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了萬家燈火,爲了萬里河山

中秋,團圓。

當這兩個詞並列在一起,會溫暖無數心靈。

中秋佳節,這樣的場景或許隨處可見:一串亮晶晶的葡萄,一塊切成幾瓣的月餅,一桌香噴噴的飯菜,一個團圓的家……

這些觸手可及的幸福,平凡而又溫暖,普通卻又醉人。

再遠的距離阻隔不了思念,再遠的路程也要相聚一堂。團圓是中秋節永恆的主題,團圓是中秋節最甜的月餅。團圓,是中國人在這個節日,最樸素的期許。

又到中秋,總有無數軍人渴望團圓卻又甘願捨棄這種團圓。

巍巍崑崙,茫茫雪域。因爲仗劍爲國、去家萬里,因爲艱險相伴、歸期難許,這份常人輕易就能品嚐的親情體驗,對戍守喀喇崑崙的卓玉嬌來說,成了一種奢望。她的故事,只是無數邊疆軍人的一個縮影。

今年7月,我在紅其拉甫邊防連採訪時,曾看到連門前寫的一句話:把心安在高原,把根紮在邊關。安心高原、紮根邊關,也就意味着與家、與親人的別離。

不能團圓盼團圓,對於軍人來說是一種常態。國是最大家,家是最小國。除了牽掛自己的小家,每名軍人更知道肩上的擔子事關身後的萬家燈火,腳下的哨位連着祖國的萬里河山。心在哪裏,家就在哪裏。有人說,世界上最近的距離,不是比肩而立,而是天涯海角卻心心相印。這種感受,卓玉嬌應該體會得最爲真切。

卓玉嬌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戍邊軍人,是邊防醫療站的一名護士長,她沒有什麼英雄壯舉,也沒有典型事蹟。她的可貴之處在於“堅守”——9年如一日,守望着喀喇崑崙,守護着全軍海拔最高醫療站,忠於軍人的本分,履行着軍中“白衣天使”的職責。

堅守有堅守的美,寂寞有寂寞的甜。本應團圓的日子,卓玉嬌內心有糾結,有愧疚,也有思念和渴望,但更多的是一種坦然和淡定,是一種歷練後的成熟和沉穩。在她看似柔弱的內心世界,更多滲透的是一種軍人獨有的擔當——把對親人的牽掛,轉化爲對高原戰友的關愛與呵護。堅守是因爲被需要,而這種“被需要”何嘗不是自身價值的證明,又何嘗不是另一種更純粹的幸福。

我曾在網絡上收看過一段視頻《爲了我們能回家》,那些爲了國泰民安獻出生命的烈士,感動無數網友。軍人許黨許國,無論是關鍵時刻挺身而出,還是平凡日子裏日復一日的枕戈待旦,無不在述說着軍人的堅守。

中秋皓月耀千山,千家萬戶團圓祥和的背後,有千萬個卓玉嬌們的無私大愛、奉獻擔當,有一個個三尺哨位,還有那一顆顆矢志報國的心。

軍人的中秋,有別離,有思念,更有軍旅兒女對祖國安寧人民團圓的深深祝福。

陳小菁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