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color: #f85959。} .pgc-buy-text { padding-top: 10px。

蔣介石手下大將,曾被人罵成豬,但看他的戰略眼光就知道並非如此

(電影《大決戰2淮海戰役》)

白天調整完部署,入夜之後,負責主攻的邱兵團向鐵佛山方向展開突擊。

人到急了的時候纔會想到,有很多事情不是你會不會做的問題,而是你根本就沒想去做。邱兵團大約早就忘了夜戰是怎麼一回事,現在爲形勢所迫,也不得不姑且爲之了。

解放軍尚未在正面構成堅固防禦陣地,火力稍弱,戰至深夜,邱兵團得以推進至陳官莊以南的魯樓一線。

邱兵團各部這時都控制着很大的預備隊,如果全部用上,孤注一擲,解放軍南防線所要承受的壓力將非常之大,但在聽說兩天後才能得到彈藥補充後,各部隊長都有了自私的打算,誰都不肯第一個動用預備隊,導致在較爲有利的情況下,進展卻相對遲緩。

粟裕聞得情況緊急,立即組織人馬從邱兵團進攻部隊的接合部發起反衝鋒,以阻止邱兵團繼續向南突入。

蔣介石手下大將,曾被人罵成豬,但看他的戰略眼光就知道並非如此

(電影《大決戰2淮海戰役》)

包圍杜聿明,讓粟裕鬆了口氣,可是他並不能輕鬆下來。

華野南集團告急!

黃維、杜聿明先後被困,令蔣介石大爲驚惶。在蚌埠指揮的劉峙急忙趕往南京,當面獻計,認爲黃、杜不可能同時都救,但只要黃維的圍先解了,杜聿明也就沒了危險。

如何救法,劉峙讓蔣介石再給他增加一個軍,由他指揮從蚌埠向北攻擊。

說一個軍就能解決問題,是因爲劉峙看到了一個非常微妙的現象,即仗打到現在這種情況,國共雙方在兵力上都已嚴重不足。

蔣介石手下大將,曾被人罵成豬,但看他的戰略眼光就知道並非如此

(電影《大決戰2淮海戰役》)

爲了要包圍杜聿明,粟裕從南集團抽出3個縱隊,南集團只剩下王必成縱隊、江淮軍區2個旅和渤海縱隊1個師,在劉峙看來,只是“幾個殘破的縱隊”。

別人“殘破”,自己當然也不濟。淮河沿岸的李延年、劉汝明兵團都是淮海戰役開始後才成立的小兵團,實力較弱,尤其是劉汝明兵團,完全是雜牌軍,缺乏一個兵團所應有的機動和野戰能力,只能勉強用於守備,哪裏談得上進攻。

劉汝明不過是虛應故事,蚌埠方面主要靠的是李延年。李延年兵團所轄各部雖然是“中央軍”嫡系,但都是遭到解放軍殲滅後的重建部隊,不僅訓練不夠,而且士氣低落,自然沒法在戰局上取得根本性突破。

拔河的雙方都已把力量用到極限,倘若有一個壯漢突然於此時加盟,其作用不言而喻,誠如劉峙所言,他手中確實只要有一個有戰鬥力的軍,便有希望擊破華野南集團。

(節選自關河五十州《戰神粟裕》)

實體書《戰神粟裕》已出版上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