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康得新隨後發佈公告,稱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根據事先告知書認定的事實,公司2015年至2018年連續四年淨利潤實際爲負,觸及相關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可能被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股票自7月8日起停牌。7月5日晚間,康得新公告稱,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公司2015-2018年連續四年淨利潤實際爲負,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可能被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

千億白馬股康得新,正面臨着退市風險。

這是每個康得新投資者都不願見到的結果,但現實很殘酷。

證監會7月5日發佈消息:康得新“涉嫌在2015年至2018年期間虛增利潤總額達119億元。

證監會表態頂格處罰,深交所稱嚴把退市執行關。

康得新隨後發佈公告稱,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公司2015-2018年連續四年淨利潤實際爲負,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可能被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股票自7月8日起停牌。

7月5日晚間,康得新公告稱,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公司2015-2018年連續四年淨利潤實際爲負,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可能被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股票自7月8日起停牌。

同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通報稱,證監會擬對康得新及主要責任人員頂格處罰並採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深交所表示,密切關注*ST康得後續進展,如證監會對*ST康得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深交所將第一時間啓動公司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流程。

造假了嗎?

證監會:康得新涉嫌虛增利潤119億

*ST康得被立案調查以後,在7月5日收到監管層下發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

證監會7月5日發佈消息:康得新(即“*ST康得”,以下均稱“康得新”)涉嫌在2015年至2018年期間虛增利潤總額達119億元。

證監會特別指出,康得新所涉及的信息披露違法行爲持續時間長、涉案金額巨大、手段極其惡劣、違法情節特別嚴重。

千億白馬股康得新面臨退市風險:4年虛增利潤119億,被頂格處罰

監管層查明,康得新涉嫌違法的事實主要有四個方面。

第一,在年度報告中虛增利潤總額。其中《2018 年年度報告》虛增利潤總額24.77 億元,佔年報披露利潤總額的722.16%。

第二,未在年度報告中披露控股股東非經營性佔用資金的關聯交易情況。比如2018年康得新與康得集團發生的關聯交易金額爲159.31億元,佔最近一期經審計淨資產的88.36%。

第三,未及時披露及未在年度報告中披露爲控股股東提供關聯擔保的情況。

第四,未在年度報告中如實披露募集資金使用情況。

證監會已經向涉案當事人送達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擬對康得新及主要責任人員在《證券法》規定的範圍內頂格處罰並採取終身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康得新具體有哪些問題?

主要涉4大罪狀

據證券時報,證監會下發的告知書中,告知對象包括:康得新、鍾玉、王瑜、張麗雄、徐曙、肖鵬、杜文靜、閆桂新、包冠乾、呂曉金、王棟晗、那寶立、吳炎、鍾凱、邵明圓、隋國軍、蘇中鋒、單潤澤、劉勁松、張豔紅、侯向京、紀福星、餘瑤、楊光裕、張述華、張宛東、高天、周桂芬、陳東。

證監會查明的違法事實包括:

1、連續4年虛增利潤

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康得新通過虛構銷售業務方式虛增營業收入,並通過虛構採購、生產、研發費用、產品運輸費用方式虛增營業成本、研發費用和銷售費用。通過上述方式,康得新2015年虛增利潤總額23.81億元,佔年報披露利潤總額的144.65%;2016年虛增利潤總額30.89億元,佔年報披露利潤總額的134.19%;2017年虛增利潤總額39.74億元,佔年報披露利潤總額的136.47%;2018年虛增利潤總額24.77億元,佔年報披露利潤總額的722.16%。上述行爲導致康得新披露的相關年度報告財務數據存在虛假記載。

2、未在年度報告中披露控股股東非經營性佔用資金的關聯交易情況。

中國證監會在告知書中指出,2014年,康得集團與北京銀行西單支行簽訂了《現金管理服務協議》,對康得集團控制的下屬公司在北京銀行開立的銀行賬戶進行統一管理,將協議下子公司賬戶資金實時歸集到康得集團北京銀行西單支行3258賬戶,如需付款再從母賬戶下撥。各子賬戶實際餘額爲0,但北京銀行提供的銀行對賬單上不顯示母子賬戶間自動上存下劃等歸集交易,顯示餘額爲累計上存金額扣減下撥金額後的餘額。康得新及其合併財務報表範圍內3家子公司的5個銀行賬戶資金被實時歸集到康得集團,構成康得新與康得集團之間的關聯交易。

告知書顯示,康得新與康得集團發生的關聯交易金額2014年爲65.23億元,2015年爲58.37億元,2016年爲76.72億元, 2017年爲171.50億元, 2018年爲159.31億元。

3、未及時披露及未在年度報告中披露爲控股股東提供關聯擔保的情況。

告知書顯示,2016年1月22日、11月14日及2017年1月17日,康得新子公司張家港康得新光電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電材料)與廈門國際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簽訂了3份《存單質押合同》;2018年9月27日,光電材料與中航信託股份有限公司簽訂《存單質押合同》。前述存單質押合同均約定以光電材料大額專戶資金存單爲康得集團提供擔保。

根據相關規定,康得新應當在簽訂擔保合同之日起兩個交易日內,披露其簽訂擔保合同及對外提供擔保事項,但是,康得新未及時披露該重大事件!在2016年到2018年的公告中,康得新均未披露該事項,導致相關年度報告存在重大遺漏!

4、未在年度報告中如實披露募集資金使用情況。

2015年12月,康得新定增募資淨額29.82億元,用於向光電材料增資,建設年產1.02億平方米先進高分子膜材料項目。2016年9月,康得新依據中國證監會的核準批覆,定增募資47.84億元,用於向光電材料增資,建設年產1億片裸眼3D模組產品項目和前述先進高分子項目及歸還銀行貸款。

但是,在2018年7月至12月期間,康得新累計將24.53億元從募集資金專戶轉出,以支付設備採購款的名義分別向化學賽鼎、宇龍汽車支付21.74億元、2.79億元;轉出的募集資金經過多道流轉後主要資金最終迴流至康得新,用於歸還銀行貸款、配合虛增利潤等,變更了募集資金用途。

告知書顯示,康得新在2018年年報中披露,報告期內已使用募集資金總額36.88億元,全部用於建設年產1.02億平方米先進高分子膜材料項目和年產1億片裸眼3D膜組產品項目,報告期不存在募集資金變更用途情況。中國證監會指出,康得新未如實披露募集資金使用情況,導致2018年年報存在虛假記載。

中國證監會強調,上述違法事實,有相關公告、情況說明、合同文件、工作臺賬、賬務資料、銀行賬戶資料、銀行流水、銀行對賬單、相關當事人詢問筆錄等證據證明。

中國證監會認爲,康得新披露的2014年至2018年年報存在虛假記載和重大遺漏以及未及時披露重大事件的行爲,涉嫌違反了《證券法》相關規定。

證監會擬決定對康得新複合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60萬元罰款;對鍾玉給予警告,並處以90萬元罰款,其中作爲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罰款30萬元,作爲實際控制人罰款60萬元。

康得新:股票自7月8日起停牌

康得新隨後發佈公告,稱收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根據事先告知書認定的事實,公司2015年至2018年連續四年淨利潤實際爲負,觸及相關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可能被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股票自7月8日起停牌。

千億白馬股康得新面臨退市風險:4年虛增利潤119億,被頂格處罰

深交所依法從嚴實施

重大違法強制退市

深交所5日晚表示,將持續密切關注*ST康得後續進展,如證監會對*ST康得作出上述最終行政處罰決定,深交所將第一時間啓動公司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流程。

千億白馬股康得新面臨退市風險:4年虛增利潤119億,被頂格處罰

上海創遠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許峯分析稱,在證監會作出正式處罰後,投資者可以依法提起索賠。從目前委託情況來看,該案索賠投資者人數不會少。在2018年10月29日之前買入康得新股票,並且在2018年10月29日後賣出或繼續持有,以及在2019年1月23日之前買入公司股票,並且在2019年1月23日後賣出或繼續持有股票的投資者,目前初步判斷可以提起索賠,但具體應該以法院後續的認定爲準。

據瞭解,去年以來,證監會完善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有關規定,強化交易所的退市制度實施主體責任。

2018年11月深交所制定《實施辦法》,同時修訂《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深圳證券交易所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實施辦法》等規則,進一步明確並完善重大違法強制退市的實施標準和程序。

根據《實施辦法》第二條,重大違法強制退市主要情形包括上市公司欺詐發行、重大信息披露違法以及五大安全領域重大違法行爲。

今年1月,深交所就對*ST長生違法違規生產疫苗作出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決定,*ST長生成爲《實施辦法》頒佈以來首家被作出強制退市決定的公司。

根據公開信息,2017年以來,深交所完成欣泰電氣、*ST烯碳、中弘股份等公司的退市工作,推進*ST華澤、*ST衆和及*ST長生的退市流程。

2019年5月,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年會講話中指出,對嚴重擾亂市場秩序、觸及退市標準的企業堅決退市、一退到底。

深交所表示,將堅決貫徹落實證監會“四個敬畏”“一個合力”工作要求,聚焦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嚴把退市制度執行關,對觸及退市情形的上市公司,堅持“有一家、退一家”的監管態度,不姑息、零容忍,努力淨化市場生態,培育形成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維護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

康得新此前已被質疑財務造假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7月5日,康得新相關知情人士向記者表示,公司前30大客戶中,大部分客戶都是假的,採購方面通過人爲使用假公章來虛構採購。公司出口業務也存在造假,張家港康得新光電材料公司出口業務很多都是假的。

據中國證券報從多個信源處獲悉,康得新一年的真實銷售額在20億-30億元。“公司2019年一季度營收5.37億元,歸屬母公司淨利潤爲-3.06億元。這比較接近公司的真實情況。”公司前高管說。

康得新光電板塊相關人士介紹,康得新業務主要包括三大板塊,預塗膜、光電板塊和裸眼3D。光電板塊是康得新的盈利主體,一年的銷售金額20億元左右,佔康得新銷售額的70%左右。

公司預塗膜業務屬於傳統業務,由於競爭激烈,差不多收支平衡。

光電板塊剛剛盈利,主要是因爲下屬的柔性材料事業部和大屏觸控事業部還處於虧損狀態。柔性事業部客戶都不是固定、長期的客戶,還是試用訂單。大屏觸控事業部投資大,但性價比並不高。而裸眼3D板塊目前基本沒有客戶,還是虧損的。

公司採購方面人士介紹,公司正常經營時,每個月採購金額在1億元左右。按照公司2018年40%的毛利率估算,一個月的營收2.5億元,一年營收大概30億元。

千億市值白馬隕落

康得新成立於2001年,主要產品爲光學膜、預塗膜等膜材料,公司還涉足裸眼3D、碳纖維等一系列顛覆性產品。

2010年-2017年,康得新的營業收入增長率和淨利潤增長率每年均超過20%,成爲A股曾經鼎鼎有名的白馬股。自2010年上市以來,公司股價最高漲幅近十倍,並在2017年躋身千億市值公司之列。

2018年至今,公司股價下跌84%,市值僅餘125億元。

今年1月,康得新曝出15億元債務違約,公司手握150億元資金卻無法償還15億元債務,引發市場軒然大波。

4月30日,康得新披露2018年年報,又爆出在北京銀行的122億存款“不翼而飛”。

5月12日,公司大股東及實控人鍾玉因涉嫌犯罪被警方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進入6月份,康得新控股股東康得集團又與時任董事長肖鵬、副總裁侯向京的管理層“鬧翻”,提議免去董事長肖鵬、副總裁侯向京的議案。雙方你來我往,康得集團一紙聲明列出了康得新管理層“七宗罪”,時任管理層同樣拋出“猛料”——經公司自查,康得集團通過虛構債權債務關係、關聯交易等方式,共佔用公司175.57億元。

最終,這場“內鬥”以控股股東康得集團撤銷罷免議案,時任董事長肖鵬、副總裁侯向京雙雙辭職而告一段落。

此外,公司召開董事會提名王德瑞、王筱楠、梁振東爲獨立董事,提名鄔興均、胡靜爲非獨立董事,聘任邵振江、胡靜爲公司副總裁。

千億白馬股康得新面臨退市風險:4年虛增利潤119億,被頂格處罰

來 源丨本文綜合自21世紀經濟報道(ID:jjbd21;記者:譚楚丹)、中國證券報(xhszzb;歐陽春香、徐昭、黃靈靈)、證券時報 e公司官微(lianhuacaijing;臧曉松)、證監會發佈、深交所等

版權說明:如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發送消息至公衆號後臺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

投稿及商務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com.c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