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總是想着發財的年輕人,幾乎每天都去教堂進行禱告:“上帝啊,請念在我多年敬畏您的份上,讓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門!”

他的禱告詞每次都一樣。

幾天後,他垂頭喪氣地來到教堂並祈禱:“上帝啊,爲何不讓我中彩票?”

就這樣他天天如此,一直做着同樣的禱告。

直到有一天,他跪在地上禱告:“我的上帝,爲何您不聽我的禱告呢?讓我中彩吧,哪怕就一次,我願意終身信奉您。”

這時上帝再也無法忍受了,他威嚴地說:“我一直在聽你相同的禱告,我再也受不了了,最起碼你也該先去買一張彩票吧!”

其實,我們大多數人之所以碌碌無爲、平平庸庸,就是和夢想着中彩票的年輕人一樣,整日做着發財夢,卻只是停留在喊口號上,從不真正去付諸行動,那麼結果自然是一無所獲,還白白浪費掉大把的時間。

光說不做假把式

說和做之間的差距就像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往往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說容易,做很難。之所以出現如此情況:

一是堅決不做,跟決策者唱反調;

二是口頭上說一定做好,實際上卻陽奉陰違;

三是能力不足,導致失誤;

四是得不到有效的支援與配合,獨木難撐工作任務。

想要提高“做”,必須要克服議而不決、決而不用、光說不練的做法。

光說不做不是“好領導”

懂得用做法去落實願景的管理者,更能得到員工擁護。但是在企業中,許多人只會提些不切實際的想法,卻沒有人能說出一套好的做法來。

想法重要,做法更重要。有能力的人不但能想到可做的方法,還有能力做到位,沒能力的人就只能畫大餅、說空話了。沒有實務經驗,就會有不切實際的想法。

績效與制度“緊密相關”

在企業中,只想不做或只說不做的員工之所以存在有兩大原因:一是因爲企業本身的績效與獎賞制度設計不佳,造成員工不做的習慣;二是部門內員工性格同質化。

許多主管在徵選人才時,常會不由自主地欣賞與自己相似的人,容易造成部門因同質性過高而不夠多元化,整個組織思考模式過於一致而導致傾斜。這也使企業中許多員工像部分領導一樣只想“耍嘴皮子”,具體的事讓別人去做。

明確責權提升“合作文化”

企業在避免“只說不做”這種情況時,還應該“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一手抓管理者和員工清晰的“責權”,一手抓企業的“合作文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