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4-06簽名1

一幅書法作品上,有正文,有標題,怎樣安排已經講過了。還有什麼呢?還有簽名。

黃簡講書法:四級課程(格式篇)06——簽名1

簽名有特殊性,像這一幅作品,簽名上下都留有空白,如果紙張較大,簽名甚至可以獨佔一行。簽名怎樣安排,今天就講講這個問題。

黃簡講書法:四級課程(格式篇)06——簽名1

有些人可能覺得簽名很容易,其實姓名涉及很多文化問題。

沙孟海先生的老師是吳昌碩,你看這作品的簽名就是"吳昌碩"。

黃簡講書法:四級課程(格式篇)06——簽名1

我們研究青銅器銘文和歷代碑刻,經常用到這本書,王昶的《金石萃編》,書名是吳昌碩題的,但這裏吳昌碩簽名爲"吳俊"。

黃簡講書法:四級課程(格式篇)06——簽名1

有時候,吳昌碩的簽名是"吳俊卿",比剛纔"吳俊"多了一個"卿"字。

黃簡講書法:四級課程(格式篇)06——簽名1

這張作品簽名,"吳昌碩"下面多了"老缶"兩個字。這是八十一歲的作品,晚年的吳昌碩簽名常用"老缶"。

黃簡講書法:四級課程(格式篇)06——簽名1

這張吳昌碩詩稿最後的簽名,居然是"聾"。"聾"也能代替自己的名字嗎?

黃簡講書法:四級課程(格式篇)06——簽名1

以前一個人有姓、氏、名、字、號,作品上應該籤什麼呢?你要先把他們的意思搞清楚,才能運用自如。

一 姓氏

我們似乎都懂姓氏的意思,孔子名叫孔丘,姓孔。孟子名叫孟軻,姓孟。屈原,當然是姓屈了……停!全錯了。

中國人的姓氏分爲兩個時期,以秦爲界。用秦之後的姓氏習慣,去推想先秦的人名就會犯錯。

先秦姓氏有什麼不同,宋代鄭樵《通志·氏族略》寫的很清楚:"三代之前,姓氏分而爲二:男子稱氏,婦人稱姓。"

三代就是夏商周,那時男人稱氏,女人稱姓。"氏所以別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就是說男人也不是都有氏,這是貴人的專利,低賤的男人只有一個名,沒有氏。"姓所以別婚姻,固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別。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

姓的用處是別婚姻,所謂"同姓不攀親"。

1.1姓

鄭樵這麼一說,"姓"的本義就比較清晰了。"姓"這個字是"女"字旁加一個"生"字,《說文解字》說"人所生也"。《左傳·昭四年》"問其姓"釋文雲:"女生曰姓,姓謂子也。"從"姓"這個字就可以知道,"姓"是跟母親的。後代子女都跟母親的姓,跟我們現在不一樣。爲什麼呢?因爲那是母系社會的習俗。

我國曆史上的母系社會,大約在新石器時代早期。母系社會的產生,源於當時生產力的低下,一個男性不可能養一家子人。一羣男人才能漁獵,而收穫還不固定,這就產生了一個族羣,共同生活。

男性長期在外,家中當然由女性主持,所以女性地位較高。當時的婚姻爲了避免近親結婚,男性必須到其他族羣找配偶,現在少數民族中還有走婚這種習俗,配偶不固定。結果孩子"知有母而不知有父",父親是誰根本不知道。一個母親所生的子女,都是同姓的,跟母親一樣。繼承權也是跟母系的,男性對孩子有影響的只有舅父。

中國最古老的幾個姓,都帶有"女"字,如姜太公姜尚姓姜,周文王姓姬,文王太妃姓姒,秦始皇姓嬴,其他還有姚、婁等等,這些都是非常古老的姓。

這是清代畫家焦秉貞《歷朝賢后故事圖》中的太姒,後來周幽王也娶了個姓姒的,就是烽火戲諸侯的主角褒姒。

黃簡講書法:四級課程(格式篇)06——簽名1

1.2氏

等到生產力逐漸發達,同姓族羣中有些男人就成了權貴,這時候就冠以"氏"這個字,所以"氏"是"姓"的分支。

鄭樵說"氏所以明貴賤",身分低賤者就只有一個名沒有氏。權貴男人養得起一個家,婚姻轉變爲配偶制,固定的配偶形成清晰的血緣關係,父母子女誰是誰清清楚楚。財產繼承也就根據父系來傳遞,父權社會其實是階級社會。上層建築是經濟基礎的反映,一個男人養不了家,家中就沒有地位,現代和上古一樣。一個男人如果有能力養許多家庭,弄不好就會有小三。

現在你去讀司馬遷的《史記·五帝本紀》就容易懂了:"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號,以章明德。故黃帝爲有熊,帝顓頊爲高陽,帝嚳爲高辛,帝堯爲陶唐,帝舜爲有虞。"這都是同姓的一家子,國號不同。

我來排一張表,照《史記》所言,五帝都是同姓,司馬遷說黃帝姓公孫,

黃簡講書法:四級課程(格式篇)06——簽名1

又有人說姓姬,這裏不詳論。這五帝國號後人都加了"氏",黃帝有熊氏,顓頊高陽氏,帝嚳高辛氏,帝堯陶唐氏,帝舜有虞氏,"氏"即表示同姓的權貴人物,又表示各自的國號。

後代用"氏",表示對某一家、某一支的尊稱,如官職有師氏、保氏,還有太史氏等等。

黃簡講書法:四級課程(格式篇)06——簽名1

長輩伯父稱伯氏,舅父稱舅氏等等。學術流派如佛家稱釋氏、老子稱老氏,等等。名人專家如段玉裁注《說文解字》,稱段氏,寫過《日知錄》的顧炎武稱顧氏,等等。

1.3姓氏統一

第3點,姓氏統一。《通志·氏族略》:"三代之後,姓氏合而爲一,皆所以別婚姻,而以地望明貴賤。"

姓和氏秦漢以後逐漸合一,跟從父親,以明血統。姓氏都用來別婚姻,儘量避免堂房和表親結婚。說道分別貴賤,就要靠地望了。

我們現在常用"籍貫"一詞,指原籍,出生地。顏師古注《漢書·元元地紀要》引應劭說:"舊貫者,常居也。"一個姓氏常居之地就是你的籍貫。但某地所居之家族,有些很有名望,這就是地望,或稱郡望。

如王羲之,出之於琅琊王氏,就是現在山東臨沂那地方。而謝安是陳郡謝氏,今河南太康。

黃簡講書法:四級課程(格式篇)06——簽名1

他們雖然在西晉八王之亂後移居浙江,但講起身分來還是要講地望。魏晉時期門閥制度盛行,地望高的社會地位也非常高。

姓和氏不同的含意,至今用法還有分別。如家譜,不會有《黃姓族譜》,那等於把天下姓黃的全包括了,這樣的族譜太大,要縮小隻表示一支,如《竹橋黃氏宗譜》,這表示只收浙江餘姚竹橋系這一支姓黃的。

又如現在國內經商開公司,起名"包氏集團",不會說"包姓集團",這表示老闆只是姓包的一個家族而已。

二 名字

古代"名字"也是分開的,"名"和"字"意義不同。《顏氏家訓·風操》這樣說:"古者,名以正體,字以表德。"

這是什麼意思呢?簡單地說,"名"是分彼此,"字"用來分尊卑。

2.1名

先說說"名"的意思。都說中文是象形字,其實有些字用象形創造不出來。"名"就是一個例子,你畫個什麼好呢?

祖先非常聰明,"名"字等於"夕"加"口"。什麼意思?"夕"就是黃昏、夜晚,《說文解字》說"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晚上有人來,但看不見是誰,相問之下,自報其名。這就是"名"字的創造構思,也使我們知道古時生活的一面。

社會上每個人都有個名,這樣彼此就分出來了。如果人都沒有個名,這世界立即大亂,是不是?"名以正體"的意思,不僅僅是分出個體,而且還可以明確你在這個家族中的地位,譜系位置。

如孔子家族現在按照五十字次序排輩分,

黃簡講書法:四級課程(格式篇)06——簽名1

孔祥熙,名字中有"祥"這是祥字輩。祥字輩之後,必定是"令"字輩。"令"字輩之後就是"德"字輩。從名字就知道輩分大小,知道這個人在家族中的位置。

毛氏族譜是按照"祖恩貽澤遠"這次序來排的,

黃簡講書法:四級課程(格式篇)06——簽名1

所以毛主席的父親叫毛貽昌,三個兒子是"澤"字輩。下一代"遠"字輩,毛主席長子叫毛岸英,但他的譜名其實是毛遠仁,跟毛澤民的兒子毛遠新同輩。老一輩的人,很重視這個譜名。

有些人有幾個名字,但修家譜時必須有個譜名。如孫中山,譜名孫德明。蔣介石,譜名蔣周泰。他的兒子蔣經國、蔣緯國,屬"國"字輩。

簡言之:

· "名以正體"表明社會羣體中的身分。(有了名,就分出了彼此,是單一個體的標誌。)

· 譜名是族譜中的名字,以明家族輩分。

· 《說文解字》說:名,"自命也"。

給自己和自己的作品打上一個標記,也就是"銘"。《說文解字》沒有收"銘"字,段玉裁認爲"名"包括了"銘"。

我們來算算,一個人可能有多少個名。小孩子生下來,往往有一個小名,又稱乳名。這是父母所起的名字,家中所用。

如王羲之小名阿菟,這是同時代人郭澄之記錄的。

王敦小名阿黑,王敦是王羲之堂伯父。

吳昌碩的小名很有意思,叫"鄉阿姐"。以前生了兒子,恐怕養不大,改個女孩子的名字,閻王爺來了找不到。

這是王羲之《豹奴帖》,

黃簡講書法:四級課程(格式篇)06——簽名1

裏面提到一個小輩名叫豹奴。

據前人考證,"豹奴"是東晉重臣桓溫從子桓嗣的小名。桓溫和王羲之來往很密切,桓、王兩家還有親戚關係。

《寶晉齋帖》中有王羲之《官奴帖》,行書,又名《玉潤帖》。

黃簡講書法:四級課程(格式篇)06——簽名1

"官奴"是誰,爭論很大,至今未能定論,但肯定是王羲之一個後輩的小名。

徐震堮先生《世說新語校箋》說:"阿奴"是"對幼小者之愛稱,猶今吳語中之'阿囡'。"父親稱子、祖父稱孫、兄長稱弟,甚至丈夫稱妻子都可以叫"阿奴",歷代古籍中不乏這樣的例子。

不要忽略了小名,小名也有用處。王羲之的生卒年月沒有確切的記載,歷代爭論不休。或說生於公元303年,或說307年,或說321年等等。

剛纔說王羲之堂伯父王敦小名阿黑,阿黑是生肖屬狗。王敦生於公元266年,丙戌,戌年出生屬狗。

王羲之字逸少,小名阿菟,前些年有一位潘岳先生的文章給我很深印象,他說王羲之小名"阿菟",應該屬兔。

"菟"與"兔"通,《楚辭·天問》"顧菟在腹"就是指兔。有人說"菟"也可以通"虎",《集韻》說"楚人謂虎爲於菟"。"於菟"指老虎時,發音爲"wu1tu2"(ㄨㄊㄨ')。

我想王羲之屬老虎是不可能的,因爲他字逸少,"逸"字中也有一個"兔"字,加上小名又是"阿菟",應該是屬兔,所以王羲之出生於307年丁卯可能性很大。

這裏有幾個注意點:

簡言之:

· 小名是尊長所稱,表示對小輩的愛心。

· 父母長輩稱自己孩子爲阿貓阿狗,這都是愛心。

· 小朋友之間也可稱呼小名,均爲親近熟人。

· 陌生人稱成人小名,有侮辱之意,不可。

對於尊長,更絕對不能呼其小名,那樣做太過分了。

下次繼續,謝謝。

本節要點:

· 姓氏意義以秦代爲界分兩個時期。

· "名以正體"的意思。

· 譜名和小名。

複習思考:

· 查一查孔子、孟子和屈原各自姓什麼?氏是什麼?

· 有人說王羲之可能屬虎,這是哪一年出生?

· 如果王羲之屬兔成立,則《蘭亭序》寫於永和九年,當時王羲之幾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