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全稱爲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是“盧溝橋事變”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後由位於陝北的工農紅軍主力紅一、紅二、紅四方面軍及陝北紅軍等部隊改編而來,主力爲115師、120師、129師等三個師及總部特務團。八路軍成立於1945年8月25日,成立後即東渡黃河開赴抗日前線,1937年9月國民政府改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爲第十八集團軍,但由於八路軍這一稱號已經獲得了廣泛宣傳,仍習慣性的稱爲八路軍。

115師成立時有幾個團,各有何發展,團長都是誰?

115師是八路軍三大主力之一,由紅一方面軍及紅七十四師等部隊整編而來,轄343旅、344旅、獨立團及三個直屬營,總兵力1.55萬人,是三大主力師中兵力最多的一個。其中,343旅、344旅各轄兩個團,115師全師共五個團,分別爲685團、686團、687團、688團及獨立團,首任團長分別爲黃永勝、李天佑、張紹東、陳錦秀及楊成武。

115師成立時有幾個團,各有何發展,團長都是誰?

343旅685團由紅一軍團第二師等部隊整編而來,團長爲黃永勝,政訓處主任鄧華。685團於三原誓師後東進山西抗日,8月底黃永勝即調離685團改任獨立團副團長,楊得志改任685團團長。1937年9月底平型關大捷後,115師於五台山地區分兵,鄧華率685團一營留在五臺山地區開展敵後鬥爭,團主力隨師主力南下,後進入山東,先後改編爲蘇魯豫支隊、教導第一旅、教導第五旅等部隊。1955年,黃永勝、楊得志均被授予上將軍銜。

115師成立時有幾個團,各有何發展,團長都是誰?

343旅686團由紅一軍團第四師等部隊整編而來,團長爲李天佑,副團長楊勇,政訓處主任符竹庭。1937年9月底,686團參加了平型關戰役,後隨115師主力轉戰晉南、晉西,後進入山東,後被改編爲115師教導第二旅6團。李天佑、楊勇在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符竹庭於1943年在江蘇贛榆犧牲。

115師成立時有幾個團,各有何發展,團長都是誰?

344旅687團團長爲張紹東,副團長韓振紀。張紹東也曾爲一名老紅軍,後因受到誘惑而叛逃,田守堯後任團長,687團此後先後爲八路軍第五縱隊二支隊4團,後被編入新四軍。田守堯將軍於1943年在連雲港北部海面戰鬥中犧牲,1955年,韓振紀被授予中將軍銜。

115師成立時有幾個團,各有何發展,團長都是誰?

344旅688團團長爲陳錦秀,副團長韓先楚,政訓處主任劉震。平型關大捷後,688團團長陳錦秀於1938年初在河北平山溫塘戰鬥中犧牲,此後688團團長由韋傑擔任。1955年,韓先楚、劉震被授予上將軍銜,韋傑爲中將軍銜。

115師成立時有幾個團,各有何發展,團長都是誰?

115師獨立團由紅一師整編而來,楊成武任團長,政訓處主任羅元發。平型關大捷後,115師於五台山分兵,獨立團隨聶元帥留在五臺山地區開展鬥爭,兵力迅速擴充到7000多人,改編爲八路軍獨立第一師,楊成武任師長,鄧華任政委,後改爲晉察冀軍區第一支隊。1955年,楊成武、鄧華均被授予上將軍銜,羅元發被授予中將軍銜。

115師成立時有幾個團,各有何發展,團長都是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