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不違反政策的前提下,利用這一個月的時間,審批局在廣大有意在濟註冊成立商會的駐濟民營企業家之間好好普及了一下社會團體登記業務知識,提供政策解讀、資料完善、材料預審等一些列前期服務,引導大家快速推動籌建工作,爭取政策一落地,就能拿到社團法人登記證書,爲商會盡快開展工作節約時間。上午11時,拿到濟南市審批局頒出的首張省內縣級異地商會法人登記證書的濟南市沂南商會會長田潔紅非常感慨:“這幾年一直盼着在濟投資經營的沂南籍企業家能成立商會,抱團發展,同時也爲濟南和沂南兩地的經濟文化交流融通牽線搭橋。

山東首批兩家“省內縣級異地商會”落戶濟南

大衆網·海報新聞濟南7月6日訊(見習記者 崔雅倫)“原先要半年,現在只需要20多天,200多個表格爲我們定製化審批,濟南審批局真是幫了大忙,我們沂南商會終於可以在濟南落戶了。”隨着《山東省民政廳關於優化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服務的十條意見》(魯民〔2019〕25號)於7月6日實施,山東省內縣級異地商會無法在省內各市登記註冊的“尷尬”(沒有可以註冊的規定)“一去不返”。

山東首批兩家“省內縣級異地商會”落戶濟南

新規明確:各設區市既可以登記外省異地商會,也可以登記本市以外的省內市、縣兩級異地商會。上午11時,拿到濟南市審批局頒出的首張省內縣級異地商會法人登記證書的濟南市沂南商會會長田潔紅非常感慨:“這幾年一直盼着在濟投資經營的沂南籍企業家能成立商會,抱團發展,同時也爲濟南和沂南兩地的經濟文化交流融通牽線搭橋。由於過去的政策不允許縣級異地商會在濟註冊,總感覺心有餘力不足。沒想到新政策剛實施,我們就第一時間拿到了在濟‘戶口’,實現了多年的願望。”田潔紅說,審批局爲此忙活了一個多月,辦理過程中讓人感受到了方方面面的貼心服務和溫暖。

山東首批兩家“省內縣級異地商會”落戶濟南

社會團體登記手續的確比較複雜,但前後用時一個月還是容易引起“歧義”,讓人對審批速度“存疑”。對此,濟南市審批局社會事務處處長張迎新解釋說,《山東省民政廳關於優化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服務的十條意見》6月5日正式下文,但實施日期是7月6日。在不違反政策的前提下,利用這一個月的時間,審批局在廣大有意在濟註冊成立商會的駐濟民營企業家之間好好普及了一下社會團體登記業務知識,提供政策解讀、資料完善、材料預審等一些列前期服務,引導大家快速推動籌建工作,爭取政策一落地,就能拿到社團法人登記證書,爲商會盡快開展工作節約時間。

山東首批兩家“省內縣級異地商會”落戶濟南

據瞭解,魯民〔2019〕25號文下發後,駐濟民營企業家反響熱烈,尤其費縣、沂南、諸城、齊河等10餘個縣(市)的駐濟企業家成立商會的意願最爲迫切。以費縣爲例,近年來該縣社會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大批企業家看準了省會濟南的綜合地位、營商環境等優勢,紛紛來濟投資創業,遍及房地產開發、建築安裝、餐飲商貿等領域,規模企業近百家。在濟費縣籍人士迫切希望成立商會,統一規範快速的融入濟南發展。爲推動商會組織順利籌建,早在今年6月11日,濟南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市行政審批服務局聯合舉辦了商會註冊登記政策解讀會,針對各駐濟縣級異地商會籌建工作答疑解惑,提供全面的辦事諮詢服務。在和與會的14家商會籌備組負責人進行深入交流後,濟南審批局決定爲沂南、費縣兩家商會籌備組提供定製化、一對一貼身服務,力爭在7月6日政策實施當天,現場辦證、現場頒證,讓兩家商會籌備組第一時間拿到批文,落戶濟南。

山東首批兩家“省內縣級異地商會”落戶濟南

經過一個月左右的忙碌準備和多部門協調工作,7月6日下午,濟南市費縣商會成立大會順利結束,當選爲費縣商會會長的山東永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彥洪拿到了第二張省內縣級異地商會法人登記證書。他高興地說:“濟南審批局的服務特別到家,在各個環節都給我們提供了‘保姆式’服務。我們要和駐濟企業家一起,主動融入濟南,發展濟南,真正把濟南當成自己的第二個家,把我們的家園建設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