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姜维却能攻不能守,公元263年,就在他屯田沓中,依旧打算进攻洮阳的时候,被魏军偷袭,汉中失守,此后魏军势如破竹,一路进抵成都郊外,迫使刘禅开城投降。很快,蜀汉朝廷批准了姜维的建议,让汉中都督胡济率部分军队撤往汉寿(四川省广元市昭化镇),其余军队集中到汉、乐二城,外围仅仅留下少量警戒人员。

点击蓝字关注“鼓楼微讯”

【历史大爆炸】诸葛亮挑错了接班人?蜀国灭亡的原因是姜维放弃汉中?

姜维是蜀国后期的中流砥柱,从公元247年到公元263年,极力主持北伐,大的用兵共有九次。

他继承诸葛亮遗志,专心夺取陇右,不惜一切代价与魏国反复争夺,九伐中原,前后两次大胜,一次小胜,一次大败,一次小败,打成平手四次。

【历史大爆炸】诸葛亮挑错了接班人?蜀国灭亡的原因是姜维放弃汉中?

然而,姜维却能攻不能守,公元263年,就在他屯田沓中,依旧打算进攻洮阳的时候,被魏军偷袭,汉中失守,此后魏军势如破竹,一路进抵成都郊外,迫使刘禅开城投降。

此时,姜维主力却被钟会军队牵制在剑阁,只能眼睁睁看着国家灭亡。

四川自古号称天险,是蜀汉乃以立国的关键所在,正如贾诩对曹丕所言“吴、蜀虽蕞尔小国,依阻山水”。

【历史大爆炸】诸葛亮挑错了接班人?蜀国灭亡的原因是姜维放弃汉中?

可以说,蜀汉虽然在人力和资源上处于劣势,但依靠秦岭数百里峡谷,扼守各处关隘,据险而守,要想不亡国,还是绰绰有余。

那么,既然蜀国有如此优越的地理优势,为何还会兵败如山倒,短短几个月内就灭亡呢?

一、防守益州的大门:汉中

汉中夹在关中和四川之间,是防守四川的北大门。早在刘备进取四川的时候,当地士人就纷纷向其指出汉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如黄权说“若失汉中,则三巴不振,此割蜀人股也。”

法正建议刘备夺取汉中,认为“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

从事杨洪也说,“汉中,蜀之咽喉,存亡之机,若无汉中,则无蜀矣。”

【历史大爆炸】诸葛亮挑错了接班人?蜀国灭亡的原因是姜维放弃汉中?

最初,刘备留魏延镇守汉中,此后,从诸葛亮开始,蜀汉自丞相、大司马及大将军皆率亲率重兵,置立军事据点,扼守险要,控制秦岭谷道,阻止魏军进入汉中盆地,实现守卫汉中,以保益州。

如诸葛亮经营汉中,以此为北伐基地。蒋琬、费祎或是驻扎在汉中,或者在水陆交通枢纽涪县、汉寿等。

从效果上来看,蜀汉大力经营汉中后,曹真曹爽先后引兵进攻益州,均为蜀汉扼险所拒。

二、姜维错误降低汉中防务水平

诸葛亮病逝后,蒋琬费祎先后为相,二人均对北伐不感兴趣,力主保境安民,于是极力控制姜维用兵。

如姜维每每欲兴兵北伐,费祎常常制裁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

费祎的理由很简单,“诸葛丞相那么厉害,北伐都不能成功,你我这样的,既然实力远远不如丞相,就保境安民好了,等什么时候来个有能耐的再去北伐不迟。”

【历史大爆炸】诸葛亮挑错了接班人?蜀国灭亡的原因是姜维放弃汉中?

253年,费祎被魏国降将刺杀,随后姜维无人能制,于是开始大举北伐。

此时的魏国,经过数十年休养生息,在国力上已经对蜀国形成压倒性优势。拿军队数量来看,司马昭说过,“今诸军五十万,以众击寡,蔑不克矣。”

如在陇右,魏军就有兵马六七万人,相比之下,蜀汉全国亦不过才十万之众,还要分兵防守全国各地。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姜维于公元258年骆谷之役后,决心集中兵力加强陇右方向,从而作出了调整汉中防务的部署。

他给朝廷上奏的理由是,这种防御策略虽然可以拒敌于国门之外,但需要太多兵力,“以为错守诸围,虽合《周易》“重门”之义,然适可以御敌,不获大利。”

因此决定放弃汉中外围要塞,“退据汉、乐二城,积谷坚壁。”

同时,建议在汉中派出“游军”,即游击部队对入谷敌军进行骚扰,待其因疲乏缺粮被迫撤退时,与守城部队共同出击予以歼灭。

很快,蜀汉朝廷批准了姜维的建议,让汉中都督胡济率部分军队撤往汉寿(四川省广元市昭化镇),其余军队集中到汉、乐二城,外围仅仅留下少量警戒人员。

这样一来,驻守汉中、汉、乐与秦岭诸围的蜀军,只有万人不到,仅仅相当于此前的三分之一!

姜维的失误,很快就被魏国所意识到,司马昭很快制定了以偏师牵制姜维,主力进攻汉中的计划,“绊姜维于沓中,使不得东顾,东指骆谷,出其空虚之地,以袭汉中。”

此后,从蜀国的灭亡过程来看,魏国对汉、乐二城围而不打,一路迅速南下。

姜维尽管摆脱了邓艾、诸葛绪的围攻,但一切为时已晚。另一路的钟会大军已经攻破阳安关与关城,迫使他退守剑阁,死守最后一道天险。

【历史大爆炸】诸葛亮挑错了接班人?蜀国灭亡的原因是姜维放弃汉中?

然而此时的邓艾又偷渡阴平,一路杀向成都,最终迫使刘禅开城出降。

三、姜维真的是蜀国灭亡的罪魁祸首?

自古以来,很多史家评论时,都认为姜维撤汉中之围埋下了蜀国灭亡的祸根。如宋人郭允韬说,

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评价这段历史也指出,

事实上,作为领兵多年,打的曹魏跳脚的姜维并不是想不到这些因素,某种程度上而言,他放弃汉中外围,就是曹魏在陇右对付蜀国的翻版:你能过来,但粮食过不来,所谓“千里负粮以邀一日之战”,打不了多久就得撤退。

但历史大势往往被一些莫名其妙的小事所左右,前面说到,蜀汉立国以来,驻守汉中的起码都是丞相、大司马、大将军。

【历史大爆炸】诸葛亮挑错了接班人?蜀国灭亡的原因是姜维放弃汉中?

按照正常程序,姜维必须驻守汉中,但在256年的段谷之战惨败,蜀国损失军队上万人,几乎相当于全国十分之一的军队,何况还是久经战场的精锐之师。

作为主帅的姜维,北伐本就不受待见,此刻更是墙倒众人推,成为众矢之的,诸葛瞻与辅国大将军董厥并平尚书事,联合起来弹劾姜维,指责其好战无功,请求以黄皓亲信阎宇取而代之。

姜维心中惧怕,于是自请去遥远的沓中屯田,这里位置偏僻,无法及时沟通战报,也不能迅速赶到前线进行指挥与增援。

尽管姜维此举出于避祸,然而,此时距离魏国大举灭蜀只有一年不到的时间。

此外,姜维当初尽管撤守汉中外围,但却要求守城大将做到坚守待援,最后等敌人粮食吃完撤退时发起进攻。

【历史大爆炸】诸葛亮挑错了接班人?蜀国灭亡的原因是姜维放弃汉中?

但姜维没有料到的是,先后出了三个叛徒:

其一,阳安关守将蒋舒。阳安关本来是天险,当初夏侯渊在此地抗拒刘备,坚守长达一年。没想到蒋舒出降,轻而易举就为魏军打开了进攻汉中的大门。

原本攻打乐城不能攻克的钟会,迅速长驱直入进抵剑阁。

其二,江油守将马邈。邓艾偷渡阴平本身是一件极其冒险的行为,他即便侥幸成功,也仍然是支既没有辎重,又没有战马,装备也极其匮乏的轻军。

我们知道这样的军队根本无法攻克坚城,也就是说,马邈只要守城不出,邓艾就将因为进退不能。

没想到他居然主动出降,为邓艾补充了亟需的粮食、装备,从而使邓艾声势壮大,一路杀向成都。

其三,亡国罪臣谯周。当邓艾孤军深入进抵成都时,姜维已经在剑阁挡住了钟会的大军,名将罗宪在白帝城有重兵驻守,霍戈在夜郎也有强卒镇守,蜀汉仍然有作战的资本。

结果后主昏庸,在谯周的蛊惑下,不战而降。

呜呼!

鼓楼微讯

glwx1128

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历史大爆炸】诸葛亮挑错了接班人?蜀国灭亡的原因是姜维放弃汉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