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7月6日,廣東省教育廳、佛山市人民政府、南海區人民政府與華南師範大學簽署四方共建協議,華南師範大學南海校區在現有辦學基礎上,重點發展服務佛山市、南海區產業發展需求的新工科和交叉學科專業,推動南海校區“國際化、新工科與交叉學科、研究型”辦學新發展,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的高素質人才,把南海校區辦成國際化辦學的示範區、人才培養的特區、體制機制改革的試驗區。華南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朱孔軍說,南海校區將緊緊圍繞佛山市、南海區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和未來重大需求,以國際化爲路徑,努力建設成爲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高度融合的“國際化、新工科與交叉學科、高水平、研究型”校區、人才培養的特區、國際化辦學的示範區、體制機制改革的試驗區、產學研合作的示範區。

7月6日,廣東省教育廳、佛山市人民政府、南海區人民政府與華南師範大學簽署四方共建協議,華南師範大學南海校區在現有辦學基礎上,重點發展服務佛山市、南海區產業發展需求的新工科和交叉學科專業,推動南海校區“國際化、新工科與交叉學科、研究型”辦學新發展,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的高素質人才,把南海校區辦成國際化辦學的示範區、人才培養的特區、體制機制改革的試驗區。

在現場,省教育廳廳長景李虎,佛山市市長朱偉,南海區區長顧耀輝、華南師範大學校長王恩科代表各方簽署共建協議。

重磅!華師南海校區啓動省市區校四方共建,打造新工科和交叉學科服務創新驅動發展

華師南海校區於2000年開始建設,2001年開始招生,是華師“一校三區”(石牌校區、大學城校區、南海校區)之一,至今已培養2.2萬名學生。根據四方共建計劃,到2022年,南海校區全日制本科辦學規模達4000人左右;到2025年,碩士和博士研究生辦學規模達1000人左右。

四方建設將做哪些探索?

推進新工科和交叉學科等專業建設

先期高起點新建設軟件工程、電子信息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等信息技術類專業,金融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子商務、網絡與新媒體等交叉學科專業,法語等外語類專業,開展人工智能、大數據專業(方向)碩士研究生培養。同步打造重點實驗室與科研平臺,重點建設國際聯合學院。

加強高層次人才引育

到2022年,在佛山市和南海區的支持下,按教育部規定的生師比標準,建立起一支高水平、國際化的南海校區專任教師隊伍,其中新增師資高級職稱佔比不低於30%,博士學位佔比不低於90%,具有國(境)外學習工作經歷的教師比例不低於60%。

加強基礎教育領域合作

發揮華南師範大學附屬學校的品牌優勢和辦學優勢,在佛山建設華師附校(幼兒園、小學、初中等層次)爲公辦中小學(幼兒園),服務佛山基礎教育發展需要,解決校地人才子女入學,穩定各類高層次人才隊伍。發揮華南師範大學在教師教育方面的優勢,建設佛山教師教育職後培訓基地,合作開展覆蓋中小學教師、校長、教育行政管理人員等多層次、全方位的職後培訓計劃。

深化產學研和社會服務合作

在南海校區建立創新發展研究院,與學科建設同步建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金融工程研究中心、大數據研究中心等相關研究機構,構建服務佛山產業、企業的創新聯合體,開展產學研合作。建設跨境教育質量保障研究中心,保障佛山國際化辦學質量;依託南海校區辦學和科研條件,開展公務員、企業管理人員等多類型培訓。

重磅!華師南海校區啓動省市區校四方共建,打造新工科和交叉學科服務創新驅動發展

省教育廳廳長景李虎表示,省教育廳將一如既往地支持華南師範大學的發展,協同省有關部門,對華南師範大學南海校區辦學定位、發展方向和管理體制機制、重點學科建設、中外合作辦學、人才培養、人才引進、科技創新等予以指導和政策支持。

重磅!華師南海校區啓動省市區校四方共建,打造新工科和交叉學科服務創新驅動發展

佛山市市長朱偉說,此次共建校區合作協議的簽署,是佛山提升創新驅動發展水平的一件大事,佛山市在科研設備投入、人才引進、人才培養等方面全力支持華師南海校區建設,爭取儘快取得新成果,積極探索高等教育發展新模式。

重磅!華師南海校區啓動省市區校四方共建,打造新工科和交叉學科服務創新驅動發展

南海區區長顧耀輝說,不斷加強和深化與華師南海校區校地合作共建,是再造高質量發展新南海的必然要求,共同把華師南海校區辦好,是辦人民滿意教育重要組成部分。

重磅!華師南海校區啓動省市區校四方共建,打造新工科和交叉學科服務創新驅動發展

華南師範大學黨委書記朱孔軍說,南海校區將緊緊圍繞佛山市、南海區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和未來重大需求,以國際化爲路徑,努力建設成爲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高度融合的“國際化、新工科與交叉學科、高水平、研究型”校區、人才培養的特區、國際化辦學的示範區、體制機制改革的試驗區、產學研合作的示範區。

華師校長王恩科:

近年南海校區要引進100名高層次人才

四方共建將有哪些新舉措?華師“一校三區”將如何協同發展?儀式結束後,華師校長王恩科接受南方+記者採訪。

南方+:四方共建南海校區,其發展如何定位?未來對佛山、廣東創新發展提供哪些助力?

王恩科:南海校區將服務佛山、南海經濟社會發展,一是開展新工科及交叉學科專業人才培養,爲其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二是設立創新發展研究院,開展產業技術研究,爲產業技術升級提供技術支撐;三是發揮人文社會科學學科優勢,建立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智庫,爲其社會發展、企業發展提供諮詢服務;四是加強與世界知名大學的交流與合作,引入國際先進教學理念,培養擁有國際視野和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人才,併發揮語言學科優勢,爲其國際化提供人才支撐;五是發揮基礎教育優勢,開展基礎教育方面的合作。

南方+:四方共建後,南海校區今年要推進哪些工作?

王恩科:今年南海校區對接佛山市、南海區產業發展,優化專業設置,新增一批新工科和交叉學科,包括電子信息工程、金融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網絡與新媒體等新工科與交叉學科專業,共計劃招生919人,其中中外聯合培養專業計劃招生540人。此外,推進中外聯合培養,將深化課程改革,與國外大學共同開設課程。在師資上,近年南海校區計劃新引進100名高層次人才,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

南方+:佛山市和南海區將對華師南海校區提供哪些支持?

王恩科:佛山市提供專項資金方面的投入,教師隊伍可以享受佛山市、南海區的人才支持政策,科研平臺和人才培養平臺可享受佛山市的鼓勵政策,特別是對相關的高水平學科專業和高水平創新載體建設、中外合作辦學等項目。

南海區則將對相關的高水平學科專業和高水平創新載體建設、中外合作辦學等項目建設給予相關扶持。同時加強與華南師範大學基礎教育領域合作,進一步完善華南師範大學南海校區需求的義務教育等相關服務配套設施。

【記者】姚瑤

【通訊員】楊柳青 鄭宇雲 李寧

【校對】藍淑茹

【作者】 姚瑤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南方號~自營號~日報時政部自營號~廣東教育頭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