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茂才、孟宏偉……縱觀已查處的大案要案,很多腐敗分子的違紀違法行爲中,往往有“家族腐敗”因素

◆ 從共同求知到合夥腐敗,黃林邦夫妻把一所教書育人、治病救人的醫學院校及其附屬醫院營造成了“家族腐敗圈”

◆ 贛南醫學院及其附屬醫院幾乎成了黃林邦親屬的私家花園,“只要找黃林邦親屬就能辦成事”已是公開的祕密

◆ 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層多次強調家風,說的是“小家”,着眼的是“大家”

◆ 分析家族腐敗的蝴蝶效應對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具有警示意義


原題《落馬官員家風如何敗壞》

文丨《瞭望》新聞週刊記者賴星

一人“落馬”,牽出“全家”。

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通報,近期落馬的“老虎”山西省人大常委會原黨組成員、副主任張茂才,公安部原黨委委員、副部長,中國海警局原局長孟宏偉走上違法違紀的歧路,皆與“家風不正”有關。

隨着反腐敗鬥爭不斷深入,少數幹部“家族式腐敗”日益浮出水面。更有甚者“全家總動員”,形成了權錢交易的利益圈。江西贛南醫學院原黨委書記黃林邦,就是其中一員。他一路從赤腳醫生成長爲一名正廳級幹部,最終淪爲“貪腐官員”。

2018年年底,黃林邦因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在此案件中,黃林邦和其妻妹、妻弟、兒子等10名親屬均存在違紀違法問題,致使贛南醫學院及其附屬醫院發生嚴重系統性腐敗。

“黃林邦們”家風敗壞,被金錢綁架、扭曲的親情觀,終究使他們的人生失序,輸掉了“自由”。

受訪專家認爲,“家庭生活逐利化”“親情物質化”是貪腐官員家風敗壞的典型特徵,個別家族腐敗甚至會直接導致所在地區、所處行業出現系統性腐敗,分析家族腐敗的蝴蝶效應對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具有警示意義。


瞭望丨“只要找親屬就能辦成事”,落馬官員家風如何敗壞


▲ 2017年6月25日,河北省棗強縣廉政教育基地,一位幹部家屬按響反腐警示鐘 李曉果攝/ 本刊

曾經的有志青年


黃林邦的家鄉位於贛州市崇義縣,是一個夾雜在崇山峻嶺間的小村莊。家中兄弟姐妹衆多,經濟困難。

爲改變現狀,黃林邦通過自學成爲一名赤腳醫生。

1974年,17歲的赤腳醫生黃林邦,在鄉親們的推薦下,成爲江西贛南醫學專科學校(現贛南醫學院)的一名工農兵大學生。那時的他,立志當一名好醫生,治病救人。

1977年,因成績優異,黃林邦留校任教。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贛南部分地區麻風病猖獗。爲此,黃林邦專門提交了相關研究課題,對麻風病進行科研攻關。

公開簡歷顯示,黃林邦在學術方面的貢獻是提出了“自由基代謝紊亂與麻風病關係”的假說,證實了“體內自由基含量升高與應激性損傷的關係”。由於教學和科研成績突出,1992年,他被評爲江西省醫藥衛生科技先進工作者、江西省普通高校骨幹教師。

在原贛南醫專,黃林邦結識了從江西醫學院畢業的曾祥雲,她在原贛南醫專附屬醫院當眼科醫生。曾祥雲來自興國縣,是當地一位老幹部的女兒。

家境的差距並沒有成爲兩個年輕人之間的阻礙。兩人結爲夫妻後,共同求知進步。至今仍可以查詢到他們共同署名、於1984年在《贛南醫專學報》上發表的關於“睡眠窒息綜合徵”的研究文章。

黃林邦夫妻二人在各自領域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公開的簡歷顯示,曾祥雲從事臨牀醫療、教學及科研工作30多年,被江西省教育廳授予“江西省教學名師”“江西省模範教師”“醫德醫風先進個人”等各種榮譽稱號。

只是,過往越榮耀,今日就越難言說。

被腐蝕的“初心”


黃林邦任教時發生過一則故事。

一個學生公然在教室大門上書寫威脅言辭:如果黃老師再不把他的考分提高,就不客氣了。

黃林邦看見後,在課堂上堅定不移地說:寧可你今天要我的命,不可明天你醫死病人的命,把不該死的人治死。

“留校後,黃林邦立志做一名好老師,教書育人;也想當一名好醫生,治病救人。”辦案人員說,隨着職務的提升,黃林邦漸漸淡化了理想信念,放棄了人生追求。

“當時心情非常複雜,既驚又慌,也有喜。但我還是暗暗警告自己,再也不幹這種事了。”黃林邦在懺悔書中如此描述第一次收受別人的好處。

“一開始我認爲與商人的交往是禮尚往來,但慢慢地超出了禮尚往來的範疇,也就默認了。最終缺乏抵禦這種病毒的免疫力。”在懺悔書中,黃林邦這樣剖析自己。

曾經的有志青年消失了。

黃林邦及其家人熱衷於“圈子文化”,致使一所教書育人、治病救人的醫學院校及其附屬醫院充斥老鄉、師生等關係組成的“小圈子”。

因爲其妻曾祥雲是江西贛州市興國縣人,據統計,至案發時,贛南醫學院及其第一附屬醫院有興國籍幹部200餘名,其中180餘人是在黃林邦擔任黨政主要領導後調入,100餘人得到提拔和重用。

辦案人員介紹,黃林邦違反組織紀律和廉潔紀律,收受多名幹部財物,其中相當一部分財物是通過他的妻子曾祥雲之手轉交給黃林邦。

“不受監督的權力必然導致腐敗。我的這些行爲破壞了單位政治生態,形成了任人唯親的人身依附關係。是我讓單位的風氣變壞、人心搞亂、事業搞砸,正氣樹不起來,歪風邪氣盛行。我不但自己變質變壞了,還影響到周圍的人,我是贛南醫學院的罪人啊!”黃林邦悔不當初。

2017年5月,距丈夫落馬不到1個月後,曾祥雲也因涉嫌嚴重違紀,被紀檢部門調查。

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一份落款時間爲2019年1月22日的刑事裁定書顯示,曾祥雲於2018年11月21因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年。宣判後,曾祥雲不服,提出上訴。在法院審理過程中,曾祥雲申請撤回上訴。

從共同求知到合夥腐敗,黃林邦夫妻二人逐漸把一所教書育人、治病救人的醫學院校及其附屬醫院營造成了“家族腐敗圈”。

家族式貪腐


贛南醫學院及其附屬醫院幾乎成了黃林邦親屬的私家花園,“只要找黃林邦親屬就能辦成事”已是公開的祕密。

利用自己的影響力,黃林邦全面插手贛南醫學院及其附屬醫院的人事安排、工程項目和藥品、耗材、器械等採購。

在黃林邦個人收受的2474萬餘元賄賂中,有着小姨子曾某琳“大方的貢獻”,其長期以多家醫藥公司的名義經營藥品、醫療耗材配送及銷售業務。

有了黃林邦這棵“大樹”,曾某琳的事業青雲直上。2006年以來,曾某琳通過曾祥雲多次向時任贛南醫學院院長的黃林邦提出請託,希望拓展其在贛南一附院的藥品配送及銷售業務。

爲了感謝姐夫兩口子關照和幫助,2008年至2016年,曾某琳分三十餘次送給黃林邦和曾祥雲1225萬元,這些錢均由曾祥雲經手收受。爲了應付調查,曾某琳和曾祥雲還專門簽訂了兩份假的醫藥公司股權轉讓協議。

除了小姨子曾某琳,黃林邦的兩個妻弟也都紛紛利用黃林邦的影響力斂財,並多次向黃林邦表達“謝意”,不斷向其輸送利益,“家庭生活逐利化”“親情物質化”,家風徹底敗壞。

斂財的同時,一些親屬還仗其“權勢”,擾亂醫院正常秩序,造成惡劣影響。曾某琳在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辦理業務時,對一些科室主任、院領導頤指氣使,稍有不滿便惡言相向,甚至破口大罵,說“連你的位置都是我姐夫給的,怎麼連這點事都辦不了?”

黃林邦大搞“家族式腐敗”,敗壞了政治生態,上行下效引發贛南醫學院及其附屬醫院系統性腐敗。經查,贛南醫學院及其附屬醫院數名班子成員長期收受企業老闆財物,10餘名幹部爲職務上的調整以及提拔,向黃林邦送錢送物,多名幹部和醫生收受醫藥代表回扣。

辦案人員介紹,一些質量好、價格低的產品很難進入贛南醫學院及其附屬醫院,關係戶的高價產品卻大行其道,部分設備採購價甚至比市場價高出數百萬元至上千萬元人民幣。以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採購的核磁共振儀和CT機爲例,原本市場價格合計490萬美元左右,醫院採購價是698萬美元,差價高達208萬美元。虛高成本最終轉嫁給患者。

家族式貪腐因其封閉性、隱蔽性、凝聚性而更具破壞力,黃林邦一案貪腐數目驚人。據此前查明,黃林邦和他的妻子、妻妹、妻弟、兒子等10名親屬存在違紀違法問題,涉嫌貪污罪、受賄罪、行賄罪、虛開發票罪、串通投標罪等6個罪名,涉案金額數億元。

敗壞的家風


“兄弟姐妹來找我‘幫忙’,我不好意思推託,如果他們的日子過得好,我就不用在經濟上支持他們,就不會拖累我們。”黃林邦在懺悔書中如此寫道。

領導幹部的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領導幹部作風的重要表現。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層多次強調家風,說的是“小家”,着眼的是“大家”。

十八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均對領導幹部的家風問題提出了要求,將家風建設提到制度高度。

家風壞,腐敗現。對居於領導崗位、握有權力的官員來說,敗壞的家風,更往往成爲牽引其自身及親屬走向牢獄的繩索。

縱觀已查處的大案要案,很多腐敗分子的違紀違法行爲中,往往有“家族腐敗”因素。貪腐父子兵、收錢夫妻檔等屢見不鮮,“閤家歡”變成“全家腐”,把分管領域變成“私人領地”。

黃林邦的人生就是“家風敗壞”走上歧路的真實案例。

江西省黨風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曾明分析,在宗族觀念過強的地區,若干部不能正確認識到權力的公共性,在日常生活中炫耀與濫用權力,把權力當成私器,就會在家庭中形成錯誤的權力觀,家庭成員學會“利用”與“圍獵”權力,從而敗壞家風。

曾明認爲,“對高校及其附屬醫院等權力運行相對封閉的領域,要完善權力的運行與監督機制,尤其是完善權力的利益迴避制度,做好官員及其家庭核心成員,如父母、配偶、子女的廉潔教育,使其形成良好家風。”

“作爲黨員領導幹部要謹記這兩個字,‘心意’。心,就是他用了心,要拉攏我下水;意,就意味着將來讓我給他提供更多的爲賺取利益的服務。我就是被這樣一點點‘心意’拉下水的。”如今,黃林邦只能在囹圄中爲自己被腐蝕的靈魂懺悔。LW

刊於《瞭望》2019年第27期

來源:瞭望 OutlookWeekly198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