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員不小心飄進太空,會變成一顆“人肉衛星”,圍着地球轉啊轉。等氧氣耗完了人也就掛了。

太可怕了!我們不禁要問“還有搶救的希望嗎???”

宙姐表示——有!

如果他距離飛船夠近,氧氣瓶也夠用的話,可以通過噴氣的方式,把自己推到飛船上,完成自救。

那如果沒有噴氣裝置或者距離遠,是不是就……事實上也沒那麼悲觀。(宇航員:我覺得我還可以再搶救下!)

他的同伴完全可以回飛船喝杯咖啡,操作飛船變個軌,等他下一圈飛回來╮(╯▽╰)╭

當然,這需要地面測控支持,以現在的技術應該是Ok的。主要是非合作目標抵近捕獲的問題。那個飄出去的宇航員雖然相當於一顆“衛星”,但他並不能告訴我們他的軌道參數,需要用別的手段測出來。對於這種非合作目標的快速定軌,100米以內,對於知道一些參數的目標會更精確。當然,如果有老美那種全球軍事基地的測控能力,就能快速定得很精確,確保下一圈回來的時候,合適的抵近捕獲。

看到這裏可能有人會問“轉一圈,他還健在嗎?”

宙姐表示——1圈才90分鐘,艙外宇航服完全支撐得了╮(╯▽╰)╭

當然,還要看那個宇航員飛出去的時候相對於飛船的速度,才能決定抵近策略,下一圈飛回來是個比喻,貼切點說——通過變軌,讓他們在宇宙中再次相逢。

(宙姐:怎麼感覺還有點小浪漫呢~)

(宇航員表示拒絕並向你丟了一個氧氣瓶:誰愛浪誰浪!)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