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虽然不能百分百的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但是高考,对一个人的人生发展轨迹,拥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如今,高考每年都会如期举行,可你知道吗!当年,高考曾经停止了十年。

上世纪70年代,实际上就是77年9月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一个重要的会议。在会议中,决定恢复高考。对于恢复高考之后的招生对象,主要集中在,工人、农民、知识青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复原军人、干部上面。

在会议召开之前的前一个月,也就是77年的8月份,当时只有31岁的温元凯,还在过暑假。突然接到了一个来自北京的电话,这个电话就是中央办公厅打来的,打电话给温元凯,是邀请他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关于这个会议,他还是由邓小平主席亲自主持的。想象一下,由邓小平主席亲自主持的会议,重要性不言而喻。

根据相关资料了解到,那场会议是在77年8月4日的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在会上,邓小平开场就说:“我向中央请命分管科技教育,邀请大家出席这次座谈会的目的就是想了解,各位对科学教育有何高见”。

本以为,邓小平主席在会议开场的时候,说出了自己的目的之后,能够把节奏带起来,参与座谈会的那些人,能够积极主动的谈谈看法,却哪里知道,邓小平主席话语刚落,座谈会现场,异常的冷清,不得已,邓小平主席只要通过点名的方式,来了解,他们都有哪些看法。

在座谈会现场,受邀的那些人员中,年龄最大的当属当时南开大学的校长,杨石先教授。通过点名的方式,来让他们谈谈自己的看法,杨石先成为了点名的第一位。杨石先教授,他回答的第一句,就让在场的每一位大吃一惊,原来杨石先的自我检讨是话中有话。邓小平主席听后,皱着眉头,可杨教授说的话,也没有错。

苏步青,这位数学家在座谈会中,就说:“文革期间,我有18位助手,他们分别是副教授、讲师,可都被下放了,而我真的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光杆司令”。苏步青说完之后,邓小平表示,会把那些助手全部调回来。

那年的座谈会,开了好几天,随着座谈会不断的深入,很多问题被逐一提出来,温元凯在谈到自己的看法的时候,就建议邓小平能够恢复高考。之后,对邓小平说了16个字。若是对历史有一定了解的朋友就清楚,那十六个字是:自愿报考,领导批准,严格考试,择优录取。

温元凯这十六个字说完之后,邓小平风趣的说道:“领导批准删掉。自那之后,自愿报考、严格考试、择优录取成为了今后的高考招生方针,即便是今日,高考的招生方针依然是那12个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