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定了!惠州鹅岭立交第二层将拆除,曾三次发生下沉质量“不合格”!

“位于惠州市区中心的鹅岭立交将对二层环形立交进行拆除,保留第三层高架桥通行。”昨天上午,《鹅岭立交桥改造方案》听证会举行。对于鹅岭立交下一步的改造也有了初步方案。

鹅岭立交质量被评为不合格  改造迫在眉睫

2018年3月20日,惠州市区鹅岭立交高架下沉,造成当日市区麦地、上排路段有严重拥堵,之后公用事业部门进行紧急检修。而在2013年3月与2014年5月鹅岭立交就曾发生过开裂断层现象。

之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惠州市公用事业局对外表示,将针对鹅岭立交进行改造施工,将会制定专门的施工方案。2018年9月21日,《鹅岭立交桥改造方案》听证会在惠州市公用事业局举行。

据设计单位从介绍,鹅岭立交桥建成于1994年5月,为一座三层全互通立交桥是惠州市区内首座规模成型的立交桥。

2013年之前(莞惠轻轨地下隧道施工之前)桥梁定期检测,鹅岭立交全桥技术状况为B级良好。但是2013年,由于立交下方莞惠轻轨隧道施工,导致二层环岛桥墩发生大面积沉、最大沉降量达40毫米,虽然轻轨施工方于2013年底采取注浆加固措施,但沉降仍未稳定,桥墩继续倾斜。

惠州市公用事业管理局委托专业检测单位对鹅岭立交桥进行了专项检测和长期监控观测,因该桥梁体结构性裂缝超限严重、桥墩下沉、倾斜等大大超过设计值,桥梁上部结构刚度不足、荷载试验不合格等技术指标达不到《城市桥梁检测技术标准》要求,该桥的技术状况直接评为“不合格”。由于不均匀沉降,导致上部梁体开裂严重,静力荷载试验桥梁承载能力不合格,如果想要完全消除上述安全问题,付出代价太高。

建设年代久远  无法满足车辆通行需求

除了桥梁质量出现问题,鹅岭立交二层环形立交桥存在的通行能力不足的问题在这些年也越来越明显。由于设计建造时间久远,随着车流俩不断加大,目前这里经常出现通行能力不足,交通拥堵。

设计单位从表示,由于二层环岛立交内径仅为25米,线型指标偏低,交通流之间的交织、穿插存在困难,交又口交通流变成素乱交通流,在交通高峰时段经常出现拥堵。

而且由于鹅岭立交下缺乏人性化过街设施,无自行车道,交通功能缺失,也已经不适应现代城市绿色交通发展需求。

三种方案备选  拆除二层立交最优

在此次听证会上,根据地形、地物及交通特点,《惠州市鹅岭立交改造工程方案研究报告》提出了三个立交改造方案,从经济、功能、技术、安全、城市景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

方案一交通维持现状(维修加固方案)。方案二则要拆除二层立交桥,将地面改为十字型渠化信号控制,平面交叉。第三种方案则是在南北方向新建高架桥,同时在地面十字交叉信号灯控制交通。

对于这三种方案,

专家也进行了论证。

方案一

交通维持现状,同时对桥梁进行维修加固,虽然投资估算最低为1480.0万元,但是无法增大这里的交通通行能力,同时桥墩下沉一般加固技术很难彻底消除安全隐患。

方案二

拆除二层立交桥,将地面改为十字型渠化信号控制,可以极大的提升这一位置的交通通行能力,投资估算:1950.0万元,在结构安全性、城市景观通行能力等方面均有较大优势。

方案三

在鹅岭立交南北方向新建高架桥,同时在地面十字交叉设置信号灯的方案,投资估算:46250万元。虽然可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但是由于受大岭路交叉口及中心医院交叉口的南北向最大通行能力的限制,增设南北高架桥无助于提高路网的通行能力,而且花费最多

综合上述分析合参从结构安全、观及通行能力等方因素考虑,拟对二层环形立交进行拆除,保留第三层高架桥通行。

听证代表意见:二层质量有问题  三层也要关注

对于此次的三种备选方案,和专家所述一致,大部分听证代表都认为方案二最为优化。居住在鹅岭立交周边的居民代表对于道路改建没有疑问,只是提及希望施工不要干扰都市民出行,不要产生太大噪音。

参与听证的人大代表,惠州市规划勘测研究院院长吴俊河发言表示,作为一座三层立交,此次对二层这一部分的改造自己是赞同的,但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对保留下来的三层立交也要多加关注。“二层立交安全性出现问题,所以要拆建,对于三层的安全检测也要及时,不要等二层改造完成之后,才发现三层立交也有问题了。”

责编:李馨

审核:卢杰

终审:魏兆珊

来源:南方都市报

由东江传媒网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