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裏“三墳五典,八索九丘”是什麼?學者:我國目前無人能懂

晉王羲之萬歲通天貼

真知堂鑑古:

歷史上有一副著名的對聯是這麼寫的:“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此聯乃集字聯,上聯出自著名的王羲之《蘭亭集序》,下聯出自哪呢?估計很多朋友就不清楚了。

有人說作者是晚清虎門銷煙的林文正公林則徐,其實不然。

這幅對聯,是清乾隆時期著名才子袁枚在他的隨園裏的書房-小倉山房裏懸掛的。上聯的意思很好理解,說他的園子裏多竹。下聯其實是袁枚自誇,他能解讀古代的“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袁枚的事情咱們就先略過,說”三墳五典”吧。

這個“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可了不得,是中國古代文化裏最深奧的文字。那麼,什麼是“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呢?它又出自哪一部典籍呢?

國學裏“三墳五典,八索九丘”是什麼?學者:我國目前無人能懂

甲骨文

周誥殷盤,佶屈聱牙

《左傳·昭公十二年》裏,這個名詞第一次出現了。

當時的楚國有一位左史,名爲倚相。他非常有學問,所以楚靈王誇讚他說:”是良史也,子善視之,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這位楚靈王,歷史上赫赫有名,不過這個名可不是美名。“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說的就是這位老大。

他不但好色,還是一個篡位之君,最後也是死於非命。他的左史,也就是排名第二的楚國史官,因爲能通讀“墳典”而得到靈王的讚美,可見這類書籍在春秋時期就已經很難通讀了。

後人蘇軾曾經點評曰:

“而楚獨有左史倚相,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士之生於是時,得見《六經》者蓋無幾,其學可謂難矣。”

國學裏“三墳五典,八索九丘”是什麼?學者:我國目前無人能懂

西周鐘鼎文青銅器

真知堂鑑古:

左史,位於右史之下。古人尚右,所以一般右丞相位在左丞相之上,右將軍位於左將軍之前。

古代把降職稱爲“左遷”,歷史上最著名的左將軍,乃是三國時期蜀主劉備。後來他分封前後左右四將軍,前將軍關羽,右將軍張飛,左將軍馬超,後將軍黃忠。此時的趙雲不過是翊軍將軍,屬於雜號將軍,相比關張馬黃低兩級。所以所謂五虎上將純屬《三國演義》編的,不能當正史來讀。

三國時代的左將軍赫赫有名,除了劉備,馬超,還有曹魏的于禁,張郃。

說這些有點跑題了,不要緊,反正也是閒談,多瞭解一點無妨。

說正題,這個“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到底是何方神聖?爲什麼說當今中國無人能懂呢?

國學裏“三墳五典,八索九丘”是什麼?學者:我國目前無人能懂

殷商甲骨文龜甲

三墳五典與三皇五帝

西漢大儒孔安國,在《尚書序》中解說得很明白:

伏羲,神農,黃帝時代的古書稱爲三墳。

少昊,顓頊,帝嚳,帝堯,帝舜時代的古書稱爲五典。

八索指的是八卦之書,九丘說的是九州地理志。

“伏犧(羲)、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言大道也。少昊、顓頊、高辛(嚳)、唐(堯)、虞(舜)之書,謂之《五典》,言常道也。。。八卦之說,謂之《八索》,求其義也。九州之志,謂之《九丘》。”

伏羲,是我國公認的人文始祖,又稱太昊。傳說中伏羲女媧爲兄妹,後來結合繁衍了人類。奇怪的是,不只是我國,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兄妹二人結婚然後延續了人類的傳說。史前大洪水的傳說亦然,這個現象值得研究。

國學裏“三墳五典,八索九丘”是什麼?學者:我國目前無人能懂

伏羲女媧像

真知堂鑑古:

我國曆史上的伏羲女媧一般都爲人首蛇身交尾的形象,據當代學者研究,這種螺旋狀圖案極其類似人類DNA,或許伏羲女媧的傳說和人類起源是有密切聯繫的,只是以今人的學識,尚不能解讀罷了。

神農即炎帝。據說神農氏發明了農業,使得原始人類從採集,漁獵到農耕生產,從而可以定居下來。炎帝神農氏傳說中有十一世,延續了500多年,後來被黃帝軒轅氏取代。

黃帝即軒轅氏,又號有熊氏,據說是有熊國之君,神農氏的兄弟。黃帝后來通過坂泉之戰打敗了神農氏,又通過涿鹿之戰滅掉了蚩尤氏,開創了後代正統王朝。炎黃子孫的名字就是從這二位古帝得來。

所以可以肯定的說,黃帝戰勝炎帝后,並不是如商湯流放夏桀,周武斬商紂之首那樣暴戾,而是尊之爲賓或禮遇深隆,並謙遜的把炎帝名號冠在本族之前。

以此觀之,傳說中我國堯舜禹時期的德治恐怕並非空穴來風,是有着優良傳統的。

國學裏“三墳五典,八索九丘”是什麼?學者:我國目前無人能懂

黃帝壁畫

少昊,又稱金天氏,即黃帝之子玄囂。黃帝由於非常長壽,把自己的兒子分封到外自己闖天下。所以,他的長子玄囂降居江水,次子昌意降居弱水。黃帝駕崩時已逾百歲,玄囂也老了,也有了自己的國度。所以由昌意之子顓頊繼承了黃帝之位。

顓頊,又稱高陽氏,黃帝之孫由於共工和顓頊爭奪帝位,共工戰敗怒撞不周山,結果天塌下來了,造成了連年不斷的洪水,這個時代大約是公元前2300年左右。此時,位於長江下游的良渚文明莫名其妙的消失了,位於黃河下游的山東海岱龍山文化也大幅度衰退。而與此同時,陝西神木石茆,山西臨汾陶寺分別依山而建起來了兩座城。

考古人員在陶寺發現,早期陶寺出現了和石茆遺址非常相似的遺物,同時中期好似有外族入侵的痕跡。或許石茆和陶寺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如果把他們聯繫在一起來看,則極有可能是帝嚳高辛氏通過武力取代了顓頊的子孫得了共主的位置。那麼,帝嚳和石茆有什麼聯繫呢?

國學裏“三墳五典,八索九丘”是什麼?學者:我國目前無人能懂

山西陶寺天象臺遺址復原

真知堂鑑古:

帝嚳,高辛氏,是黃帝的重孫,顓頊的侄子。關於帝嚳是如何從顓頊手上繼承帝位的,《史記》無記載,而《竹書紀年》則說:”術器作亂,辛侯滅之。帝嚳高辛氏生而駢齒,有聖德,初封辛侯,代高陽氏王天下。“

從這段話我們或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來。

後世的夏朝方伯昆吾,本來是夏王朝的堅強武力,商湯滅夏之後,卻把昆吾氏說成昆吾作亂。

“當是時,夏桀爲虐政淫荒,而諸侯昆吾氏爲亂。湯乃興師率諸侯,伊尹從湯,湯自把鉞以伐昆吾,遂伐桀。”

帝嚳高辛氏是如何從顓頊高陽氏一族手上取得政權的?是否也經過了類似於共工大戰顓頊的一類戰爭呢?這個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他依託的很有可能就是石茆強大的武力。而石茆的建立與臨汾陶寺(冀都)幾乎同時,也與良渚,海岱龍山文化衰敗幾乎同時,這又可能是怎麼回事呢?

國學裏“三墳五典,八索九丘”是什麼?學者:我國目前無人能懂

浙江良渚文化遺址

真知堂鑑古:

我們可以大膽想象,大約在4300年前,中國大地上極有可能發生過海侵,也就是大洪水。大洪水後,位於江河下游發達的文明都毀滅了,而位於黃河上游黃土高原的石茆,陶寺依託高山丘陵建立了城池,並且由於資源匱乏發生了戰爭和掠奪。

少昊玄囂建立了石茆,顓頊高陽建立了陶寺。顓頊在陶寺經營數十年之後駕崩,來自石茆的帝嚳高辛氏通過武力把顓頊一脈子孫趕下了舞臺,得位爲帝,陶寺石茆兩大帝國連成一體。後來陶寺成了帝嚳之子帝堯的冀都。

而帝堯年老,任人唯賢,把帝位又傳到顓頊一脈的帝舜手上,應該也是不得已而爲之之事。不管帝堯是不是完全真心的做了這件事,但帝堯天下爲公的理念,卻是後代王者應當學習的榜樣。

國學裏“三墳五典,八索九丘”是什麼?學者:我國目前無人能懂

山西陶寺出土彩陶文物

《尚書》《逸周書》,墳典之類

所以說,“三墳五典”,其實就只剩下了今文《尚書》那幾篇。也就是《堯典》,《皋陶謨》。《禹貢》、《甘誓》。但除了這些以外,《尚書》中的《商書》和《周書》多數也很難讀懂。

其實,除了《尚書》以外,難解的還有《逸周書》。新近發現的出土文物-北大清華那一批竹簡木牘,以及商周甲骨文和商周金文,都是今天學者們難以攻克的關口。錄一段《逸周書》於下:

”時四月,既旁生魄,越六日,庚戌,武王朝,至燎於周,維予衝子綏文。武王降自車,乃俾史佚繇書於天號。武王乃廢於紂矢惡臣人百人,伐右厥甲孝子鼎大師。伐厥四十夫,家君、鼎帥、司徒、司馬,初厥於郊號。武王乃夾於南門,用俘,皆施佩衣,衣先馘入。武王在祀,太師負商王紂,縣首白畤,乃以先馘入燎於周廟。“

這裏說的是武王滅商後進入商都城做的事,其中獻俘,太公望把商紂王之頭顱高掛在白色的大旗上的事情,比《史記》說得更爲詳細。

”以黃鉞斬紂頭,縣大白之旗。“《史記 周本紀》

能治《逸周書》的學者,更是稀有了。

所謂“八索九丘”也是如此。文王拘而演周易,其實在周易之前,還有連山易和歸藏易。一般學者把連山歸於夏,歸藏歸於商,其實這個連山易極有可能是炎黃二帝時代就出現了的。所謂河圖洛書,就是黃帝時代的產物。

”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魚流於海,得圖書焉。《龍圖》出河,《龜書》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軒轅。“《竹書紀年》

炎帝神農氏又稱列山氏,烈山就是連山之意。而易學之根本,在於伏羲女媧所制的伏羲易,連山易也不過是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圓圖的演變。可惜這些現在都早已失傳了。

“九丘”亦如是,上古時代大禹分天下爲九州,古代的地理志僅留下一部《尚書 禹貢》。還有一部《山海經》,據說是大禹治水的助手伯益等人所寫,現在特別網紅,不少民間人士動輒以《山海經》說史事。

筆者也仔細研讀過此書,發現這本書極有可能和《淮南子》一樣,是西漢早期的叛臣淮南王劉安召集一批門客所編著的。部分內容和《淮南子》極爲相似,多爲神話類故事,不能當真。

國學裏“三墳五典,八索九丘”是什麼?學者:我國目前無人能懂

漢淮南王墓

司馬遷生活的年代晚於淮南王劉安,他也見過這本書,他在《史記 大宛傳》中說:

“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餘不敢言之也。”

由於古代地名變化太大,再加上年代久遠已經很難考證,所以古代地理志就算是《禹貢》,現在也很難正解了。

解讀這些上古文獻,難度確實極大。需要數十年曆史文化積澱纔敢開始。國學衰微,中國的上古文化需要傳承,強烈建議在課本中增加古文的部分,否則再過幾十年,中國的傳統文化真的可能要到國外去學習了。

剝繭抽絲,看見真相!如果你也喜歡中國歷史文化,歡迎關注瓷器鑑定真知堂頭條,謝謝你的關注和轉發。圖片來源於網絡,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工作。

需要更多歷史文化和文物鑑定知識和圖片,可以百度瓷器鑑定真知堂,去筆者博客尋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