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後,王誠漢再也沒有見到自己的母親。聽說兒子當了紅軍,母親就來隊伍裏找王誠漢。

湖北紅安是中國第一大將軍縣。那麼,紅安共出了多少位上將呢?您可能會回答說,六位,分別是陳錫聯、王建安、韓先楚、郭天民、周純全和謝富治。

其實,這個回答不完全對,紅安還有一位將軍,在1955年的時候只是少將,但是到了1988年,他又被授予上將軍銜。他就是王誠漢。戎馬一生的王誠漢將軍,有一個終身的遺憾。

王誠漢出身貧寒,全家人口多,靠租田種來過日子。那些年,災害不斷,收成不好,全家人喫了上頓沒有下頓。爲了生計,父親就借了點錢去外面買了十幾頭小豬仔,等將來好賣錢。

上將終生的遺憾,母親來找他,他卻沒有出來和母親見面

沒想到,遭遇豬瘟,豬全死了,這下賠個血本無歸。父親一氣之下就病倒了,不久就去世了。王誠漢當時還是一個孩子。父親去世了,一家人的喫喝拉撒就全靠母親了。

王誠漢的母親姓張,大家都叫她滿姐,一生喫苦耐勞,每天從早忙到晚,家裏家外什麼活都幹。在王誠漢的記憶中,母親從來沒有閒過。即便如此,他們家還是越過越窮。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王誠漢還小,他不知道爲什麼。他只知道,母親非常疼愛他。因爲家裏窮,買不起牀,家裏就用兩塊櫃子併到一起當王誠漢的牀。每次睡覺醒來,王誠漢身上被咬的都是包。母親把櫃子掀開,發現裏面都是臭蟲,禁不住留下了傷心的淚水。

爲了培養出一個讀書人,家裏讓王誠漢去學校讀書。父親去世後,王誠漢不得不輟學了。作爲家中的長子,不滿12歲的王誠漢就去武漢謀生,通過託關係,他在一家雜貨店當學徒。

臨走的時候,母親千叮萬囑,不要跟別人爭論,好好幹活。學徒的工作非常辛苦,店鋪上的活要幹,還得侍候掌櫃一家子,打水掃地倒馬桶等等,年紀輕輕的王誠漢提前體驗了生活的艱辛。

上將終生的遺憾,母親來找他,他卻沒有出來和母親見面

但是辛苦歸辛苦,卻真的能掙到錢。當拿到第一筆工錢的時候,王誠漢飛奔到家裏,把錢交給了親愛的母親。他終於能爲母親分擔生活的壓力了。

然而,不幸的事又接踵而至。王誠漢的一個弟弟和妹妹因爲生病沒有錢醫治,躺在母親的懷裏死掉了。生活的打擊,讓母親一下子老了很多。幸好她還有大兒子王誠漢。

隨着年齡的增長,王誠漢逐漸開始思考這個世界。窮人難道一輩子當窮人嗎?窮人什麼時候能翻身?黃麻起義後,小小的紅安縣城真的變紅了。13歲的王建安也自願加入了紅軍隊伍。

他還是一個孩子,可是他已經漸漸明白了,只有參加紅軍才能改變命運,砸爛這個壞世道。聽說兒子當了紅軍,母親就來隊伍裏找王誠漢。王誠漢明明看見了母親,卻不敢出來。

爲什麼?他怕母親把自己領回去,怕母親不讓他當紅軍。母親找不到兒子,徘徊了許久,終於轉身離去了。王誠漢看見母親的背影,那個背影他終生難忘,因爲那是他看到的母親最後一個背影。

上將終生的遺憾,母親來找他,他卻沒有出來和母親見面

此後,王誠漢再也沒有見到自己的母親。母親沒有找到兒子,回去整日以淚洗面,精神和身體更加不好。後來,又有反動派不斷去家裏騷擾,要捉拿當了紅軍的王誠漢,當然也有人說,王誠漢犧牲了。

母親徹底絕望了,終於在1936年貧病交加而死。母親在臨終前還不停地呼喊着王誠漢的名字。得到母親去世的消息後,王誠漢後悔莫及,當時真應該出來見母親一面啊,他爲此遺憾終身。

1950年,入朝作戰之前,王誠漢回到家鄉,長跪在母親的墳前,淚流滿面。他這輩子是忠臣,是良將,卻不是一個孝子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