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期貨成立的初衷,本是爲了便於各地區間的貿易往來,後來隨着市場的發展,到了上個世紀70年代,除了商品期貨外,金融期貨也出現在了市場當中,包括比特幣在內。第一家現代意義的期貨交易所1848年成立於美國中西部的芝加哥,並在1865年確立了標準合約的模式。

期貨,是蜜糖還是砒霜?

想以一個指標去洞悉市場,就跟以一個指標去洞悉人心一樣的艱難。

作者 | 貝蒂

來源 | IPO那點事

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

近日,國內期貨行業迎來了歷史性一刻!

隨着南華期貨IPO的成功過會,A股市場“期貨第一股”的謎底揭開。23歲,正值青壯,此次通過IPO發行審覈,是南華期貨行“成年禮”的最好方式,資本將爲期貨業插上騰飛的翅膀。

此外,風雲突變的PTA市場也是吸足了眼球。在本週短短的四個交易日內,PTA期貨主力1909合約價格猶如坐上了“過山車”,在前兩個交易日盤中均觸及漲停之後,價格便連遭大跌,週四更是封於跌停。

期貨,是蜜糖還是砒霜?

每當談起期貨與股票,很多人更會給出一個最善良的忠告:千萬別來做期貨,期貨風險太大了!

期貨,通常指的是期貨合約。由期貨交易所統一制定的、在將來某一特定時間和地點交割一定數量標的物的標準化合約。這個標的物,又叫基礎資產,對期貨合約所對應的現貨,可以是某種商品,如銅或原油,也可以是某個金融工具,如外匯、債券,還可以是某個金融指標。

關於期貨性質的交易,最早萌芽於歐洲的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

自古以來,人類就從事遠距離販運交易,古西臘和古羅馬都建立了龐大的貿易網。然而由於路途遙遠和交通極不方便,交易方式只限於易貨和現金買賣。

雖然中間經歷了古羅馬帝國的衰敗,形成了自給自足的封建采邑制度,破壞了不同地方互換貨物的傳統。但到了十二世紀,貿易普遍復興後,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羅倫薩等地區互相競爭,擴大了整個歐洲和東方的貿易的權利。

這時,歐洲的伯爵們看到了商業機會,建立了一些國際交易中心,爲貿易商們提供保護、兌換貨幣、提供儲藏設施等各種服務,英格蘭和俄羅斯的貿易商也紛至沓來。

到了中世紀末期,出現了叫做“交易券”的單據,這種交易券是一種遠期合約,規定在將來的某一時間交貨,最初交易券只在一個買主和一個賣主之間現金交易,後來逐漸變成可轉讓的單據。商人一般只帶樣品參加交易會,交易券可以幫助買賣雙方,根據雙方滿意的貨樣成交。

這種遠期合約,有許多方面和現代商品期貨合約相同,只是未經標準化。

期貨,是蜜糖還是砒霜?

然而,從現代的期貨交易含義上來說,出現於19世紀中期。第一家現代意義的期貨交易所1848年成立於美國中西部的芝加哥,並在1865年確立了標準合約的模式。

英國的倫敦金屬交易所( LME )成立於1876年,它是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屬交易所;美國的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成立於1872年,主要交易的是有色金屬與能源化工期貨;還有其它的包括新加坡交易所(( SGX )、東京工業品交易所(TOCOM )等等。

20世紀90年代,我國的現代期貨交易所應運而生,有上海期貨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和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四家期貨交易所。

期貨成立的初衷,本是爲了便於各地區間的貿易往來,後來隨着市場的發展,到了上個世紀70年代,除了商品期貨外,金融期貨也出現在了市場當中,包括比特幣在內。

據統計,A股股民人數超過1.5億戶,而國內期貨開戶人數只有100萬左右。

可能大家都讀過投資界的經典著作《股票大作手回憶錄》,主人公傑西·李弗莫爾可能並沒有股神巴菲特、金融大鱷索羅斯那樣家喻戶曉,但也是很多人進入這個圈子裏最先崇拜的偶像人物,真正的大神級人物。

期貨,是蜜糖還是砒霜?

在過往100年的金錢遊戲裏,無疑出現許多頂尖高手,包括傑西·李弗莫爾。對數字的極端敏感加之驚人的記憶力,出衆的天賦,使其不到20歲,即被狡詐的證券對賭界視爲“瘟神”。屢次被市場殘酷地擊倒,每次又能像鳳凰涅槃般以更強的姿態重新矗立。憑着市場趨勢這一“最佳搭檔”,數度擊潰幕後操縱者,成爲當之無愧的投機之王。

在期貨市場上純粹以牟取利潤爲目的而買賣標準化期貨合約的行爲,被稱爲期貨投機。期貨投機可以“買空”,也可以“賣空”。

做空(即賣空)是股票期貨市場常見的一種操作方式,是指預期未來行情下跌,則賣高買低,賺取中間差價。一般正規的做空市場是有一箇中立倉提供借貨的平臺,這裏就要牽涉到“槓桿”和“保證金”。

李弗莫爾有一句經典名言:“在母親眼裏這是一萬美金,而在我眼裏,這只是一萬保證金。”

在期貨市場上,交易者只需按期貨合約價格的一定比率交納少量資金作爲履行期貨合約的財力擔保,便可參與期貨合約的買賣,這種資金就是期貨保證金。

由此看來,期貨一個充滿魔性的咒語,這個咒語既能讓你實現一本萬利,一夜暴富的夢想,也能在一夜之間讓你槓桿爆倉,一無所有。

有人調侃說,期貨人生中只有兩個“日子”:交易的日子和準備交易的日子。

社會上任何的行業,做任何一件事情,基本上都符合二八定律,期貨交易也是一樣。成功的案例能讓你興奮瘋狂,有想做期貨衝動的慾望; 失敗的案例讓你感到震驚愕然,想離期貨市場越遠越好。

在期貨市場上,有很多美麗而又具有誘惑性的傳說,比如中國期貨界的四大天王——東邪西毒、南帝北丐。

他們分別是誰呢?

期貨,是蜜糖還是砒霜?

東邪:上海混沌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葛衛東;西毒:天津易孚澤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長林廣茂;南帝:敦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葉慶均;北丐:綽號“農名哲學家”的傅海棠。

就拿“西毒”林廣茂來說,網名“濃湯野人”,2002年開始做期貨,不到半年賠光,此後反覆經歷四次,2008年才真正穩定盈利。於2010年的一波棉花行情中一戰成名,600萬資金多棉持倉3萬手,賺到13億,隨後又反手做空把13億變成了28億。

但不是誰都有這個好運氣,也有的人投資期貨虧了不少錢,甚至搭上性命。

2008年,紅極一時的武昌女期民萬羣,用半年從4萬做到1450萬,隨後又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裏被強制平倉,只剩不到5萬。

近日,由於價格出現了大幅跳水,比特幣期貨受到了“羣嘲”。6月11日,爆出比特易創始人自殺逝世,根據網上流傳出來的信息,惠軼疑似100倍槓桿爆倉,致使虧損了2000個比特幣,摺合人民幣1.2億。

上帝令其滅亡,必先令其瘋狂。

結 語

在《一個期貨老人的苦口忠告》中:

漢克•卡費羅是美國證券史上最有名的資深分析師,曾創下連續22月盈利不虧損的紀錄;貝託•斯坦曾是華爾街創下一單賺取十億美金的人;而邁克•豪斯則七年雄居華爾街富豪榜第一。

漢克•卡費羅死時身上只有五美元,貝託•斯坦被幾百名憤怒的客戶控告詐騙而入獄十年,出來時一文不名,而邁克•豪斯更慘,他在四十五歲就破產多次了。

他們的共同點是操作成功的概率總是遠遠高於衆人。但奇怪的是他們九十九次成功積累的金錢卻沒能經受住一次失敗打擊造成的損失。

漢克•卡費羅曾經寫過的一本很有名的有關期貨理論的書籍,叫《期貨市場黃金技術分析》,至今也是期貨界人士的必讀書。

當他們把經驗上升到理論的時候,失敗就註定了。

因此,想以一個指標去洞悉市場,就跟以一個指標去洞悉人心一樣的艱難。

期貨就是放大鏡,但通常是放大的是人性的弱點,人性的貪婪會被無限放大。期貨是蜜糖還是砒霜,取決於期民自身能不能克服這一人性的劣根性了。

若此文的分析對你有幫助,

請隨手轉發~

識別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我

免責聲明:內容僅供參考,請讀者謹慎依此進行投資決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