款行爲,構成國際物流控股股東控制的公司中港錦源違規佔用掛牌公司資金1.50億元的情形,佔用金額佔掛牌公司2017年期末經審計淨資產的104.15%。

2018年6月13日,國際物流與威海港集團控制的威海裕豐能源有限公司(下稱“裕豐能源”)簽署《借款合同》,約定由國際物流向其借款2000萬元(實際提供1500萬元)。上述借款行爲構成國際物流控股股東控制的公司裕豐能源佔用掛牌公司資金1500萬元的情形,佔用金額佔掛牌公司2017年期末經審計淨資產的10.42%。

上述實際資金佔用金額合計1.65億元,佔掛牌公司2017年末經審計淨資產的114.57%。也就說,佔資額超過了掛牌公司的淨資產。

相關方已償還全部借款

據披露,時任董事會祕書張璇、時任財務負責人高穎竹對上述資金佔用事項知悉。國際物流均未及時對上述事項履行信息披露義務,違反了相關規定。威海港集團作爲國際物流控股股東,其控制的公司佔用掛牌公司資金,違反了相關規定。

車路明作爲控股股東威海港集團董事長、國際物流董事,王曉東作爲國際物流董事長,高穎竹作爲國際物流財務負責人,對上述資金佔用知悉並進行審批,未能忠實勤勉履行職責,違反了相關規定。張璇對上述資金佔用事項知悉,未及時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亦違反了相關規定。

由此,股轉系統給予國際物流通報批評的紀律處分,並記入誠信檔案;給予車路明、王曉東、張璇、高穎竹通報批評的紀律處分,並記入誠信檔案;對威海港集團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自律監管措施。

經濟導報記者獲悉,截至目前,中港錦源、裕豐能源已全部償還上述借款本金及相應利息。

終止掛牌申請正在審查中

資料顯示,國際物流是威海港集團全資子公司,成立於2008年7月,園區佔地近2700畝,具備保稅、場站、倉儲、配送、貨代和運輸等功能,是威海規模最大、服務功能最完善的綜合服務型臨港物流園區。近年來,威海港集團全面實施金融擴張戰略,爭取通過上市拓展港口建設融資渠道。2016年5月,國際物流成功登陸新三板,爲威海港綜合物流業務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融資平臺。

事實上,自掛牌新三板後,除了上述關聯方佔資問題,國際物流還不斷涉及關聯交易等事項。比如,去年11月23日,公司曾公告稱,爲滿足經營發展的需求,國際物流擬向銀行申請5.5億元授信額度,威海港集團爲公司提供擔保或反擔保構成關聯交易。具體如下:擬向華夏銀行青島分行、中信銀行威海分行、煙臺銀行威海分行、中國民生銀行威海分行、平安銀行青島山東路支行分別申請不超過1.5億元、1億元、5000萬元、5000萬元、2億元綜合授信額度,上述銀行綜合授信額度全部由威海港集團提供連帶責任保證擔保。公司表示,“上述關聯交易系公司業務發展及生產經營的正常所需,是合理的、必要的。”

值得注意的是,國際物流自今年2月份便開始謀求從新三板“撤退”。其彼時表示,由於公司長期處於虧損狀態,掛牌後每年支付的中介機構費用增加,公司運營成本上升;公司股票掛牌後交易不活躍,計劃通過新三板市場引進投資者的目的亦未能實現,不符合公司融資預期;公司日常經營及資金融通過程中,涉及關聯交易等事項較多,增加了溝通與工作成本,且易產生信息披露等合規風險。“鑑於以上原因,經慎重考慮,擬申請公司股票在全國股轉系統終止掛牌。”

經濟導報記者瞭解到,截至6月底,該公司終止掛牌申請文件已獲全國股轉系統受理,目前正在審查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