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3022

閱讀時間:4分鐘

《小小的願望》在改名後昨日又遭撤檔,近一個月以來不少電影都面臨這種狀況,這無疑給在影院增收日漸困窘的時候雪上加霜。但是影院收入微薄的根本原因並不在此。

從2016年開始,頭部影院數量減少,中低票房的影院數量增多的趨勢越來越顯著。

令人憂心的是,這種增多不僅是新建影院不斷湧入導致的,也是頭部影院向下滑坡導致的。影院收入開始出現明顯的降級,即億元票房向千萬級降級,千萬級百萬級別滑坡。

平均票房日益下降,影院第三代來臨,你準備好了嗎?

1 影院陷入困境

全國影院收入分佈,尚未形成健康的橄欖型,就開始向金字塔型發展,而且由於相關補助政策,金字塔型的底部正在飛速擴大。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票房收入在500萬以下的,佔比超過6成。10萬以下的有719家,包括56家0票房影院。

另一方面,影院的票房天花板正在下降。1000萬以上和超大規模影院的平均票房都在下降,蛋糕就這麼大,分食的卻越來越多,而且2019年來看,做大蛋糕也有了困難。

平均票房日益下降,影院第三代來臨,你準備好了嗎?

但令人擔憂的是,大部分影院的開發、建設並非由市場需求主導,而是以大型商場、購物中心的商業需求爲主導的。爲了獲取一定的政策優惠、豐富自身的文娛項目以及獲得客流等原因,商場一般都會主動邀請影院作爲配套項目入駐,但對周邊影院數量、影院自身的經營模式和盈利能力等問題卻考慮甚少。

在經營初期,新開業的商場與影院確實能達到“互利共贏”的關係,商場積聚的人氣可促使影院快速成長,電影這一強目的性消費也爲商場帶來更多隨機性消費和衝動性消費。但從長期來看,影院處於繁華地段,租金昂貴,經營成本較高;同時,如果同一地區的影院數量過多,同質化競爭會非常激烈,觀衆也容易被分流,影院收入勢必被攤薄。

更嚴重的是,強行上馬的影院,並沒有做好充分的市場需求分析,缺乏新的內容和盈利模式作爲支撐,這纔是導致其經營不善的根本原因。

2 傳統影院不可避免的“惡性競爭”

目前,我們所看到的影院以“多廳循環放映”爲主流模式,雖然已進入數字放映時代,但影院的經營思路仍然停留在傳統膠片時代,所有的空間設計,軟件、硬件的完善,都是圍繞着“看電影”和“賣電影票”而展開的,人們來了就看,看完就走。影院的功能很單一,盈利模式也很單一。

在這樣的背景下,票房就成了影院之間、甚至院線、片方、發行等各方搶奪的焦點。

一方面,各大在線訂票平臺通過前期持續數年的“價格補貼策略”,已基本主導了購票渠道,令大部分影院的售票系統形同虛設,現金流遲遲進不了影院的口袋。

平均票房日益下降,影院第三代來臨,你準備好了嗎?

另一方面,各方爲了自己的利益,紛紛在“票房”上做文章,如片方、發行虛假排場、自購票房,目的在於推高票房至一定程度從而獲取較高的經濟收益,甚至可能會獲得額外的資本收益,實現“名利雙收”;院線偷漏瞞報,如只上報2/3票房,那剩下的1/3票房就成了院線自己的收入;甚至通過手寫票(機打改手寫)、無名票(不打印影片名稱)、錯票等手段“偷票房”,讓不少影院陷入惡性競爭的漩渦裏。

長此以往,劣幣驅逐良幣,將對電影產業的公平競爭和整體信譽帶來衝擊,讓電影淪爲資本市場的“道具”,犧牲掉中國電影創作的品質和情懷,嚴重傷害中國電影市場的健康發展。

3 影院的“集體轉型”

要扭轉這種局面,影院就必須從市場需求出發,轉變思路,引進新的內容與盈利模式。

平均票房日益下降,影院第三代來臨,你準備好了嗎?

數據研究機構新傳智庫早在兩年前就發佈了《中國電影受衆調研報告》,在這份基於全國的大規模線下調研中顯示出:當下電影觀衆平均年齡爲24歲,30歲以下觀衆佔比88.9%,“90後”成爲觀影主力。他們是互聯網的原住民一代,講求個性,崇尚娛樂;在消費觀念上,他們追求多元化,注重體驗性,喜歡社交。

影院必須緊緊抓住這一人羣,研究他們的生活方式、消費習慣和喜好,把他們感興趣的內容引入影院,豐富影院的功能和屬性,才能留住他們。

幾乎全球的影院都意識到了這一點。2012年時,美國的影院就開始頻繁地實況轉播大型體育賽事、明星演唱會等非電影節目,讓年輕人能享受聚衆觀賞的樂趣;許多影院還引進大型網吧,甚至改造爲電競館,就是爲了吸引年輕一代能在影院多停留一些時間。

平均票房日益下降,影院第三代來臨,你準備好了嗎?

泰國曼谷的“七星級影院”Paragon Cineplex也因極盡奢華、周到的服務而令年輕人趨之若鶩。人們可以在影院體驗泰式按摩,品嚐美食與美酒;觀影期間,座位旁的裝飾牆可保護私密,還設有接口爲手機充電,按下手邊的遙控器時,服務員會送來無限供應的爆米花和飲料。

4 第三代影院出現

在國內,被稱爲“中國數字電影放映之父”的張寶全早在2006年就提出了“第三代影院”的概念:第三代影院是在互聯網思維下,以互聯網技術和數字放映爲手段,打造的以電影爲平臺,集合休閒、娛樂、文化、時尚等多種生活方式的電影生活空間,這裏賣的不只是“電影”,而是“電影生活方式”。

數字放映、互聯網平臺、賣生活方式——是第三代影院的三大特點。

其中,互聯網技術和數字放映解決了電影版權和片源問題,人們可以不受檔期限制,隨時隨地觀看自己喜歡的電影,比如同步院線大片,或是點播經典老片。

生活方式的營造,則大大豐富了影院只能看電影的單一功能,將影院變成了生活方式的集散地、年輕人的社交空間。

平均票房日益下降,影院第三代來臨,你準備好了嗎?

最重要的是,第三代影院徹底顛覆了目前影院“票房至上”的生存法則,票房只佔其收入的30%,其餘70%都來自各種電影生活方式的販賣,如喝酒、喫飯、聚會、玩遊戲、唱歌……讓看電影的人可以來影院,不看電影的人也能走進影院;而且這種電影生活方式,人們在家中是不可能獲得的。

5 “電影生活”新時代

當影院經營不再單純依賴票房,具有了自我“造血”的功能,真正把錢裝進口袋,就能逐漸擺脫“拉郎配”的“附屬身份”,專注於市場,避免因盲目擴張而出現各種問題。

比如影院選址。誰說影院只能開在城市中心的shopping mall?剛剛在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亮相的1+X紅樹林影城,就開設在三亞灣紅樹林度假世界內,不僅是三亞市民看電影的好去處,更成了許多遊客到三亞度假的娛樂項目之一。

1+X紅樹林影城從結構、佈局,到空間設計完全顛覆了傳統電影院的模式,在大面積、多功能的公共大廳,可以喝咖啡、品嚐美酒、玩桌遊等;在個性化十足的私密空間裏,可以聚餐、開PARTY、玩遊戲、唱歌、舉行小型會議……前所未有的電影生活方式,讓許多去過的人都稱其爲“中國首個第三代影院”。

平均票房日益下降,影院第三代來臨,你準備好了嗎?

把生活方式裝進影院,讓更多人願意走進去,讓生活方式成爲影院的主要盈利點,影院才能真正健康、長久地發展下去,“電影改變中國”就不再是夢想!

電影是人類精神的表達方式和溝通方式之一,如今,中國已超越北美成爲世界第一大電影市場,同時也是全球銀幕數量最多的國家,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第三代影院”未來的發展潛力不可小覷,必將大大促進中國電影產業的創新發展!

本文爲作者 鮮蜂電影 分享,影視工業網鼓勵從業者分享原創內容,影視工業網不會對原創文章作任何編輯!如作者有特別標註,請按作者說明轉載,如無說明,則轉載此文章須經得作者同意,並請附上出處(影視工業網)及本頁鏈接。原文鏈接 https://107cine.com/stream/11203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