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許攻擊朕的審美!| 7個你不知道的乾隆的冷知識

諡號“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的清高宗一定不會想到,在遙遠的 2018年,他的家長裏短會被人翻來覆去地拿出來嚼舌根子。

他、他爸、他媽、老婆、妾室、妻弟、兒子、女兒、下屬……組合在一起,化腐朽爲 IP,融合成中國熒幕 20 年來集歷史、職場、家庭、權謀、言情、偶像於一體的最強類型劇——“清宮宇宙”。

作爲清宮 C 位,乾隆帝 25 歲獨攬大權,統治天下 60 餘載,延續了中國封建史上的最後一個盛世,他本人大概也是我國百姓最熟悉的封建統治者了。

熒幕上的他,時而倜儻、時而寬厚、時而刻薄、時而蠢萌,然而,在“千古一帝”和“滿洲情種”的明黃色外衣下,這位愛新覺羅·弘曆在真實的歷史時空裏,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呢?

01

關於乾隆皇帝的外表,《清史稿》戰戰兢兢地用了 4 個字:“隆準頎身”——高鼻樑、大高個兒。《清高宗實錄》裏,更說乾隆帝:“生而神靈,天挺奇表,殊庭方廣,隆準頎身,發音鏗洪,舉步嶽重,規度恢遠,嶷然拔萃”。

吹得天花亂墜,彷彿雷神下凡,然而愛新覺羅氏的顏值究竟是什麼神仙級別?關於乾隆身高的說法很多,有人估摸出 1 米 8 ,有人推測是 1 米 6,讓我們來看看 1793 年英國馬戛爾尼使團的親眼目擊:


不許攻擊朕的審美!| 7個你不知道的乾隆的冷知識

合這件清乾隆黃紗繡彩雲金龍單龍袍,試着想象一下九五之尊的美好肉體。


不許攻擊朕的審美!| 7個你不知道的乾隆的冷知識

▲ 參照故宮博物院的數據,身長 144cm ,兩袖通長 192cm

再對比一下乾隆的馬上英姿:


不許攻擊朕的審美!| 7個你不知道的乾隆的冷知識

根據以上物證推測,乾隆帝的真實身高應該不到一米七,老年之後蒸發到一米六幾,在清朝中後期,也就和中國成年男子的平均身高差不多吧。

再看看乾隆帝的樣貌,不得不感慨 DNA 的強大——

不許攻擊朕的審美!| 7個你不知道的乾隆的冷知識

這眼角眉梢兒,一看就是典型的滿族長相,脫下龍袍與荷包,穿起小腳褲和洞洞鞋,他就是直播 app 裏最精神的東北小夥兒。

乾隆帝到了晚年,精神面貌愈發矍鑠起來,英國使臣描述他“面色紅潤、皮膚白皙、眼睛漆黑、目光銳利、鼻子鷹鉤、腰板極其挺拔”,不愧是一生完滿的“十全老人”。


不許攻擊朕的審美!| 7個你不知道的乾隆的冷知識

02

“你見過凌晨 4 點的紫禁城嗎?”——愛新覺羅·弘曆

乾隆三十年正月初八這天,和往常一樣,乾隆皇帝凌晨 4 點就起牀,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養心殿更衣、坤寧宮朝祭、中南海進早膳、乾清宮看聖訓、重華宮對詩聯句、養心殿批覽奏摺、三希堂鑑賞文物……

乾隆一天至少要工作 12 個小時,這還遠遠比不上他爹雍正。

皇帝的一天從更衣開始,冠、袍、帶、履,每天皇帝穿了什麼、換了幾次衣服,內務府的四執庫都記載在《乾隆穿戴檔》裏。


不許攻擊朕的審美!| 7個你不知道的乾隆的冷知識


趕上逢年過節,一天的時間差不多都要用在換衣服上了。

乾隆帝在元旦是夠忙碌的,子正一刻十分就已起牀,接着就戴黑狐皮朝冠,穿黃刻絲萬字錦地黑狐龍袍,外套黃緞繡五彩貂皮邊袷朝服,黑狐皮朝端罩(即今之披風),松石圓朝帶,東珠數珠,白布綿襪,厚棉套褲,藍緞羊皮裏皁靴。

太監即呈進“三陽開泰”果茶一盅。旋即至各處拜佛,拜皇太后,至太和殿受朝賀。回宮後將袷朝服卸下,更換大毛燻貂緞龍正珠頂冠、貂皮端罩、松石大帶、青緞羊皮裏皁靴。

——吳相湘《三生有幸》

然而,衣服雖然換得勤,清朝皇帝的個人衛生問題似乎有些不堪。根據稽清內務府檔案,乾隆帝於一年之內,更換了 28 件裏衣,平均每件裏衣穿了 13 天半。


不許攻擊朕的審美!| 7個你不知道的乾隆的冷知識

1903 年,德齡郡主初進宮服侍慈禧的時候,發現偌大的皇宮裏,竟然找不到一套可供洗澡的器具。即使尊貴如慈禧太后,也是用木盆擦澡。至於慈禧以外的帝后妃嬪的沐浴方式,史料沒有記載,想必也不會更好了。

03

說起大清皇帝每天的喫食,其實也沒什麼了不起。

每日寅正三刻起牀,御膳房即伺候冰糖燉燕窩一品。乾隆十九年五月十日早膳記錄:

卯正三刻進早膳,菜色是肥雞鍋燒鴨子云片豆腐一品、燕窩火燻鴨絲一品、清湯西爾佔一品,攢絲鍋燒雞一品、肥雞火燻燉白菜一品、三鮮丸子一品,鹿筋燉肉一品、清蒸鴨子糊豬肉喀爾沁鹹攢肉一品。

上傳炒雞一品,竹節卷小饅頭一品、孫泥額芬白糕一品。琺琅葵花盒小菜一品、蜂糕一品、老菜一品、醬王瓜一品、蘇油茄子一品。

隨送粳米膳,進一品;野雞湯,進一品――由此可見葷菜八樣,小菜醃菜點心等,和民間富室相似。膳檔中常有“豆豉炒豆腐”更是家常便飯菜。

——吳相湘《三生有幸》

所謂宮廷御膳,稱不上多麼精緻,用料也未見得多麼精貴,但每道菜品都配上一個高尚的四字成語,形成了高貴端莊的皇家米其林排場。


不許攻擊朕的審美!| 7個你不知道的乾隆的冷知識


現代人如何營造一種帝王用膳的古典儀式感?學習活用成語就行了:今日進晚膳,菜色是珠翠之珍烤魷魚一品、甘旨肥濃五花肉一品、明豬暗投烤腦花一品、通體留香螺螄粉一品、沁心涼脾大麻茶一品。


不許攻擊朕的審美!| 7個你不知道的乾隆的冷知識

乾隆晚年,瘋狂迷上了蘇杭的食物,幾乎頓頓有魚有鴨,常用的幾道御膳有:糟魚、酥魚、炒麪魚、燕窩雞羹鍋燒鵝熱鍋、鴨子火薰白菜豆腐熱鍋、野鴨肉丸子燉豆腐熱鍋……

畢竟,乾隆帝是一個爲中國民間小喫產業升級做過非凡貢獻的人。中國很多難喫的民間特色小喫都有一個共同起源:“乾隆下江南”。


不許攻擊朕的審美!| 7個你不知道的乾隆的冷知識

套用以下模板,你可以獲得任意食品在中華民間推廣的標準文案。

俗諺雲:“(冬至)喫了(賽百味),見了皇帝不用跪”。

傳說乾隆下江南時期,一年(冬至)行至一山村,飢腸轆轆,便前去一戶人家寄宿,主人看來客氣質不凡,便拿出(麪包) 夾/炸/炒/煮/烹了新鮮的 (蔬菜肉類)呈了上去。

乾隆爺一喫,頓感精神百倍,龍顏大悅,讚不絕口,回宮後命御廚仿製,並賜名“(賽百味)”,取(賽過神仙百味)之意。爲感恩主人,欽點(冬至)這一天皇室必須喫(賽百味)。這便是這一傳統美食的由來。

微博用戶 @馬伯庸 蒐集了幾十個乾隆美食故事,在地圖上標了一張《乾隆迷路圖》。紅點處都是乾隆皇帝曾迷路並遭遇美食之處,皆有網友投稿照片可以佐證。 乾隆下幾趟江南……可真不容易啊。

不許攻擊朕的審美!| 7個你不知道的乾隆的冷知識

▲ 圖片來源:微博@馬伯庸

其實乾隆南巡,最初是爲了效仿康熙,順便視察東南沿海,每年的水災嚴重地影響了人民生活,乾隆最後決定用石頭築起海塘,至今還能起到很大作用。

04

乾隆皇帝不僅是小喫題名專業戶,江南迷路第一人,還是中國歷史上寫詩最多的人。

乾隆生於 1711 年,死於 1799 年,一共活了三萬多天,一生寫詩詞 43392 首,整個唐朝留下的詩稿(《全唐詩》42983 首)也比不過愛新覺羅·弘曆噴薄的詩情。

在生命的最後一年,他曾經驕傲地宣稱:“餘以望九之年,所積篇什幾與全唐一代詩人篇什相等,可不謂藝林佳話乎?”


研究發現,乾隆十年(1745)之後,每年的寫詩數量才逐漸提高,而且乾隆的大量詩作其實是記事體,相當於每天發一兩條微博,大多是流水賬,有的是直接闡述自己的施政綱領。

賞析一首《免除宿遷縣等地部分正賦》:

憶我三番曾過此,滿目民艱恫瘝視。

蠲租加賑不少靳,究亦無能瘡痏起。

壬午之歲博諮訪,略覺其中悉源委。

因爲疏剔六塘河,果然潦盡堪耕耜。

人事盡而天貺隨,連歲秋收皆獲美。

茲來殊覺大改觀,憑輿歷覽心生喜。

戶有蓋藏育雞豚,衣鮮褸裂贍婦子。

不災不賑奚所加,究欲加思念無已。

因思時巡免正供,十分之三常例耳。

數縣瘠土應倍憐,益二至五斯可矣。

國有餘用蘇茆簷,減一半惟投懸匭。

佇看元氣復閭閻,庶協以休以助理。

大意是:我曾經三次來過這裏,真的好窮好窮啊,我愛惜百姓免了他們的賦稅,改變了新農村的面貌,人家真是個千古明君呢哈哈哈哈哈哈!


不許攻擊朕的審美!| 7個你不知道的乾隆的冷知識


▲ 故宮博物院清理庫房時發現了兩箱子“乾隆詩稿”

但是“茆簷懸匭”“恫瘝”這些出自經典史書的文藝梗,配上“因爲”“果然”這些轉折詞和莫名其妙的大白話,就產生了一種在四六級作文中黔驢技窮於是強行使用高深典故和複雜句式來掩飾文采不足的謎之尷尬感。

錢鍾書不遺餘力地嘲諷,乾隆詩的技術特徵包括好用“當句對體”、對仗糾纏堆砌等,最大的臭毛病是濫用虛字:“清高宗亦以文爲詩,語助拖沓,令人作嘔;兼酸與腐,極以文爲詩之醜態者,爲清高宗之六集。”

乾隆詩作早期風格類似於傳統的唐代宮廷詩體,越到晚年詩越爛,詩興越濃,也許是國運與統治者的文采成反比。

像曹操和李煜這種亂世君王,隨便寫點啥都是高考必背篇目,乾隆寫了 4 萬多首詩,卻沒有爲中小學生增添課業負擔,實乃不幸中的萬幸。

05

故宮養心殿南半部西側有個小小的套間,這裏是乾隆皇帝專屬的私人精神角落——三希堂。

這幾乎是養心殿裏最小的空間,靠窗的小隔間只有 4.8㎡ ,乾隆把自己最喜愛的三幅書法(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王珣《伯遠帖》)和無數他珍愛的玩意兒收藏在這裏。


不許攻擊朕的審美!| 7個你不知道的乾隆的冷知識


▲ 微博@故宮博物院

也就是在此處,乾隆皇帝給千百幅珍貴的前朝書畫作品蓋了成千上萬個戳。

王羲之名篇《快雪時晴帖》只有短短 28 字,作爲“三希”之首,卻被乾隆反覆題字 60 多次,空白處全部被花花綠綠的彈幕覆蓋:


不許攻擊朕的審美!| 7個你不知道的乾隆的冷知識

王獻之的《中秋帖》,被蓋得不剩什麼好地方:


不許攻擊朕的審美!| 7個你不知道的乾隆的冷知識


王珣的《伯遠帖》,不管三七二十一,蓋了再說:

不許攻擊朕的審美!| 7個你不知道的乾隆的冷知識

還被乾隆題跋了 55 處的《富春山居圖》,幾乎成了養心殿手賬本:

不許攻擊朕的審美!| 7個你不知道的乾隆的冷知識


所幸這卷被乾隆愛不完的《富春山居圖》乃是贗品,黃公望的真跡反被乾隆打成僞作,得以逃脫龍爪。

最慘的還屬趙孟頫的,著名的《人騎圖》,被乾隆題字前大概長這樣:


不許攻擊朕的審美!| 7個你不知道的乾隆的冷知識

被乾隆題字後長這樣:


不許攻擊朕的審美!| 7個你不知道的乾隆的冷知識

不過每個迷妹迷弟大概都懂這種追星飯的日常,即使是皇帝,也會對着愛豆的作品垂涎三尺吧。

小迷弟乾隆日常還模仿過趙孟頫不少作品,比如這幅《紅衣西域僧圖》:


不許攻擊朕的審美!| 7個你不知道的乾隆的冷知識

▲ 趙孟頫原版《紅衣西域僧圖》

不許攻擊朕的審美!| 7個你不知道的乾隆的冷知識

▲乾隆仿版《紅衣西域僧圖》

紅衣西域僧:“誰允許你給我修眉毛畫眼線打鼻影打腮紅外加卡姿蘭大眼睛睫毛膏的?”

不許攻擊朕的審美!| 7個你不知道的乾隆的冷知識


這還不算完,乾隆皇帝一輩子也很喜愛玉器,嗜玉成癖……

他寫過的詠玉詩詞有 800 餘首,膝下 17 個兒子的名字(永璜、永璉、永璋、永珹、永琪……)全部都是斜玉旁,含義全都與玉器相關。

當然,乾隆對玉器的喜愛推動清代宮廷玉器的發展,使其做工、器型更加精美,規模更加龐大,使用更加廣泛,歷史上任何朝代都比不了。但對於前朝文物來說,又是災難了……

3000 多年前的玉璧,商朝傳下來的寶貝,落到乾隆手裏,立馬被刻上一首爛詩。


不許攻擊朕的審美!| 7個你不知道的乾隆的冷知識


瀆山大玉海,元代鎮國之寶,忽必烈盛酒的器皿,我國最大的古玉器,曾經流落民間成爲鹹菜缸,被乾隆收藏之後同樣難逃被刻詩的宿命。


不許攻擊朕的審美!| 7個你不知道的乾隆的冷知識

風暴降生·彈幕狂魔·毀圖者·圖章之王·大清國統治者暨全境守護者·女真人以及先民的王·民族收藏家·文物標記者·愛新覺羅·古稀十全老人·弘曆,名副其實,失敬失敬。

06

紫禁城的內廷工匠們不敢忘記乾隆大帝的教誨:“洋漆臺屏風上嵌的桌子綠色顏色不一樣,再桌子既是綠色,香幾爲何亦是綠色,着將桌子另漆,務要顏色一樣,香幾另漆粉紅色。”

大紅大綠,大鳴大放,從漆器到瓷器,在清乾隆時期都走向成熟完美的技術高峯,也彙集了當代最著名的一批名工巧匠,這個時期的審美都追求一種絢爛、華麗、繁縟、富麗、纖細、俗豔……的風格。


不許攻擊朕的審美!| 7個你不知道的乾隆的冷知識

雖說粗看俗不可耐,細看技術相當了不起。尤其是這瓷母瓶,標誌着中國古代制瓷工藝的頂峯,“中華瓷王”當之無愧。


不許攻擊朕的審美!| 7個你不知道的乾隆的冷知識

乾隆式洛可可,醜點就醜點吧。

當你見過這些之後:

不許攻擊朕的審美!| 7個你不知道的乾隆的冷知識

▲ 清 乾隆 仿哥釉四連瓶 遼寧省博物館藏

不許攻擊朕的審美!| 7個你不知道的乾隆的冷知識

▲ 清乾隆茶葉末六連瓶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不許攻擊朕的審美!| 7個你不知道的乾隆的冷知識


▲ 清 乾隆 青花纏枝蓮紋六連瓶 遼寧省博物館藏


不許攻擊朕的審美!| 7個你不知道的乾隆的冷知識


▲ 清 乾隆 七孔花插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你會發現,上面那些花裏胡哨的大瓶子真的美多了。

07

當你站在權力頂峯,天下盡在你手,還有什麼是心願是不能實現的呢?

對於愛新覺羅·弘曆來說,終極目標大概就剩下得道成仙了吧?

自戀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自己的臉和文殊菩薩結合,繪製成一幅唐卡,被八世達賴喇嘛供奉在布達拉宮的薩松南傑殿,連金瓶掣籤儀式都在畫像前舉行。

不許攻擊朕的審美!| 7個你不知道的乾隆的冷知識


毫無疑問,乾隆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之一,甚至還可以去掉“之一”二字,他的品味塑造了這個時代的意識,他的年號則定義了這個時代的風格。

在乾隆皇帝 64 年的統治內,中國的人口、領土和經濟大幅增長。縱向比,是中國幾千年歷史中人口最多、國力最盛的時期;橫向比,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最富庶的國家,GDP 佔全球三分之一,國庫充盈,八方臣服,威加海內。

可歷史上,乾隆所處的 18 世紀,更是人類歷史偉大的轉折點。在此以前,人類進步的腳步一直是遲緩的。而從此之後,歷史開始跑步前進。

乾隆在位期間,建立起中國歷史上最縝密、最完善、最牢固的專制統治,也是腐敗最爲嚴重的時代。當身處權力漩渦中鬥爭的各位嬪妃終於功德圓滿,安享天年的時候,西方世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乾隆十三年(1748 年),孟德斯鳩發表了名著《論法的精神》。

乾隆四十一年(1776 年),美國宣佈獨立。

乾隆五十四年(1789 年),法國爆發資產階級大革命,提出了“主權在民原則”。

乾隆皇帝退位後的第二年(1795 年),華盛頓宣佈拒絕擔任第三任總統,完善了美國的民主政體。

於是,當 1793 年,英國馬戛爾尼使團來華時,乾隆大帝在世界大勢面前,盡顯傲慢自大、茫然無知。

從後世的立場和結果看,中國如果在那個時候順勢接受英國人的建議開放市場,自由通商,憑藉中國的經濟實力,應該可以比較輕鬆地完成產業升級、消費轉型,能夠相對容易地與西方新發生的經濟形態同步。

可當時,雙方爲了該不該行跪禮爭論不休,中國錯過了千載難逢的轉型良機,喪失了最後一次主動融入世界的機會,種下了鴉片戰爭的種子。


不許攻擊朕的審美!| 7個你不知道的乾隆的冷知識


▲ 表現馬戛爾尼使團覲見乾隆的歐洲漫畫

不許攻擊朕的審美!| 7個你不知道的乾隆的冷知識


▲ 清乾隆二十六年《萬國來朝圖》中的洋人

當然,站在現代史觀的角度,我們的確可以責怪乾隆不進取、不改革、不開明,是罪過。可許多好壞都是當時制度的結果,乾隆大帝也是肉體凡胎,超越不了自己的時代。

在大歷史潮流之中,個人意志的驅動力是有限的。一代有一代的命運,要靠君王的自我奮鬥,但也要考慮到歷史的進程嘛。

電視劇《戲說乾隆》的主題歌中有句詞:

“人生得意莫言早,是非論斷後人道。”

縱然是十全老人愛新覺羅·弘曆,也逃不過被嚼舌根子的宿命啊。

來源 :十點讀書 作者:烏潘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