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畫爲畫家重要的代表作之一,畫中描繪着兩位玩紙牌的農民,細緻地刻畫出兩個農民玩牌時用心思考的面部表情和彎曲的肩膀,十分生動地表現出人物的內心世界與性格特徵。他的作品大都是他自己藝術思想的體現,表現出結實的幾何體感,忽略物體的質感及造型的準確性,強調厚重、沉穩的體積感,物體之間的整體關係。

學賞畫32: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塞尚Paul Cézanne

塞尚自畫像

塞尚(Paul Cézanne,1839年1月19日-1906年10月22日,摩羯座)是一位著名法國畫家,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他的繪畫方式富有凝聚力,他的作品——特別是1895年首次個人展和1907年作品的官方回顧展——爲19世紀的藝術觀念轉換到20世紀的藝術風格奠定了基礎。

學賞畫32: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塞尚Paul Cézanne

他的作品對亨利·馬蒂斯和畢加索產生過重要的影響。

塞尚認爲:“線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間的對比。物象的體積是從色調準確的相互關係中表現出來”。他的作品大都是他自己藝術思想的體現,表現出結實的幾何體感,忽略物體的質感及造型的準確性,強調厚重、沉穩的體積感,物體之間的整體關係。有時候甚至爲了尋求各種關係的和諧而放棄個體的獨立和真實性。

學賞畫32: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塞尚Paul Cézanne

蘋果

塞尚認爲:“畫畫並不意味着盲目地去複製現實,它意味着尋求各種關係的和諧。”從塞尚開始,西方畫家從追求真實地描畫自然,開始轉向表現自我,並開始出現形形色色的形式主義流派,形成現代繪畫的潮流。

學賞畫32: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塞尚Paul Cézanne

巴黎審判

塞尚這種追求形式美感的藝術方法,爲後來出現的現代油畫流派提供了引導,所以,其晚年爲許多熱衷於現代藝術的畫家們所推崇,並尊稱他爲“現代藝術之父”。

學賞畫32: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塞尚Paul Cézanne

聖維克多山1

學賞畫32: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塞尚Paul Cézanne

聖維克多瓦山2

學賞畫32: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塞尚Paul Cézanne

聖維克多山3

塞尚的成熟繪畫見解,是以他的方式經過了長期痛苦思考、研究和實踐之後才達到的。他的成功,更多地是通過在畫上所畫的大自然的片斷取得的,而不是靠在博物館裏所做的研究。

學賞畫32: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塞尚Paul Cézanne

籃子裏的靜物

學賞畫32: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塞尚Paul Cézanne

一籃子蘋果(靜物蘋果籃子)布面油畫,62cm×79cm,1890-1894年,芝加哥藝術學院

塞尚的著名作品有《埃斯泰克的海灣》、《靜物蘋果籃子》、《聖維克多山》、《玩牌者》等,本網已收錄塞尚作品500餘幅。

學賞畫32: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塞尚Paul Cézanne

在可以被當成二十世紀探索繪畫先知的十九世紀畫家中,從成就和影響來說,最有意義的乃是塞尚。他是一個很少爲人理解的孤獨者。他終生奮鬥不息,爲用顏料來表現他的藝術本質的觀念而鬥爭。這些觀念紮根於西方繪畫的偉大傳統之中,在包容性方面,甚至屬於藝術中最革命的觀念之列。

學賞畫32: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塞尚Paul Cézanne

塞尚的畫具有鮮明的特色。他強調繪畫的純粹性,重視繪畫的形式構成。通過繪畫,他要在自然表象之下發掘某種簡單的形式,同時將眼見的散亂視象構成秩序化的圖象。爲此,他進行了一系列藝術探索。首先,他強調畫中物象的明晰性與堅實感。他認爲,倘若畫中物象模糊不清,那麼便無法尋求畫面的構成意味。因此,他反對印象主義那種忽視素描、把物象弄得朦朧不清的繪畫語言。他立志要“將印象主義變得象博物館中的藝術那樣堅固而恆久”。於是,他極力追求一種能塑造出鮮明、結實的形體的繪畫語言。他作畫常以黑色的線勾畫物體的輪廊,甚至要將空氣、河水、雲霧等,都勾畫出輪廓來。

學賞畫32: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塞尚Paul Cézanne

在他的畫中,無論是近景還是遠景的物象,在清晰度上都被拉到同一個平面上來。這樣處理,既與傳統表現手法拉開距離,又爲畫面構成留下表現的餘地。其次,他在創作中排除繁瑣的細節描繪,而着力於對物象的簡化、概括的處理。他曾說: “要用圓柱體、圓錐體和球體來表現自然。”他的作品中,景物描繪都很簡約,而且富於幾何意味。有人認爲,這是由於他不擅長於精細描繪而採取的做法。然而,即使這種說法是事實,也說明他具有揚長避短的本領,從而在形式構成方面發揮出創造才能。其三,爲了畫面形式結構,他不惜犧牲客觀的真實。他最早擺脫了千百年來西方藝術傳統的再現法則對畫家的限制。在塞尚畫中,經常出現對客觀造型的有意歪曲,如透視不準、人物變形等。他無意於再現自然。而他對自然物象的描繪,根本上是爲了創造一種形與色構成的韻律。他曾說:“畫家作畫,至於它是一隻蘋果還是一張臉孔,對於畫家那是一種憑藉,爲的是一場線與色的演出,別無其他的。”

學賞畫32: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塞尚Paul Cézanne

塞尚重視繪畫的形式美,強調畫面視覺要素的構成秩序。這種追求其實在西方古典藝術傳統中早已出現。而塞尚始終對古典藝術抱着崇敬之情。他最崇拜法國古典主義畫家普桑。他曾說:“我的目標是以自然爲對象,畫出普桑式的作品。”他力圖使自己的畫,達到普桑作品中那種絕妙的均衡和完美。他向着這方面,進行異常執着的追求,以致於對傳統的再現法則不以爲然。他走向極端,脫離了西方藝術的傳統。正是如此,他被人們尊奉爲“現代繪畫之父”。

學賞畫32: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塞尚Paul Cézanne

塞尚自畫像

塞尚傳略:

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1839年1月19日-1906年10月22日)出生在法國南部埃克斯小商人家庭,從小喜愛繪畫卻遭到父親反對,但他不管父親如何反對,也決心成爲一名畫家。

學賞畫32: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塞尚Paul Cézanne

1861年4月,塞尚來到巴黎,在瑞士畫院習畫,與基約曼和畢加索交往,並繼續和左拉保持着友誼。他靠着父親每月寄給他的一百二十五法朗,艱難地維持着生活。他絲毫不能適應首都的嘈雜,初期作品也遠不能使自己感到滿意,始終未能考入巴黎高等美術學校,便離開巴黎。

學賞畫32: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塞尚Paul Cézanne

1862年11月,他再次回到巴黎。雖然經常與印象派畫家來往,可他更欣賞的卻是德拉克洛瓦和庫爾貝的作品。他此時的畫頗爲浪漫,並且厚顏地把它們稱爲“雜燴”。同一年,他遇見年輕的女模特兒瑪麗·奧爾唐絲·富蓋。

學賞畫32: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塞尚Paul Cézanne

1870年,爲了逃避徵兵,攜她隱居埃斯塔克。戰爭一結束,他定居巴黎,那時他32歲。此時他的畫風一直是激烈、暗淡和戲劇性的,記下了他在性方面的困擾和發狂的夢幻。他創作風景畫、靜物畫、肖像畫,不過也畫死亡和狂歡的場面,多用十分厚的筆觸塗出病態的藍色和白色,像是出現在淒涼底色上的刀傷。

學賞畫32: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塞尚Paul Cézanne

從1874到1877年,塞尚在沃日哈爾街租來的畫室裏,渡過了一個安寧和多產的時期。1876年夏季創作的《埃斯塔克海景》明顯是在遵循新古典主義的原則了。豐滿的靜物,塞尚夫人的多幅畫像,一系列的《男、女沐浴者》,都說明這一變化。塞尚拋棄了微小筆觸和微妙的色調變化,大塊地塗抹,以突出體積感,尋求整體的統一。

學賞畫32: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塞尚Paul Cézanne

塞尚於1877年放棄了印象主義,他早期大多以寫實的手法,真實且疑難的情景作爲繪畫的題材。晚年畫風有所改變,留下了多幅溫和,光明並富含古典注意莊嚴氣息的風景及景物畫。塞尚說過要“使印象主義成爲象博物館的藝術一樣鞏固的東西”,塞尚在自己的作品中,所尋找的就是真實,即繪畫的真實。

學賞畫32: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塞尚Paul Cézanne

塞尚十分注重表現物象的結實感和畫面的深度,爲此他完全摒棄了由布魯乃萊斯基引入繪畫領域的線性透視法,物象的體量感在繪畫中重新佔有統治地位,而這種體量感不是靠線條表現出來的,而是靠作者自由組合的色彩塊面表現出來的。爲此,塞尚被稱作爲“印象主義的堅實派”。 塞尚認爲“線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間的對比。物象的體積是從色調準確的相互關係中表現出來”。他的作品大都是他自己藝術思想的體現,表現出結實的幾何體感,忽略物體的質感及造型的準確性,強調厚重、沉穩的體積感,物體之間的整體關係。有時候甚至爲了尋求各種關係的和諧而放棄個體的獨立和真實性。同時他也認爲:“畫畫並不意味着盲目地去複製現實,它意味着尋求各種關係的和諧。”從塞尚開始,西方畫家從追求真實地描畫自然,開始轉向表現自我,並開始出現形形色色的形式主義流派,形成現代繪畫的潮流。

學賞畫32: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塞尚Paul Cézanne

學賞畫32: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塞尚Paul Cézanne

穿紅色的背心的男孩

他的作品有《埃斯泰克的海灣》、《靜物蘋果籃子》、《聖維克多山》、《玩牌者》、《穿紅背心的男孩》《坐在紅扶手椅裏的塞尚夫人》等等。代表作品《穿紅衣的塞尚夫人肖像》是爲他夫人畫的肖像。在這一作品中,塞尚完全不考慮西方傳統肖像畫所要表現的人物性格、心理狀態以及社會地位等等。在表現手法上,也不是用傳統的以光影表現質感的方法來描繪的。而是採用色彩造型法達到他一生追求的色彩與形體的結合。色彩與形體的表現便成了塞尚一生所追求的“造型的本質”。他的這種重在藝術形式的追求的創作傾向,對西方現代主義美術的產生和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故被人稱爲“西方現代繪畫之父”。

學賞畫32: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塞尚Paul Cézanne

保羅·塞尚 《穿紅衣的塞尚夫人肖像》,布面油畫,89cm×70cm,1890-1894年,聖保羅藝術博物館

學賞畫32: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塞尚Paul Cézanne

保羅·塞尚 《聖維克多山》,布面油畫,67cm×92cm,1887年,考陶爾德藝術學院

學賞畫32: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塞尚Paul Cézanne

《玩紙牌者》,布面油畫,73cm×91cm,1890-1892年,巴黎盧浮宮博物館

學賞畫32: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塞尚Paul Cézanne

玩牌者 法國 塞尚 布上油畫 縱45×橫57釐米 巴黎奧賽博物館藏

玩牌者 賞析

此畫爲畫家重要的代表作之一,畫中描繪着兩位玩紙牌的農民,細緻地刻畫出兩個農民玩牌時用心思考的面部表情和彎曲的肩膀,十分生動地表現出人物的內心世界與性格特徵。畫家在安排佈局人物與道具、環境的關係時,有意加強了輪廓線的陰影部分,並利用了不同的三角形和直角的變化,強調了棕紅色調與藍色的對比,這樣既突出了主體人物,又能獲得線條結構連接的穩固效果。

塞尚曾畫過多幅玩紙牌者題材的畫,畫上人物多寡不一(其中最大的一幅上,共畫了五個人物)。而最爲著名的,要算是這幅只畫有兩個人物的<玩紙牌者)。在這幅畫上,塞尚將兩個沉浸於牌戲中的普通勞動者形象,表現得平和敦厚,樸素親切。雖然主題十分平凡,然而畫家卻通過對形狀的細心分析以及通過諸形式要素的微妙平衡,使得平凡的題材獲得崇高和莊嚴之美。在這裏,相對而坐的兩個側面形象,'一左一右將畫面佔滿。一隻酒瓶置於桌子中間,一束高光強化了其圓柱形的體積感。這酒瓶正好是整幅畫的中軸線,把全畫分成對稱的兩個部分,從而更加突出了牌桌上兩個對手的面對面的角逐。兩個人物手臂的形狀從酒瓶向兩邊延展,形成一個“W”形,並分別與兩個垂直的身軀相連。這一對稱的構圖看起來是那樣的穩定、單純和樸素。全畫充分顯示了塞尚善以簡單的幾何形來描繪形象和組建畫面結構的藝術風格。畫面的色調柔和而穩重。一種暖紅色從深暗的色調中滲透出來。左邊人物的衣服是紫監色;右邊人物的是黃綠色。所有遠近物象都是用一片片色彩所組成。不同的色塊在畫中形成和諧的對比。塞尚其實是以所謂的“變調”來代替“造型”,即以各色域的色彩有節奏的變換來加強形象的塑造。正象他自己所言:“當顏色豐富時,形狀也就豐滿了。”

學賞畫32: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塞尚Paul Cézanne

玩牌者

學賞畫32: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塞尚Paul Cézanne

玩牌者

學賞畫32: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塞尚Paul Cézanne

玩牌者

在塞尚的一生中,常常就一個題材創作系列畫作。塞尚曾畫過多幅玩紙牌者題材的畫,畫上人物多寡不一(其中最大的一幅上,共畫了五個人物)。而最爲著名的,要算是這幅只畫有兩個人物的《玩紙牌者》。在這幅畫上,塞尚將兩個沉浸於牌戲中的普通勞動者形象,表現得平和敦厚,樸素親切。雖然主題十分平凡,然而畫家卻通過對形狀的細心分析以及通過諸形式要素的微妙平衡,使得平凡的題材獲得崇高和莊嚴之美。在這裏,相對而坐的兩個側面形象,一左一右將畫面佔滿。一隻酒瓶置於桌子中間,一束高光強化了其圓柱形的體積感。這酒瓶正好是整幅畫的中軸線,把全畫分成對稱的兩個部分,從而更加突出了牌桌上兩個對手的面對面的角逐。兩個人物手臂的形狀從酒瓶向兩邊延展,形成一個“W”形,並分別與兩個垂直的身軀相連。這一對稱的構圖看起來是那樣的穩定、單純和樸素。全畫充分顯示了塞尚善以簡單的幾何形來描繪形象和組建畫面結構的藝術風格。畫面的色調柔和而穩重。一種暖紅色從深暗的色調中滲透出來。左邊人物的衣服是紫監色;右邊人物的是黃綠色。所有遠近物象都是用一片片色彩所組成。不同的色塊在畫中形成和諧的對比。塞尚其實是以所謂的“變調”來代替“造型”,即以各色域的色彩有節奏的變換來加強形象的塑造。正象他自己所言:“當顏色豐富時,形狀也就豐滿了。”

學賞畫32: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塞尚Paul Cézanne

保羅·塞尚 《聖維克多山》,布面油畫,73×91cm,1906年,費城美術館

塞尚一生畫得最多的,可能要算是風景畫了。1882年以後,塞尚隱居於故鄉附近的小鎮,專心地畫起當地的風景。他深深地爲聖維克多山的奇異山形及其周圍的壯觀景色所吸引。年復一年,他一再重複地描繪這座從大地上露出的巨大岩石,分析它那時隱時現、複雜細微的體塊和結構。在他的一生中,他爲此山所畫的“肖像”,竟有七、八十幅之多。這幅藏於費城美術館的《聖維克多山》,是塞尚最後的一幅描繪這座山的畫。我們看見,在一片沒有人跡的廣闊天地間,雄偉的大山似乎從明朗清澈的大氣中升起;它那堅實的、凹凸起伏的身形映現的閃爍的光影之中。全畫氣勢莊嚴、崇高,略帶憂鬱,反映了塞尚深沉的精神世界。在這幅畫中,每一個體塊和造型都被處理得極爲嚴謹,使人聯想到他靜物畫中的一個個蘋果的描繪。然而,塞尚風景畫色彩的豐富多變,卻是其靜物畫所難以比擬的。在這幅風景畫中,他以樸實有序的筆觸,表現出物象的細微色差。雖然畫中顏色種類不多,但每一種色都有着豐富的色階變化。那濃重而沉着綠色,襯托出不同明度與純度的土黃、土紅和藍色,使整個畫面恰似一首和諧的色彩交響樂。同時,那無數的筆觸,被敏感而理性地放置在畫面上,成爲厚重而富於肌理變化的色塊。筆觸的種種走勢、排列、連接、轉換和交織,構成了空間,也產生結構,形成對比和諧的秩序。面對這幅畫,我們可感到色塊、筆觸、線條等抽象的視覺要素,從客觀景物的圖像中漂浮出來,在畫中形成一種新的現實。而這種“新現實”的意味,正是塞尚繪畫藝術的核心。

學賞畫32: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塞尚Paul Cézanne

學賞畫32: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塞尚Paul Cézanne

學賞畫32: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塞尚Paul Cézanne

學賞畫32: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塞尚Paul Cézanne

學賞畫32: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塞尚Paul Cézanne

學賞畫32: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塞尚Paul Cézanne

學賞畫32: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塞尚Paul Cézanne

學賞畫32: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塞尚Paul Cézanne

學賞畫32: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塞尚Paul Cézanne

學賞畫32: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塞尚Paul Cézanne

學賞畫32: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塞尚Paul Cézanne

學賞畫32: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塞尚Paul Cézanne

學賞畫32: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塞尚Paul Cézanne

學賞畫32: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塞尚Paul Cézanne

學賞畫32:風格介於印象派到立體主義畫派之間塞尚Paul Cézann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