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曹宝麟通过比勘《神龙兰亭》与《集王圣教》同源的“间”“迹”二字,发现《集王圣教》有开叉笔画(图2),《神龙兰亭》则无。另外,《集王兴福寺》与《集王金刚经》有部分字源自《兰亭》,由于二碑并无摹取《兰亭》真迹的机会(据《兰亭记》《徐氏法书记》真迹已入昭陵),因此关注的人甚少,但到底也是唐碑,若与《神龙兰亭》作个比勘也会有所发现,于此列出同源字例并挑选一二略作比勘(图7)。

一、《神龙兰亭》与右军书风存在差异的三种观点

《兰亭》真伪问题已是一桩老生常谈的公案,《兰亭》疑点不少,但最主要有两点:一者今传《兰亭》文本的长短与《世说新语注》不合,二者《神龙兰亭》与王羲之书风存在一定差异。相对而言,对书风的存疑比文本问题更严重,而破解《兰亭》真伪的重点也应放在书迹上,至于文本长短、文本内容体现的思想之类的疑点还是相对次要的。当然,参与兰亭讨论的学者几乎都涉及《神龙兰亭》书迹可信度的问题,无论是主张属真还是属伪作,各家都承认“神龙本”存在差距,如黄君实认为“无复羲之用笔之劲健”,刘涛认为缺乏右军“沉稳厚重”“铦锐方硬”的特征,丛文俊认为“略见‘缓异’”,张传旭《兰亭真伪之争管窥》一文对诸位学者的观点已作过总结,此不赘述。


《神龙兰亭》与王羲之书风,究竟差多远?

《神龙兰亭》局部


首先,可确认《神龙兰亭》为摹本,先双钩轮廓线然后廓填而成,许多轮廓勾线细察均历历可见。卷首的“神龙”半印说明出现于唐中宗以前,不过二印有争议,元代郭天锡认为不见于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清吴其贞《书画记》指出“‘神龙’小玺,亦以御(明末清初人陈定)伪造,故色尚滋润,无精彩”,但无论如何,该摹本流传有绪,何延之《兰亭记》记载唐太宗获得《兰亭序》后“命供奉拓书人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贞等四人各拓数本,以赐皇太子诸王近臣”,郭天锡说“此定是唐太宗朝供奉拓书人直弘文馆冯承素等奉旨于兰亭真迹上双钩所摹”,因此后世多沿袭认定为初唐冯承素之流所摹。此本存在不少贼毫(如“足”“不”“欣”“殊”)、破锋(如“岁”“群”“毕”“同”“觞”“死”“静”)、枯笔(如“矣”“然”“致”“叙”“诸”“左”“系”)、残笔(如“可”“文”)、涂改、墨色有浓淡,也有一部分类似折纸造成的节笔(如“兴”“诞”,处于同一行的“所”与“怏”,图1),颇觉细腻,被元人评为“下真迹一等”,然而终究带有太多褚遂良时代的笔意,牵丝婉转,不胜罗衣,已无右军雄强之势。《神龙兰亭》与同出一源的《集王圣教》在字形上一致,但笔法却不同,已说明至少有一方失真,曹宝麟认为《集王圣教》更可信。


《神龙兰亭》与王羲之书风,究竟差多远?


图1


学界对《神龙兰亭》与王书差异原因的判断有三种观点较具代表性:其一,郭沫若认为右军书法特征“有隶书笔意”,而《神龙兰亭》不类。其二,商承祚1966年发表的《论东晋的书法风格并及〈兰亭序〉》说:“不管是传世的神龙本以及定武石刻本,悉属唐人辗转叠摹钩填,由于辗转叠摹者‘间用我法’,笔法神韵与原迹逐渐失真而相去日远。”其三,徐利明说:“说明王羲之本人及其家族尺牍传本各帖所依据的底本的书法面目之可信和《兰亭序帖》‘神龙本’所依据的底本之失真严重,由此可以推测,神龙本所依据的底本很可能是隋末唐初人的临本,它距‘神龙’《兰亭序帖》不远,与智永书法尚有明显的距离,而与王羲之真迹的差距则更远。”郭沫若的看法已遭今人普遍反对,不需再辨。与商承祚持相同观点者较多,如徐邦达认为“唐人从近似真迹本上钩摹又杂以临写而成,虽多留原迹一部分点画特点,而总体仍有盛唐气格”,曹宝麟认为《神龙兰亭》“大致是采取临摹结合的方式,而摹又多于临,所以得在字形而失在笔法”。对徐利明的说法张传旭评为“似乎更圆满”,若按此观点《神龙兰亭》的差异主要是底本并非右军真迹,且《兰亭》定武本、张金界奴本、黄绢本和《集王圣教》所据均是这个“隋末唐初人的临本”,摹者造成的误差便被忽视了。到底是第二种看法可取还是第三种解释“圆满”呢?笔者认为,出现这种分歧是由于学界的研究方法均采用《神龙兰亭》与王羲之和王氏家族书札墨迹或《集王圣教》作比较,对《神龙兰亭》书迹本身的细节重视不足所造成。因为比勘仅能分辨和描述它们之间的特点差异,却未能解答造成差距的原因,虽然解释为摹者“间用我法”“钩摹又杂以临写”“采取临摹结合”,但更多像是猜测,缺少直接性证据。

《神龙兰亭》与王羲之书风,究竟差多远?


《集王圣教》拓本

曹宝麟通过比勘《神龙兰亭》与《集王圣教》同源的“间”“迹”二字,发现《集王圣教》有开叉笔画(图2),《神龙兰亭》则无。清翁方纲怀疑是怀仁自运,曹先生则认为《集王圣教》“必然是本来面目”“即欧、褚或可参以私意而怀仁则不必无中生有”。诚然,曹先生的观点更具说服力,《集王圣教》中非集自《兰亭》的“贤”“即”“教”“故”四字也有类似的开叉现象。那么,这两个字理应可作为《神龙兰亭》摹拓者改动原作模样的证据,但也还是存有两点疑惑:其一,曹先生曾将《集王圣教》“可”“静”二字与《神龙兰亭》比勘,《神龙兰亭》中的“静”字第二画及“可”字第一画均有破锋开叉或残笔,《集王圣教》则完好,若按曹先生的逻辑《集王圣教》为可信,那么《神龙兰亭》则纯属“无中生有”了!《集王圣教》中“有感斯文”的“文”字之末画也有残笔,其他临本均无,显然《神龙兰亭》的残笔本也“不必无中生有”,除非《集王圣教》所摹二字并非出自《兰亭》而后可。其二,唐代《集王金刚经》与《集王普觉国师碑》也存在“间”字,通过比勘大体可判断并非摹自今传《兰亭》临本,而可能摹自某种《集王圣教》拓本或《兰亭》摹本,但此二碑“间”字也均无开叉。


《神龙兰亭》与王羲之书风,究竟差多远?


图2


不过《神龙兰亭》与王书差异的原因确实主要由于摹者“间用我法”造成,只是“例不十,法不立”,大抵实证的字例不足才会使人另寻解释,怀疑《神龙兰亭》的底本早已出了问题。事实上,《神龙兰亭》书迹本身足以寻觅出众多的证据来解答《神龙兰亭》与王书差异的原因,而不需要与右军其他书迹作比勘。以下逐步展开探讨。

二、《神龙兰亭》“当”“契”“怀”“亦”四字可证实摹者的“间用我法”

《神龙兰亭》摹者加入自己的行笔意识,改变了原作模样,这在部分留有廓填空白和增加了笔画的字例中体现得最为清晰和直接,启功、商承祚也早已认识到此问题,可惜未展开详细辨析。商承祚说:“我虽未见神龙本原迹,但就影印本已发现若干字在双钩填廓后尚有未填峻之笔,除启功同志指出的六个字之外,还有第1行‘岁’字的‘山’字头中笔,第7行‘觞’字‘角’旁的右笔,第15行‘然’字的第二笔,第19行‘兴’字的第一笔都露出疏于填墨的钩线。这些笔画,既不是‘破锋’,更不是‘贼毫’,要说是智永故弄玄虚,理由何在?”此处,先选择最为典型的“当”“契”“怀”“亦”四字进行论述(图3、图4)。


《神龙兰亭》与王羲之书风,究竟差多远?


图3

先看“当”字,中间的横钩画残留一条细小轮廓钩摹线,有一片面积不小的空白未被填墨,从目前该笔画的形状独立且完整来判断,此画是摹者直接书写所成,中间空白故意不填墨,使得笔画更显秀气,并非商承祚所讲的“未填峻”和“疏于填墨”。事实上,商氏认为“岁”“觞”不是“破锋”也不正确。“契”字的上挑画情况类似,起笔处残留部分勾线,许多空白未廓填。观察《集王圣教》的“契”字发现此画原本为直线,摹者填墨时却视而不见,其原因当是部分笔画在双钩时并不完全按着底本轮廓圈死,目的可能是避免生硬,而摹者又精通书法,廓填时许多部分是笔者按自己的运笔习惯直接书写,并不严谨填墨,因此连笔画的中段(如“当”字)都存在如此巨大的人为改动,遑论起笔与收笔两端了,这在“怀”“亦”二字上又得以印证。


《神龙兰亭》与王羲之书风,究竟差多远?

图4

《神龙兰亭》“怀”字“十”与“四”部分的两处横画起笔处均有主观性的弯头动作,比原迹多出部分弧形,而根据“十”部横画前端仍残留一缕双钩线透露出原本起笔的位置,又“四”部底下横画有两处起笔叠影,当是摹者习惯性弯头,发现误差较大后才对正确位置作补充廓填所致,参看《集王圣教》与之同源的“怀”字运笔平实,均可证明两处的横画原本为平直状。“亦”字与“怀”字类似,参照《兰亭》定武本(传欧阳询临)、张金界奴本(传虞世南临)和黄绢本(传褚遂良临)的写法,“亦”字的起笔似乎原本较短,而神龙本摹者全凭己意写出,不顾钩摹线位置,导致比原作高出一截,尔后又补充廓填了正确位置,因此留下重笔痕迹,也或者是此画在双钩时并不完整,就像“契”字的提画一样,因其参考位置模糊导致摹者自运写出时发现位置不佳,于是才重写了一笔。


《神龙兰亭》与王羲之书风,究竟差多远?


《神龙兰亭》与《集王圣教》对比


《兰亭记》记载“命供奉拓书人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贞等四人各拓数本”,说明赵、韩、冯、诸葛为独立摹拓,从以上“怀”“亦”等字的分析来判断,此摹者可能既是供奉拓书人,又是书法自运的高手,其婀娜妩媚的自运改变了王书“铦锐方硬”的面貌,留下了后世争讼不休的口实。《冯承素墓志》载冯氏“尤工草隶,遂临古法”,《宣和书谱》称赵模“工临仿”,亦有楷书《高士廉碑》存世,书风具初唐风规,《神龙兰亭》出自冯、赵之流是可能的。不过《兰亭记》是否可信也存在争议,褚遂良记载唐高宗时冯承素、诸葛贞所摹为《乐毅论》及《杂帖》,武平一《徐氏法书记》则载唐太宗朝“尝令拓书人汤普彻等拓《兰亭》,赐梁公房玄龄已下八人”,不知道此“汤普彻等”是否包括冯氏等四人。有时笔者倒怀疑《兰亭记》所言四人独立摹拓并不可信,或许是两人合作,一人双钩,一人廓填,双钩者比较客观,而填廓者多参己意,倘若同一人所为似乎不必在费心费力地精细双钩了之后却时而置其钩线于不顾。

总之,撇开文本不论,仅从书迹来说本文的结论倾向于《神龙兰亭》底本为王羲之真迹,是可信的王书风格,其差异主要是摹者“间用我法”造成。当然仅举四字为例仍属管中窥豹,下一节将选取更多字例予以辨析,以充实论据。

三、摹者“间用我法”中“增笔”与“减笔”的改动状况


《神龙兰亭》与王羲之书风,究竟差多远?



《神龙兰亭》与王羲之书风,究竟差多远?


图5


神龙本摹者改动的表现有“增笔”与“减笔”两种,“增笔”指将双钩轮廓线廓填饱满后还增加了一定墨块,此类状况大多是起笔处摹者习惯性弯头所致。“减笔”指不精准廓填,双钩线内尚留有一定空白。为了表述直观,以下列成图5、图6,并在“备注”部分阐述判断依据。

“增笔”改动状况(上面提及的“怀”“亦”“间”“迹”四字属此类,不再列入):

“减笔”改动状况(上面提及的“当”“契”二字属此类,不再列入):

《神龙兰亭》与王羲之书风,究竟差多远?


《神龙兰亭》与王羲之书风,究竟差多远?


《神龙兰亭》与王羲之书风,究竟差多远?


图6

另外,《集王兴福寺》与《集王金刚经》有部分字源自《兰亭》,由于二碑并无摹取《兰亭》真迹的机会(据《兰亭记》《徐氏法书记》真迹已入昭陵),因此关注的人甚少,但到底也是唐碑,若与《神龙兰亭》作个比勘也会有所发现,于此列出同源字例并挑选一二略作比勘(图7)。


《神龙兰亭》与王羲之书风,究竟差多远?


图7

比勘二碑与《神龙兰亭》“事”字,可辅证《神龙兰亭》确实入笔尖丝过多。比勘“贤”字,《集王金刚经》与《神龙兰亭》下部分“贝”倾斜度有异,同时结合《兰亭》神龙本、张金界奴本、黄绢本“贤”字的第一画和第二画起笔均有弯头动作,而《集王金刚经》无,可判断此二画原本有弯头,并非《神龙兰亭》所有的弯头动作俱是摹者私意自运,同时也证明《集王金刚经》“贤”字的底本不是今传《兰亭》临摹本,而另有来源,其离原作面目的逼真程度已不能与《集王圣教》相提并论。(原标题为“《神龙兰亭》与右军书风存在差异的原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