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除了這個學名外,還有“婆婆丁”、“黃花地丁”。蒲公英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頭狀花序,種子上有白色冠毛結成的絨球,花開後隨風飄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那麼你知道它的另一種價值嗎?

蒲公英的藥用價值:

蒲公英有十分重要的藥用價值,具有清熱解毒、消炎、健胃、利尿、散結的功能,可冶療婦女乳痛水腫、咽炎、急性扁桃腺炎和其它熱毒諸症。對感冒、淋病、黃疸及對肝功能失調引起的皮膚病有很好的療效。其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有很強的殺菌作用。

因此,蒲公英常被中藥界譽爲具有清熱解毒,抗感染作用的 "八大金剛"之一,其食用價值、醫藥價值、營養價值在《本草綱目》、《辭海》及歷代醫藥大典中都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和肯定。

爲什麼蒲公英對治療肝病有這樣的療效呢?

《新修本草》曰:“主婦人乳癰腫。”《本草備要》曰:“專治癰腫、疔毒,亦爲通淋妙品。”春至秋季花初開時採挖,除去雜質,洗淨,曬乾。本品苦寒清泄,甘寒清解,入胃、肝經。既清解熱毒而消癰腫,又利溼與通乳。雖善治各種瘡癰,但以治乳癰最佳,並治火毒咽痛、目赤及溼熱黃疽、淋痛。蒲公英,其味苦、甘,性寒,歸肝、胃經。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溼通淋。

小貼士:蒲公英的禁忌

1、蒲公英有疏通乳脈管阻塞、促進泌乳的作用。對於孕婦及哺乳期缺乳少乳的媽媽來說,是孕婦很好的泌乳佳品。

2、陽虛外寒、脾胃虛弱者忌用蒲公英。

3、大量的服用蒲公英,易致胃腸道不適(如噁心、想吐及腹部不適、拉肚子)等。

4、服用蒲公英水之後身體出現蕁麻疹或渾身瘙癢,屬於過敏。

5、陰寒證蒲公英是清熱的佳品,現在大多數的感染情況都是屬於熱症,使用蒲公英治療並不會生不良反應或者是病情加重的情況。

6、蒲公英屬於草藥類,並沒有經過提純。而草藥本身所含有的成分有很多,既有有效的一部分,又有增加肝腎負擔的有毒部分。無肝腎健康問題的人羣,有不適反應停服即可,但對於有肝病的乙肝人羣來說長期大量服用無疑是雪上加霜。

肝病的早期症狀

食慾

食慾減退,噁心厭油。這是大多數肝炎患者都有的症狀,尤其是黃疽型肝炎患者身上表現得更嚴重。肝臟是人體內最大的“化工廠”,它參與着人體內的一切代謝過程。其中分泌膽汁是重要功能之一,膽汁中的膽鹽對脂肪的吸收消化起着重要作用。

患者在患有肝炎以後,因肝炎病毒誘發肝細胞大量破壞,分泌膽汁的功能減低,從而影響脂肪的消化,所以會出現厭油食,患肝炎時胃腸道充血、水腫,蠕動減弱,胃腸功能紊亂等症狀,進而影響患者食物消化與吸收,所以會導致患者食慾減退、噁心厭油膩等症狀。

發熱

持續性微熱,或併發惡寒,並排除其他感染。急性黃疽型肝炎早期常有發熱,多在37.5-38.5攝氏度,高熱者少見,一般持續3-5天,而無黃疽型肝炎者發熱遠遠低於黃疽型肝炎者。

許多病人發熱還伴有周身不適、食慾減退,誤認爲得了感冒。爲數不少的黃疽型肝炎病人,往往在醫院門診按感冒治療,3-5天后待黃疽出現才被確診,這是缺乏對肝炎發熱症狀認識的緣故。

發熱的原因有多種,可能是肝功能障礙、解毒排泄功能減低、肝細胞壞死等引起的發熱。

尿色

尿黃如茶。黃疸型肝炎病人正常情況下,人體的紅細胞壽命是120天,被破壞的紅細胞會放出血紅蛋白,經過一系列的分解代謝,變成黃色物質叫膽紅素。

由於肝炎病毒導致肝細胞破壞,影響膽紅素的代謝,使膽紅素進入血液增多,經尿液排出體外較平時增加,故尿色加深。尿的顏色越黃,說明肝細胞破壞越重,病情好轉尿色逐漸恢復正常。

肝區疼痛

肝炎病人肝區疼痛,一般涉及到右上腹或右背部,疼痛的程度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只脹痛,有的人是針刺樣痛,並且時間也不一樣。

有時左側臥位時疼痛減輕。出現這種症狀的主要其原因是由於肝炎病毒引起肝臟腫大,使肝被膜張力增大。

化驗單看不懂?治療有疑問?來柑橘客吧,專業私人醫生實時諮詢解答,微信搜索“柑橘客”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