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的散漫

《西域散记》:少数民族的散漫

新疆是少数民族聚集地,来这里旅游,最难容忍的就是慢腾腾的做事。

在新疆,无论是饭馆还是酒店,为客人服务的大部分都是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服务员有个特点,就是做啥都是慢腾腾的样子,能把你急死。

我们有一次在大厅让一个服务员去办一件事,她听了,却不见动弹,傻愣愣的看着你,半天嘴里发出一个音——啊,然后回过头去看看,再回过头来,看着我们问:什么?

我实在受不了,自己起身把事情做了。

新疆的任何酒店里的服务员都不靠谱。比如答应你第二天六点叫早,你最好自己调好闹钟,服务员不一定能记得。

所以在新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能自己做的就自己来,假少数民族之手适得其反。

《西域散记》:少数民族的散漫

这种慢腾腾的性子,也导致了散漫的工作态度。

我有一个朋友在新疆开工厂,因为这几年汉族工人招不够,无奈只有招来哈萨克人,一个月工资要发三次工资。

我说:你的工人一月工资多少钱?

他说:也就三四千块钱。

我不解:你干嘛发三次?

他一脸难色:如果一次把三四千块钱给到这些哈萨克人手里,他们就消失了。他们拿着钱就去跟朋友吃喝玩乐一天。新疆的酒味道纯良,好喝!但是度数高,五十二度!第二天醉的人事不省,躺在床上半死不活的。到晚上好不容易缓过来,另一个又来找他,于是又喝了一顿。完了又跟头一天一样,倒头躺下。第四天总算清新过来,赶紧回家看看老人、看看老婆、看看孩子,送钱回去。回家一呆又是一天两天。所以说工资一发,工厂都没人了。不是说辞职不干了,只是说挣了钱就去享受生活交流感情去了。所以工资要分三次发,前十天这波人发工资,中间十天那波人发工资,后十天剩下的人发工资。只有这样工厂还能正常运行。

《西域散记》:少数民族的散漫

究其原因,因为这个民族本来就是在草原上撒欢儿的民族,游牧民族没有什么条条框框,没有什么深谋远虑,今天好过今天过,明日有愁明日愁,当下必须高兴!人家骨子里就是这样无拘无束的性子,你把他诳到工厂上班,好不容易撑到月底,终于发工资了,还不兴人家好好玩儿两天?那也太对不起人家了,跟人家的生活方式事与愿违!

我们汉族人的思想是,挣的钱花一半存一半,生活才有底气,攒够了钱就买房买车。少数民族就不一样,挣一个花一个,甚至花两个,不够就向朋友借的,发了工资第一件事就是还钱。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诚实守信,不玩虚套。这些都是生存环境中有太多的不确定因数决定的,谁知道我能活到哪天?我死咋办?财产没有用完难道不亏?所以少数民族都是有生之年享受为主,这就是他们的思想,简单朴素,值得赞赏。

《西域散记》:少数民族的散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