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東軟教育科技集團主要提供的三項主體服務中,全日制學歷高等教育服務爲其最主要的收入來源。而全日制學歷高等教育服務的最主要收入來源則是學費及住宿費,同時也是影響東軟教育盈利能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民辦IT高等教育服務機構,東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7月2日向港交所提交港股上市申請,獨家保薦人爲中信里昂證券。

東軟教育赴港IPO:2018淨利增長放緩,107人退學

東軟教育的董事長劉積仁,被譽爲“中國計算機行業發展的締造者與見證者之一”,其一手創辦的東軟集團,於1996年上市,是中國第一家軟件上市公司。

東軟教育科技最初隸屬於東軟集團旗下的教育分支;2018年成立東軟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在2017及2018年,就中國民辦高等教育機構提供的IT專業數量及IT專業就讀學生人數而言,東軟教育連續兩年在所有高等民辦教育機構中排行第一。

東軟教育科技集團爲創新創業教育的先驅,於2002年建立了獨特的創業孵化器大學生創業中心SOVO。主要提供服務爲全日制學歷高等教育服務、繼續教育服務及教育資源數字工廠三方面教育服務;在大連、成都及佛山建立三所應用型大學。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17、2018學年,大連、廣東及成都三所學院的全職學歷高等教育專業畢業生,初始就業率及平均月工資均高於其所在省分相同專業畢業生之水平。

政策東風

職業教育踏上港股

2019年2月13日,國務院發佈《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允許企業作爲職業教育辦學主體,把職業教育擺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及相關配套政策並厚植各方支持職業教育的良好環境,進一步擴大了民辦高等教育市場。

在東軟教育之前,新東方廚師學校母公司東方教育已在今年成功完成港股IPO。業內分析,在政策及產業雙重利多的狀態下,成熟期的企業出於建立品牌或是融資等目的,上市將成爲一個常態化的模式。

東軟教育赴港IPO:2018淨利增長放緩,107人退學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17年,民辦高等教育經費總收入佔中國高等教育經費總收入的10.4%。民辦高等教育經費總收入預計將從2017年的人民幣1.151億元,增至2022年的人民幣1.812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爲9.5%。

東軟教育赴港IPO:2018淨利增長放緩,107人退學

而東軟教育建立三所應用型大學的省分,遼寧、廣東及四川省的民辦高等教育產業也快速增長。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17年至2022年期間,民辦學歷高等教育經費預計的年複合增長率方面,遼寧、廣東及四川省分別爲6.8%、8.2%及7.8%。可預期的是,民辦高等教育產業在政策及社會推動下,整體產業有較好的發展前景。

東軟教育的股權架構

從招股書來看,東軟教育之股權架構如下:東軟教育的最大持股者爲東軟教育香港,持有80.82%,東軟教育香港爲東軟集團2018在香港成立的離岸附屬有限公司。

第二大股東爲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合併持有13.25%,旗下的人保壽險及人保健康分別持有8.40%及4.85%,中國人保2018年IPO成功,在全球保險業中佔有一席之地。

第三大股東爲東北大學集團,持有5.93%,東北大學集團爲國有獨資有限責任公司,目標爲完善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中小型高新技術企業孵化。

中國人保及東北大學集團皆承諾東軟教育在上市未成功前不會隨意變賣股權。

東軟教育赴港IPO:2018淨利增長放緩,107人退學

2018年業績靚麗

營收來源單一

招股書資料顯示2016年、2017年及2018年,東軟教育收入分別爲6.471億元、7.313億元及8.531億元,毛利分別爲1.628億元、2.344億元、2.722億元,淨利潤分別爲8013萬元、1.432億元及1.636億元。

連續三年東軟教育都實現收入、毛利及淨利同步增長的目標,2018年度收入增長幅度爲16.66%,淨利潤的增長幅度爲14.25%。

東軟教育赴港IPO:2018淨利增長放緩,107人退學

東軟教育科技集團主要提供的三項主體服務中,全日制學歷高等教育服務爲其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東軟教育通過大連、成都及佛山三所實體大學及東軟培訓學校提供教育服務;其他教育資源及數字工廠則由東軟教育其他附屬公司提供。

截至招股書資料爲止,2016年、2017年及2018年東軟教育主要提供的三項主體服務營收如下,全日制學歷高等教育服務分別爲5.857億元、6.314億元、6.730億元;繼續教育服務分別爲3665萬元、4362萬元、58642萬元;教育資源與數字工廠服務分別爲2471萬元、5635萬元、1.214億元。

東軟教育赴港IPO:2018淨利增長放緩,107人退學

而全日制學歷高等教育服務的最主要收入來源則是學費及住宿費,同時也是影響東軟教育盈利能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2016年、2017年、2018 年學費產生的收入分別爲5.375億元、5.778億、6.101億元,分別佔總收入的83.1%、79.0%、71.5%;住宿費產生的收入分別爲4379萬元、4820萬元、5898萬元,分別佔總收入的6.8%、6.6%、6.9%。

東軟教育赴港IPO:2018淨利增長放緩,107人退學

多項業務指標驟降

東軟教育該何去何從

連續三年東軟教育實現收入、毛利及淨利同步增長的目標的同時,跳水性滑落的毛利及淨利增長率也是東軟教育不可忽視的課題。2016/2017年度、2017/2018年度毛利增長率分別爲43.98%、16.13%;2016/2017年度、2017/2018年度淨利增長率分別爲78.71%、14.25%,2018年毛利率及淨利增長率分別較前期驟降27.85%及64.46%。

在招股書中顯示,2017年6月起,東軟教育開始通過數字工廠獲得部分收入,從而改變了收入組合,由於其毛利率較低的緣故,此轉變影響了整體毛利率。東軟教育表示,短期收入穩定後,整體毛利率將會回升。

2018年開始,東軟教育的全日制學歷高等教育專業的招生數量及畢業生的初始就業率出現滑坡。2016年、2017年、2018年,招生數量分別爲36,766人、38,264人、38,064人;初始就業率分別爲91.8%、96.8%、94.8%。

招股書中提到,影響盈利能力關鍵因素之一是大學入學人數,而招生受學生宿舍可提供牀位數量的限制,如果出現下滑,則有可能影響整體營收。

東軟教育赴港IPO:2018淨利增長放緩,107人退學

縱使學生退學人數只佔總入學人數的千分之二,仍不可忽視其中可能帶來的問題,在固定支出不變的情形下,每年東軟教育因爲退學所退還的學費及住宿費仍有可能對於利潤造成衝擊。

東軟教育赴港IPO:2018淨利增長放緩,107人退學

資本負債比率反映公司主要是靠債權人來融資還是股東提供資金。

招股書數據顯示,2016年及2017年東軟教育的資本負債率都高於100%,反映公司更多的是依靠貸款或公司債的方式來募集資金,同時反應公司進一步使用財務槓桿舉債的空間不大,以及有較大的還款付息壓力。

而資本負債比率的下降是由於2017年、2018年對於借款的償還。在償還的同時,不可忽視的是,東軟教育的財務開支在2017/2018年度,增長幅度爲6.1%。最主要的原因仍是銀行借款增加導致應付銀行利息開支增加,東軟教育的償債能力近年來雖逐步增強。但總體而言,資金的募集仍有很大一部份依靠銀行融資。

透過擴建校舍及升級學校設施;開展新專業的招生,以打造更有力的品牌;與IBM、英特爾等知名IT龍頭產業進行校企合作,東軟教育逐步擴張其在教育市場的份額。

東軟教育表示,此次IPO的募資用途主要爲以下四個方面:(1)升級現有學校設施及擴建校園;(2)收購中國其他大學/學院以擴大學校網絡;(3)償還銀行貸款;(4)補充營運資金及一般業務營運。(文/邱鬱琳)

版權說明:如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發送消息至公衆號後臺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

投稿及商務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com.c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