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德经》里,已有长生久视的词汇,但却写在治国之道上,“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根深固柢。长生久视之道。”有的说是用治国的道理比喻国家要掌握大道,才能长治久安,人要掌握大道,才能寿命远超侪辈。《道德经》历来有人主张一分为二,道,所谓为天下先,道可道非常道,恍惚有象等,而德,如邦之利器等倒有些谋国争霸的阴谋机械,与道无关了。有学者认为是有人故意杂乱老子著作,惑人耳目,以免遗漏天机,又或者老子著五千言时不得不然。

到庄子那里,神人不食五谷,吸风饮露,更有真人入火不焚,入水不溺,更有仙境神果,“食之皆不老不死”。

而到汉、晋,黄老之术盛行,《列仙传》《神仙传》《搜神记》等更进一步加大了人们对神仙长生不老的羡慕崇拜,民间此后据此而流传的许多故事都有了游戏人间的仙人影子,不老不死,神通广大。

道家这种长生不死的概念是怎么来的呢?

长生不死其实是对天庭神灵的崇拜,“天若有情天亦老”,天庭执掌人间事务的神灵应该都是不老不死的,而为人间做出大的贡献的原本就是天庭特派员的,也应该回到天上享受这种特权。盘古、伏羲、女娲,更近于巫与半神。人文传说始于黄帝,《史记·封禅书》说,黄帝乘龙登天,小臣持龙须则坠。

其后射日的羿,曾求取不死药,嫦娥吃了独自飞升,也不知变成蟾蜍没有,从此就碧海青天夜夜心了。

而手边的古本《竹书纪年》,也有西王母的传说,是做为正史载在其中的“十七年,西征昆仑丘,见西王母……穆王东征天下两亿两千五百里……”东西南北都是按照亿为单位来计算征服之地的,和西王母宾主皆欢,却没有不死药的记录。而《穆天子传》则详细得多,问穆王若是不死何时再来,周穆王以三年为期,但似乎都没有提不死药。

这些传说和民间如《搜神记》等神仙志怪的典籍深刻影响着道教的走向,由此生出修仙的不同修炼办法,服药饵食修炼金丹,曾是最著名的一派,如彭祖常吃桂芝,葛玄炼丹,主要是向天材地宝中寻求长生之道,最终被称为外丹派。而火药已经被定性为外丹派的发明。

当很多人无法抵御丹毒不但没有长命百岁反而一命呜呼的时候,而这些人恰是道门的主要拥护者、能够提供弘法传道的力量和财富,也就是富贵人家甚至皇帝,而这恰又进一步打击了日渐衰微的道教后,一些道家高人因此反思,创出了内丹派,吕洞宾,刘海蟾、王重阳都是代表,最终内丹派基本代替了外丹派。

曾有人解读《西游记》其实也是一本道教修炼秘籍,所谓龙虎相会、坎离震艮,连绵的诗句莫不与修炼有关。

不论是外丹派还是内丹派,道门修炼的最终目的,就是长生不老飞升成仙。

这恰是最难证明的,远比西方极乐世界、伊甸园、天国或者来世前世等难以举证。

最能吸引当权者的,反而是最弱项,只有传说,拿不出实证,道教怎不衰落?

美国有一本小说,《长生不老》,曾多次被拍成电视剧。

开始时一个年轻人A,手头窘迫去献血,医生化验血发现血里似乎有异常东西,活力极好,过滤过的血浆输到将死的富翁身上,大富翁B竟然恢复到年轻状态,日御数女。但当几天后,他又迅速衰老。医生、A全都不知所踪。全世界开始追博A。一代一代又一代的故事,A的后代甚至被当作血牛,流血供权贵保持青春活力,更好的压榨这个世界。在最近的一次较量中,追查A的调查局,才发现A早已潜伏在这里。而医生,也获得了长生不老的力量,他认为,最初A长生不老永葆青春可能是基因突变或者未知辐射,但随着研究深入,开发大脑也可控制植物神经等,让自己改变容貌永远不老。这是医生长生不老的秘密。他们合伙杀死当初B的后代,救出A的后人,潇洒离开。追捕仍在继续。

这个故事似乎是中国道门传统修炼的海外宣传故事,根本不像美国原产的科幻小说。

而论起对身体的认知,又是谁教会了四千年前的中国古人,他们来自何方呢?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