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2年5月6日,美国总统切斯特·艾伦·阿瑟,签署史上那部臭名昭著的《排华法案》,此后该法案至少实施了61年。

处于列强压迫之下的清政府,明知美国排华后果严重,也不敢采取报复措施,反而步步退让,于1884年与美国签定新的条约,10年内禁止华工赴美。

但在此期间也有例外,有一位来自中国的女性被允许永久留在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教授艾明如曾说,她是“跨国精英”的一部分,可以免受那部针对劳动者的法律的影响。

今天@美国日志就来给大家分享最早的“跨国华人精英”,金韵梅女士的传奇人生故事。

生于宁波,成长于美国

1917年上纽约时报,美国总统亲笔信免于《排华法案》的中国奇女子

金韵梅(Yamei Kin)

金韵梅于1864年出生在浙江宁波,在她两岁时,父母死于霍乱,美国传教士麦嘉谛夫妇收养了她。后来,她跟着养父母去日本住了几年。

之后,她的养父母搬到了纽约,她在纽约州拉伊市就读了一年的中学。罗斯的书中说,16岁时,金韵梅以Y·May King的名字被纽约女子医学院(Women’s Medical College)录取。

有研究人员认为,她改变了自己的名字,以便隐藏自己的种族,因为她不断认识到,自己是当时在美国学习的少数华人女性之一。况且那个年代,黄皮肤在美国是会被歧视的。

“街上的工人经常辱骂我,甚至我的女同学对我也没什么特别的热情,”从1930年代就认识她的捷克汉学家雅罗斯拉夫·普实克在回忆录《我的姊妹中国》中引用她的话说。

1885年,金韵梅以全班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成为最早毕业于美国学校的中国女学生。毕业后,她先后在数家美国医院工作,并在纽约《医学周刊》杂志发表学术报告《显微照相技术的研究》,获得同行的称赞。

在1880年代和1890年代,她在中国和日本担任医疗传教士。1894年,她与澳门出生的葡萄牙-西班牙裔音乐家伊波利图斯·拉索拉·阿马多尔·艾萨·达席尔瓦结婚。

这对夫妇在夏威夷定居,金韵梅在那里生了一个儿子。但后来她搬到了加利福尼亚,并与丈夫分居。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亲笔写信豁免她免于《排华法案》

到1903年,金韵梅在美国各地为女性俱乐部讲授中国营养和其他“东方事物”,包括中国的鸦片危机和那里的女性角色。

金韵梅的名望在美国不断上升,尽管那里的中国移民正在抗议《排华法案》,这是美国第一部针对特定国籍的反移民法。

虽然那时候的美国推出了《排华法案》,但是金韵梅作为“跨国精英”得到了豁免。1904年,西奥多·罗斯福总统给金韵梅写信说,表示很遗憾他没有权力让她成为美国公民,但她可以永久留在美国,可见她当时的精英地位。

中国护理事业奠基者,袁世凯的私人医生

此后,金韵梅还作为医学传教士,到中国和日本行医授课。

1907年,金韵梅开始呆在中国北方城市天津,管理北洋女医学堂和医院。次年,在直隶总督袁世凯的资助下,金韵梅在天津创办了护士学校,成为中国护理学发展的先驱,她还当了一段时间袁氏家族的私人医生。

1917年上纽约时报,美国总统亲笔信免于《排华法案》的中国奇女子

北洋女医院哺乳室

北洋女医院的婴儿哺乳室中,一名助产士陪伴摇篮里的几位新生儿

“她是中国护理教育的创始人——先锋、开拓者,”香港历史学家钱钢说。

将豆腐带到美国的第一人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金韵梅回到了美国,在美国农业部负责研究大豆的食用和药用价值。那时,美国人口激增,食品尤其是肉类食品短缺,无法满足人们对蛋白质的需要,急需找到适合人类消化和吸收的新植物蛋白食品来源。

1917年上纽约时报,美国总统亲笔信免于《排华法案》的中国奇女子

1917年,金韵梅《纽约时报》访问

“美国人不知道怎么利用大豆,”1917年金韵梅在前往中国前,告诉纽约时报。“必须要让它变得有吸引力,否则他们就不会接受它。它一定要好吃。这是可以做到的。”

中国种植大豆已有几千年历史,而欧美国家种植大豆的历史不太长。在20世纪初,美国仍将大豆视为饲料作物。这时,金韵梅想到将中国传统的豆腐和酱油等豆类制品向美国公众推荐,说只要多摄入这些豆类制品,就可以弥补蛋白质的不足。她说:“豆腐和酱油等豆制品是最佳的肉类蛋白替代品,而且,生产大豆所耗费的资源很少。在历史上,豆制品曾对支撑中国这个古老农业大国的人口繁衍起了重大作用。”

1917年,受美国政府委派,50岁出头的金韵梅专门回到中国,研究豆制品的制作工艺。那时,她已经是美国知名营养师。当年6月10日的《纽约时报》刊文说:“美国派特使去中国研究大豆,金医生将把她本国最常见的食物带给美国。”

在中国经过一番实地学习之后,金韵梅回到了美国。美国农业部给了她一间实验室,让她在那里以中国的传统方法将大豆制作成豆腐。她的一些化学家同事将她制作好的豆腐带回家,吃饭的时候,这些同事甚至分不出菜碟中哪块是鱼肉、猪肉,哪块是豆腐。从此,豆腐等大豆制品在美国得到了重视并广受欢迎。

不幸的是,她的儿子亚历山大在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最后的几个星期里,在法国为美国作战时去世。

1934年,金韵梅因为肺炎在北京协和医院去世,享年70岁。

临终之前,金韵梅把所有的财产在北平的寓所(价值15000元的房屋和地基),并现金6000元,捐给了燕京大学。此外,老太太也没有忘记天津,将150余卷外文书籍捐给了天津木斋中学(木斋中学由近代著名教育家卢木斋先生于1932年捐资兴建,1952年改为天津第二十四中学,2012年恢复木斋中学校名)。

“我就葬在北京,我的灵魂会融入这块土地。”

在临终前几天,她对好友普实克说:“他们在我坟头上铺上泥土,之后我的坟墓也将解体,我将成为田地,一片肥沃的田地。”在她逝世后,人们遵照她的遗愿,将她安葬在了北京郊外的一个农场。

如今,这块土地早已融入到扩张后的城市之中。

1917年上纽约时报,美国总统亲笔信免于《排华法案》的中国奇女子

金韵梅的墓碑存于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的精品厅里。碑石正面中间刻“金韵梅大夫之墓”,右刻“生于有清同治三年四月四日”,左刻“卒于中华民国二十三年三月四日”。

本文来自@美国日志 以言必有物的精神,说原汁原味的美国。

欢迎关注@美国日志 头条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