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1826年,阮福的《普洱茶記》

因對普洱茶的喜愛,多次翻閱清代阮福25歲時寫的《普洱茶記》。此文通篇818字,系統介紹了普洱茶的淵源、六大茶山、貢茶案冊、採摘時間及相應名稱等多方面的知識,甚至被有人讚譽“黃片”、“老茶頭”的最先提出者。此文小而全,系統彙集概括了阮福以前雲南普洱茶的記載要點。

阮福一生著述頗豐,而且不乏鴻文鉅作,如《滇南古金石錄》、《孝經義疏補》等,但都不出名。然而小文章《普洱茶記》,170年後,卻成爲膾炙人口的名篇。真是:畢生耕耘,鴻文鉅作人不重;無心插柳,《普洱茶記》路人知。

此次梳理唐以後普洱茶的歷史記載,爲了翻譯及串解,反覆琢磨考證阮福的《普洱茶記》時,感觸很多。在此申明,絕不否認此文的歷史地位。但阮福沒有實地考證,多爲引用,僅從記載典籍中羅列,大雜燴式的拼湊組合,少有自己的見解,也是此文《普洱茶記》的特點。其中的有些引用也不嚴謹,如普洱不產茶“所謂普洱茶者,非普洱府界內所產,蓋產於府屬之思茅廳界也”,另一記述的六大茶山“廳治有茶山六處:曰倚幫、曰架布、曰嶍崆[xí kōng]、曰蠻磚、曰革登、曰易武”。

文外感慨:一是不負責任的網絡文章害人不淺!一篇統領,衆人爭相複製,無人質疑,更無人糾錯,以訛傳訛,一錯再錯。二是當下人非常浮躁,難以靜下心來思考,更不會懷疑查閱資料考證。三是怪不得普洱茶現狀亂象叢生了。

—作者阮福畫像—

網上查到的這篇《普洱茶記》及翻譯,傳抄輸入錯誤、標點斷句錯誤、翻譯牽強。好在阮福的《普洱茶記》,就像一篇索引大全,是將他之前所有關於普洱茶的茶事記錄在案,基本上是引述前人著作。這樣,對照拙文前兩期以及考證可靠典籍就能得到真實原文,還原記載真實並與茶友們分享。

—網絡文章《普洱茶記》,截圖於“百度百科”—

對普洱茶佔有史料的研究,雲南大學的方國瑜、林超民、方鐵等博士生導師的引用來源標註清楚可靠,言之有據分析公允,有興趣的茶友可找了看看。一是大師們的治學嚴謹,二是大師們查閱史籍資料方便,三是他們就是雲南史料的整理者。

—照片於《林超民文集.普洱茶散論305頁》—

第一段 :阮福本着考據的癖好,首先從文獻上對普洱茶進行了梳理,分別對《雲南通志》、檀萃《滇海虞衡志》和李石《續博物志》等文獻中關於普洱茶的隻言片語進行了分析。

【原文】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釅,京師尤重之。

〖譯文〗普洱茶的聲譽走遍全世界。滋味最爲濃和醇,帝王的都城突出的重視喜歡它。

[串解]開門見山亮出普洱茶定位“普洱茶名遍天下”,接着闡述原因之一味特殊“味最釅”,原因之二皇帝喜歡的貢茶“京師尤重之”。

—大樹茶採摘—

【原文】福來滇,稽之《雲南通志》,亦未得其詳,但云產攸樂、革登、倚幫、莽枝、蠻專,蠻撒六茶山。而倚幫,蠻專者味最勝。

〖譯文〗阮福我來到雲南,詳盡拜讀了《雲南通志》,也沒有得到聞名天下原因的詳細解釋,但是已經說到出產於攸樂、革登、倚邦、莽枝、蠻磚、慢撒等西雙版納的六座茶山。而且以倚邦、蠻磚茶山出產的茶葉味道最好。

[串解]阮福到了雲南才發現,這個大名鼎鼎的普洱茶,在歷史的典籍中可謂少之又少。明代萬曆年間的《雲南通志》,不過是記載了茶與地理的對應關係。茶友要注意的是網絡文章的斷句標點“但云產攸樂,革登,倚邦,莽枝,蠻磚,慢撒六茶山”,頓號與逗號還是有區別的。

【原文】福考普洱府古爲西南夷極邊地,歷代未經內附。

〖譯文〗阮福我考證了普洱府古代是西南少數民族最邊遠的地方,以前還沒有經歷過歸附朝廷。

[串解]阮福乃經學大師阮元之子,阮元也是清代中後期號稱“三朝(乾隆、嘉慶、道光)元老”的封疆大吏。子承父業,阮福也樂於考證,成爲了雲南的金石學家,並著有《滇南古金石錄》一卷。

—照片於鄧石海《普洱茶》17頁—

【原文】檀萃《滇海虞衡志》雲:嘗疑普洱茶不知顯自何時。宋范成大言:南渡後於桂林之靜江以茶易西藩之馬,是謂滇南無茶也。李石《續博物志》稱:茶出銀生諸山,採無時,雜椒姜烹而飲之。普洱古屬銀生府。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時。宋人不知,尤於桂林以茶易馬,宜滇馬之不出也。李石亦南宋人。

〖譯文〗1799年檀萃在他的《滇海虞衡志》中說:我曾經懷疑普洱茶--不知道出名是從什麼時候開始?1175年范成大撰寫的《桂海虞衡志》說北宋朝廷從南渡長江後,在廣西桂林的靜江軍府第,用宋國當地所產的茶葉換取大理國的馬匹,是說大理國地區不產茶。李石寫的《續博物志》說:茶出產於銀生府的許多山上,採摘不分季節,混合花椒、薑片煮了喝水。普洱這個地方古代歸銀生府管轄,西藏飲用普茶茶,已經從唐朝開始。宋朝的人不知道這些情況,還在廣西桂林拿宋國當地所產的茶葉換取大理國的馬匹,怪不得大理國馬匹換取不到啊!李石也是南宋人。

[串解]上期拙文有串解,檀萃棄官後遊歷雲南,可以說對普洱茶的記述做出了巨大貢獻,否則27年後的阮福還無處引用。

—沒殺青前的古樹茶鮮葉—

【原文】本朝順治十六年平雲南,那酋歸附,旋叛伏誅。編隸元江通判,以所屬普洱等處六大茶山納地設普洱府。並分防設思茅同知,駐思茅。思茅離府治一百二十里。

〖譯文〗1659年(順治十六年)本朝廷平定雲南,那姓的酋長頭領歸附朝廷,不久又叛亂,被處死。普洱編入隸屬元江通判管轄,後來把所管轄地普洱的六大茶山爲基礎和江內六版納等地收入設置普洱府。在普洱府下分設思茅同知並且分別派兵守衛,思茅同知駐紮在思茅。思茅距離普洱府所在地約120裏。

[串解]此小段林超民博導的引文及斷句,更符合歷史真實、也更通順。注意網絡文的 “叛”,“編隸”→遍歷,“並分防設思茅同知,駐思茅”並設分防。思茅同知駐思茅”。字不同、斷句不同,不僅是意思不同,歷史也篡改了。依據是1737年(乾隆二年),倪蛻的《滇雲歷年傳》12卷(是我國第一部編年記事體的雲南地方史專著)。第12卷(網絡文章又引用成“卷2”了,穿越時空高手!)中第601頁的記載。見下圖:

第二段:阮福官至侯補郎中,不論是以其官職,還是利用其父任雲貴總督之利,阮福翻閱“貢茶案冊”很是方便。記述了普洱茶進貢宮廷的細節,產自何地、由什麼機構辦理、進貢些什麼茶品、每年經費多少等等。讓我們對普洱茶成爲貢茶的瞭解更細及更可信。

【原文】所謂普洱茶者,非普洱府界內所產,蓋產於府屬之思茅廳界也。

〖譯文〗所說的普洱茶,並不是普洱府所在地出產的,大概出產自普洱府下屬的思茅廳範圍內。

[串解]這是爭議最大,最受攻擊的一句。這也是阮福不同於檀萃的地方,一個靠典籍寫,一個靠遊歷寫。我想這也可能是阮福當時查到的或聽到的,不可能憑空捏造。實際普洱(現在的寧洱)產茶,當今被列爲十大名山普洱茶的困鹿山就在原普洱(今寧洱)。論證已很多,不贅述。光此句字面表述也自相矛盾,普洱府→思茅廳→六大茶山,一個從屬管轄關係,反而說“不產茶”?

—現包括了慢撒的易武茶山—

【原文】廳治有茶山六處:曰倚幫、曰架布、曰嶍崆、曰蠻磚、曰革登、曰易武。與《通志》所載之名互異。

〖譯文〗《思茅廳採訪》中記載,管轄範圍內有茶山六處:一處叫倚邦、一處叫架布、一處叫嶍崆、一處叫蠻磚、一處叫革登、一處叫易武。與《雲南通志》上記載的茶山名有所不同。

[串解]阮福此述的依據是《思茅廳採訪》中的記載。這也是文章靠“聽說 ”(今天的複製)的弊病所在。將上述記載中的“攸樂”、“莽枝”分別換成了“架布”、“謵崆”,而將“慢撒”換成了“易武”。

1957年,普洱茶專家、原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第一任所長蔣銓帶領西雙版納農技站等有關單位人員,歷時整整一個月,行程1200餘里,走遍了古六大茶山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走訪了許多健在的男女老人,查看了許多碑石記錄,歷盡千辛萬苦,蒐集看了真實的第一手資料,爲古六大茶山史料提供了寶貴的、不可磨滅的證據。架布、嶍崆位於蠻磚、倚邦之間的架布河旁和嶍崆河旁,架布年僅產茶400公斤,而嶍崆產茶更少,顯然包括在倚邦茶山範圍內。

關於“易武”,先前易武沒有慢撒興盛,易武從屬於慢撒,而慢撒包含了易武;到了明末清初有數萬石屏人移入易武山上種茶,其繁盛超過了慢撒,而且變成了易武土司管轄慢撒,從此反而慢撒從屬了易武,易武山包括了慢撒山。總之,“古六大茶山”是六大片先天成片滿山的原生茶樹林所在地,是上天給當地土著人的恩賜!

【原文】福又撿‘貢茶’案冊,知每年進貢之茶,例於布政司庫銅息項下,動支銀一千兩,由思茅廳領去,轉發採辦,並置辦收茶、錫瓶、緞匣、木箱等費。其茶在思茅。

〖譯文〗我又察看‘貢茶’記載的冊子,知道了每年進貢的普洱茶,規定在布政司庫銅息項目下,每年動用和支取白銀一千兩,由思茅廳領取出去,向下分發採購辦理普洱貢茶,合在一起有購置籌辦貢茶的買茶葉、買裝茶用的錫瓶、買綢緞匣子、買木箱等費用。貢茶彙集到思茅完成製作。

[串解]阮福生於當時的普洱茶盛世,本身又深諳茶道,方便翻閱《貢茶案例》,詳細爲我們展示保留下了普洱茶進貢宮廷的細節,功不可沒!

【原文】本地收取新茶時,須以三四斤鮮茶方能折成一斤。幹茶每年備貢者,五斤重團茶、三斤重團茶、一斤重團茶、四兩重團茶、一兩五錢重團茶,又瓶裝芽茶、蕊茶,匣盛茶膏,共八色。思茅同知領銀承辦。

〖譯文〗在生長地收取新茶的時候,必須用三四斤新鮮茶葉才能折算成一斤幹茶。幹茶每年準備上貢的有:蒸而成團的五斤重團茶[3kg]、三斤重團茶[1.8kg]、一斤重團茶[600g]、四兩重團茶[240g]、一兩五錢重團茶[56g]5種,又有用錫罐裝的芽茶、蕊茶2種,還有用綢緞匣子裝的茶膏,總共8個品質種類。思茅同知通判領取白銀奉命辦理。

[串解]清代1斤=16兩=600克 ,一兩=10錢=37.5克。記述了普洱貢茶的採摘情況、採辦情況、品種等,還讓我們知道了“八色貢茶”分別是那些品類。這是珍貴的歷史資料。

第三段:引用《思茅志稿》中的資料,介紹了習俗,採茶時間及名稱,製作形狀標準等。

—照片於《林超民文集.普洱茶散論309頁》—

【原文】《思茅志稿》雲:其治革登山有茶王樹,較衆茶樹高大,土人當採茶時,先具醴禮祭於此。

〖譯文〗《思茅志稿》說:管轄範圍內革登茶山有一棵茶王樹,比另外五座茶山的茶樹都要高大,當地人在每年要開始採茶時,首先準備酒肉到那裏舉行祭拜儀式。

[串解]茶王樹的存在及祭拜,本是土著民族對供養自己的茶樹的敬仰,現在卻成了炒作者的噱[xué]頭,目的是爲定標杆價!

—紅沙土上的茶樹—

【原文】又云茶產六山,氣味隨土性而異,生於赤土或土中雜石者最佳,消食散寒解毒。

〖譯文〗又說茶葉出產自六茶山,味道跟着土壤的特性而不同,生長在紅土或者土中夾雜碎石的最好,有幫助消化驅散寒氣化解毒素的功效。

[串解]陸羽《茶經》“其地,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的註釋。同時闡述普洱茶具有“幫助消化驅散寒氣化解毒素”的保健作用。

—在高杆茶樹上採茶的姑娘—

【原文】於二月間採蕊極細而白,謂之毛尖,以作貢,貢後方許民間販賣。採而蒸之,揉爲團餅。其葉之少放而猶嫩者,名芽茶。採於三四月者,名小滿茶。採於六七月者,名谷花茶。大而圓者,名緊團茶;小而圓者,名女兒茶。女兒茶爲婦女所採,於雨前得之,即四兩重團茶也。

〖譯文〗在二月間採摘的茶芽很細而且顯白毫,叫做毛尖,用來做貢茶,交完貢茶後才允許在民間販賣。採摘的幹茶再蒸軟,搓揉成團狀餅茶。其中葉片稍微打開而且還在鮮嫩的,取名芽茶。在三四月採摘的,取名小滿茶。在六七月採摘的,取名谷花茶。做成形狀大而且圓形的,取名緊團茶;做成形狀小而且圓形的,取名女兒茶。女兒茶是少女們採摘的,在穀雨節(4月19日~21日)前採摘,就是四兩重的團茶。

[串解]各種茶品的叫法及採製方法介紹,現在的頭春、二春、雨水(夏茶)、谷花茶(秋茶)等叫法是沿用。也闡明瞭優質普洱茶的等級標準:毛尖芽茶女兒茶谷花茶。

【原文】其入商販之手,而外細內粗者,名改造茶。

〖譯文〗那些出自民間商販製作的,外裹細芽內包粗葉的,取名改造茶。

[串解]改造茶,也許應該是最早的拼配茶了。這種包心茶是否是摻雜使假?

—做團茶前需揀出的黃片—

【原文】將揉時,預擇其內之勁黃而不卷者,名金天月。其團結而不解者,名疙瘩茶。味極厚,難得。

〖譯文〗將要蒸軟揉制團茶時,事先揀出幹茶中那些堅硬黃色並且不能捲曲的葉子,取名金天月(像天上不正常的金黃色月亮)。那些結成硬團狀不能散開的(類似結成碧螺春形狀但不能散開的小硬團),取名疙瘩茶。這兩種茶,味道也很厚重,量少難求。

[串解]“金天月”與現在製茶過程中的次品“黃片”相似,但“疙瘩茶”絕對不是1973年後研製速生普洱茶渥堆時產生的次品“老茶頭”。一個散得不能成條,一個緊得不能解開,兩個極端。不敢苟同作者的觀點味極厚,難得,“黃片”品嚐下得了,生茶殺青揉捻時形成的“疙瘩茶”我也沒見過。注意網絡文“名金天月。其團結而不解者”“名金玉天,其結而不者”。

【原文】種茶之家,芟[shān]鋤備至,旁生草木,則味劣難售,或於他物同器,則染其氣而不堪飲亦。

〖譯文〗種植茶葉的人家,剷除雜草細緻全面,茶樹旁邊雜草叢生,那味道不好難以銷售,倘若干茶與其它物品放置在同一器具中,就會沾染上其它的氣味就不可以飲用了。

[串解]此文不愧爲普洱茶知識大全,茶樹如何管理,茶葉如何存放都顧及到了。

總結:阮福的此小文《普洱茶記》,完全可以作爲普洱茶的說明書來讀。

(文章就是寫給大家看的,轉載請保留作者,註明出處,尊重作者的辛苦勞動。盜與道別等同,佔爲己有能心安理得?)

作者:迴歸田園

2018.04.26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