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color: #f85959。縱觀那些被霸凌的孩子,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被欺負的時候只會默默忍受,不敢跑,不敢反抗,更不敢跟父母講。

職校生遭同學霸凌211天:孩子,我希望你做一個硬氣的人

01

前些天,“某職校女生被同學霸凌211天”的新聞在熱搜上居高不下。每當出現這樣的新聞,我都特別害怕看,但是還是忍不住點進去看了個究竟。

這所職校是在山西礽縣某職業中學,這位女學生被同學李某某、閆某某等人“欺凌毒打”,向老師反映後反遭報復威脅:你要是敢對老師、學校、家長報告,我就打你越嚴重。

目前,受害者已經診斷患上中度抑鬱症與焦慮,正在接受心理治療。

再看流出的動圖,女生被一個男生扯着頭髮半躺在地上,時不時還有其他學生來扇上一巴掌,或往脖子上踹上一腳,被拿鞋子扇嘴巴,被集體揪着頭髮毒打。

看到這些被欺凌的場面,我想不止孩子的父母,但凡有點良知的人,都會有衝到學校狠狠地教訓一下這幫施害者的衝動。

很想問一句:這些施暴的孩子是闖入在人間的惡魔嗎?

甚至有網友這樣說:終於明白了爲什麼會有家長衝到學校殺人了。

孩子被欺負成這樣,誰不心疼不氣憤,肝膽都會被氣炸吧!

職校生遭同學霸凌211天:孩子,我希望你做一個硬氣的人

02

校園霸凌時時說,卻還時時有。在百度隨手一搜,一起起校園欺凌事件撲入眼簾。

早前,福建永泰初三男生小黃上學期間經常被同學圍毆,被欺凌長達4年。在某次被圍毆後,腹痛難忍的他才向父母道出了被霸凌的實情:從小學四年級開始他就經常被同學無故毆打。可這次,他因脾臟出血嚴重,經手術切除了脾臟。

6.22永新圍毆女生事件也曾轟動一時,毆打視頻在微博上廣泛傳播。長達5分鐘的視頻中,只見穿着藍色揹帶褲的女生跪在地上,任由其他女生連番扇耳光,踹背部、前胸、側面、手臂等,一個黑色上衣的女孩還拿礦泉水瓶和拖鞋怒砸女生的腦袋。幾個打人的女生一邊打一邊嬉笑一邊罵髒話,打累了就叫該女生自己扇耳光。

今年4月份,更有甘肅隴西的14歲少年,僅僅因爲一副耳機,就遭5名同學圍毆,被活活打死。這個死去的少年全身遍佈重傷:後腦勺頭蓋骨被打破,左側眼角處骨頭骨折,背上一根肋骨骨折,下體腫成兩個拳頭大。外出打工的父親沒想到自己第一次坐飛機竟是因爲兒子被打死了。

……

美國國會研究服務曾指出:美國5歲到12歲的學生中有超過20%的學生曾被霸凌過。

英國國家發展研究中心表示:大約有28%的兒童偶爾被霸凌,15%的兒童經常被霸凌。

這是非常觸目驚心的數據,每5個孩子就可能有1個是受害者。

這些案例和數據也令很多父母惶恐不已,深怕哪天這樣的霸凌會降落到自己孩子身上。

龍應臺這樣說過:“我的孩子只要平安和快樂,無論傑不傑出,我都已經很感謝了。”

這也是多少父母最質樸的心願啊,可實現這樣的心願卻並不容易。

職校生遭同學霸凌211天:孩子,我希望你做一個硬氣的人

03

看着這些殘忍的校園霸凌,心痛之餘,我們會想,到底要怎麼保護我們的孩子?

看着正沉浸在西瓜美味中的女兒,我突發感慨:要是以後我的孩子也被霸凌,我要怎麼保護她呢?

我很認真地跟四歲的女兒說:“妞妞,以後不管有什麼不高興的事情,一定要跟媽媽講,媽媽都會幫助你的,知道了嗎?”

女兒抬起頭,擦了擦嘴角的西瓜汁回答道:“知道了。”

看着她天真無邪的臉龐,我不知道她懂不懂我的意思,但是我一定要讓她知道我是關心她的愛護她的,不管發生什麼事情我都是站在她這邊的。

縱觀那些被霸凌的孩子,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被欺負的時候只會默默忍受,不敢跑,不敢反抗,更不敢跟父母講。

有的是因爲父母太忙無暇顧及孩子,更別說孩子的內心想法了,所以孩子有什麼事情根本就不會跟父母講,因爲覺得就算講了父母也沒時間管。

有的孩子則是順從慣了,性格太過懦弱,不會向父母尋求幫助,或害怕遭報復。

其實,我也曾被霸凌過,要不是得到老師的幫助,我不知道這以後會對我的人生產生什麼樣的不利影響。

那是在小學5年級的時候。那時候還是男女同桌,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的同桌跟我前面的男生一到放學的時候就開始聯合起來欺負我。

那時候的我真的很害怕聽到放學的鐘聲,因爲鐘聲一響,老師一走,我就會被踢,有時候我真的希望不用去上學了,或者永遠不要放學。

就算是惶惶不可終日我也不敢告訴父母,因爲母親長期在外打工,父親整日忙於農田,加上我內向的性格,忍是我想到的唯一的辦法。

直到有一天,數學老師看到了我被欺凌的痛苦經歷才結束。

所以,不敢聲張更加助長了施害者的氣焰,懦弱也只會讓孩子在被霸凌的沼澤裏越陷越深。

這些校園暴凌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有的因此不願意去上學,有的患上抑鬱症,甚至有的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所以,父母習慣聆聽孩子的心聲,關注愛護孩子,做孩子的朋友非常重要,這樣可以讓孩子有什麼事情都願意跟父母講,因爲他知道父母是自己的避難所,是自己最堅實的後盾,父母會無條件地相信他保護他的周全。

04

除了做孩子的依靠,我們還要教會孩子有自己保護自己的能力。

有網友說:“如果以後我有了孩子,我會告訴他,誰要敢欺負你,給我還手,我給你兜底。”

雖然以暴制暴並不好,但是硬氣起來還是管用的。

朋友說她讀書的時候被幾個同學欺負,就因爲家裏窮穿不起新衣服,那幾個同學嫌棄她太邋遢,看不下去便總找“機會”對她拳打腳踢。

開始的時候她只會偷偷地哭,後來有一次,她真的怒了,不管三七二十一開始跑,跑到草坪上,拿起一把掃操場用的掃把,便對着那幾個同學狂揮,直到他們求饒爲止。

從那以後,再也沒有人敢欺負她了。她說:“還回去才管用。”

人都是找軟柿子捏,只有自己硬氣了,別人纔不敢挑着你“下手”。

中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師在做客《開講啦》,當有觀衆提問:如果孩子被打,您會支持他打回去嗎?

李玫瑾教授很堅定地說:“肯定會啊。”

雖然她的說法很受爭議,但是教孩子打回去不僅能讓施害者看到你的態度,還能讓孩子有自己判斷好惡的能力。

如果不反抗,被欺負時只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容忍,孩子就容易失去判斷的能力,就算走出了校園的霸凌,可能還會有社會霸凌等着他。

所以有硬氣,有不被欺負的氣場纔是最重要的。

在孩子的成長中,衝突和處理衝突是永恆的主題,但是我會告訴孩子,我是你最硬的後臺,雖然不能幫你排除人生萬難,但是可以給你一個心靈的依靠。

我也會告訴她,我們的善良是展示給至善至親的親友的,不是供不良分子欺壓的裂縫,要做就做一個硬氣的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