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週,萊德杯大幕即將開啓!很少有人知道,萊德杯高爾夫比賽是繼世界盃足球賽和奧林匹克運動會之後排名第三最受媒體關注的賽事。

獲得這項知名賽事的舉辦權將對法國高爾夫運動的發展和普及產生影響,此次萊德杯將在位於聖康坦-昂伊夫林(Saint-Quentin-en-Yvelines)的國家高爾夫球場(Golf National)舉辦。國家高爾夫球場是歐洲少有的幾個能夠接待8萬名觀衆的高爾夫場地之一。這也將帶動整個法國東北部地區高爾夫球場的活躍度,衆多來觀賽的高球迷必將不會錯過這些精彩球場。

百年恩怨萊德杯

談到萊德杯的歷史,不得不令人重新開啓回憶的篇章。在目前的世界高壇,除了高爾夫世界盃這一以國家隊形式對抗的團體賽外,有另外兩大以洲際對抗單位的團體賽極爲讓人關注,也即萊德杯與總統盃,分別是歐美對抗、美國隊與歐洲之外的國際隊的對抗。在比較這兩大頂級團體賽的區別時,萊德杯除了歷史上要更爲悠久外,一個更爲顯著的特點就是,相對國際隊而言,美國人和歐洲人要更爲重視萊德杯的勝負,更在意隊長的人選、隊員的歷史榮譽感。

我們經常聽到的對於西班牙球手加西亞的評價就是,“在萊德杯上是英雄,在大滿貫賽上是狗熊。”每當人們看到他在萊德杯上的神勇狀態,再對比他在大滿貫賽上的悲情,總是讓人爲之感慨不已。在某種程度上,他若是在大賽上能有萊德杯期間推杆一半的精確度,他早已有大賽冠軍入賬了。但是,萊德杯就是萊德杯,它的號召力乃至於讓加西亞有些迷失。

當全球球迷在期盼了兩年之後的盛大日子終於來臨時,那個揮出該屆萊德杯第一杆的球手,手多少都會那麼顫抖一下,那樣一股氣場,其實是來自萊德杯傳統的承壓。而每逢萊德杯開打,雙方球手之間的叫板,更是成爲萊德杯的一景,在老虎伍茲的巔峯時代,歐洲球手也只敢在萊德杯開打前有機會調戲一下老虎,而一旦有人能在萊德杯個人對抗賽上打敗老虎,那絕對會被視爲歐洲人的英雄。

萊德杯的恩怨,應該首先是英國隊對美國高爾夫的崛起不爽,再之後,就是整個歐洲隊接過這一火炬,以整個歐洲高爾夫來和美國人叫板。想當年,蘇格蘭可是高爾夫的起源地,也是很多頂級高爾夫球手成長的搖籃。對於這一點,前者是被完整地繼承了下來,後者卻讓美國人不怎麼待見。老大帝國的自尊和優雅,使得他們對新銳的美國高爾夫心懷戒心。而英國隊在萊德杯上的多次失利,更是讓英國人一提到美國隊就有些氣色不對。

萊德杯上一個屢屢被提起的經典對決就是1969年的那場比賽,是歷史上的第一次平局。當時首次參賽的傑克·尼克勞斯與英國人託尼·傑克林在最後一洞前戰平。尼克勞斯首先拿下了3英尺的推杆,保證美國人搶佔了先機。這時,尼克勞斯非常有風度地給予傑克林的3英尺推杆OK球,並且風趣地說:“我可不認爲你會失手,即時是在那樣的形勢下。”這是由於故事的主角是美國人,可到了1993年,佛度和阿辛格的故事可就沒這麼和諧了:最後一洞,阿辛格面臨一記6英尺的推杆,但是佛度就是不給對方OK球,堅持讓其推完。最終阿辛格推進,兩人戰平,美國隊笑到了最後。

也難怪英國人如此英雄氣短,我們都知道,在1927—1977年的22屆比賽中,美國隊19次獲勝,佔據了壓倒優勢。這一氣勢在1979年有所改觀,那一次,改爲美國隊與歐洲聯隊進行對抗,成爲旗鼓相當的局面。自那以後的10屆比賽,美歐各勝5次,平分秋色。

不過,最近這12年,風向倒是在變了,幾乎都是美國隊輸多勝少。對於爭強好勝的美國隊來說,這種壓力,更是讓隊員們在萊德杯放下身段,聽從隊長的調度,這自然也促使萊德杯上對於勝利的搶奪白熱化,這其中,最大的贏家自然還是球迷。或許,這種恩怨,也是主辦方樂見的。

法國東北部高爾夫球場Top10

Morfontaine Golf Club(Grand Parcours)

莫特方丹高爾夫俱樂部(公園球場)

Chantilly Golf Club (Vineuil)

尚蒂伊高爾夫俱樂部(維訥伊球場)

Fontainebleau Golf Club

楓丹白露高爾夫俱樂部

Saint Germain Golf Club

聖日耳曼高爾夫俱樂部

Hardelot Golf Club(Les Pins)

阿德洛高爾夫俱樂部(松林球場)

Le Touquet Golf Club (La Mer)

勒圖凱高爾夫俱樂部(海洋球場)

National Golf Club (L’Albatros)

國家高爾夫俱樂部(信天翁球場)

Kempferhof Golf Club

康普菲霍夫高爾夫球場

Belle Dune Golf Club

美人沙丘高爾夫俱樂部

Courson Golf Club (Vert & Noir)

庫森高爾夫俱樂部(黑場和綠場)

編輯:阮優秀

撰文:Lynn

圖片:來自本刊圖片庫

版式:Jiny

更多內容請關注高爾夫旅行公號

golftravel_magazine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