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曆史」7月6日,歷史上的今天發生了什麼?

【節日】

· 今天是國際合作節

· 今天是世界接吻日

· 今天是人民警察日

一、國內大事記

1624年7月6日 登州海面上發生了歷時七個多小時的海市蜃樓

395年前,公元1624年7月6日(明天啓四年五月二十一日),我國登州海面上發生了歷時七個多小時的海市蜃樓,當時即將離任的登萊巡撫袁可立目睹了整個過程,心情十分激動,一首《海市詩》詳實地將當時的盛況記錄下來,文辭優美,可以讓沒有見過海市的人,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再加上董其昌的書法,成爲東海上的不朽之作。

1895年7月6日 中俄訂立《四釐借款合同》

124年前,1895年7月6日,中俄訂立《四釐借款合同》。中日甲午戰爭後,清政府爲償付對日賠款舉借外債,俄國爲攫取侵略權益,乘機以干涉還遼邀功,搶先攬借,但因財力不足,與法合貸,故亦稱“俄法洋款”。合同共19條,附件1個。主要內容:借款4億法郎,合1億金盧布(約合白銀1億兩;以94.125%折扣交付,年息4釐;償還期限36年,以海關收入擔保。這是甲午戰後清政府第一次向列強借款。

1907年7月6日 光復會成員徐錫麟在安慶刺殺安徽巡撫恩銘失敗被捕

112年前,1907年7月6日,光復會成員安徽巡警處會辦兼巡警學堂監督徐錫麟,在安慶刺殺安徽巡撫恩銘,率領學生軍起義,攻佔軍械所,激戰4小時,失敗被捕,慷慨就義。審訊時揮筆直書:“蓄志排滿已十餘年矣,今日始達目的。本擬殺恩銘後,再殺瑞方、鐵良、良弼,爲漢人復仇。”

1928年7月6日 蔣介石主持北伐勝利祭靈大典

「今日曆史」7月6日,歷史上的今天發生了什麼?

91年前,1928年7月6日,北伐軍各路總司令、各路總指揮祭靈大典在北平西山碧雲寺舉行,蔣介石主祭。

1935年7月6日 中日簽訂《何梅協定》

84年前,1935年6月9日,日本華北駐屯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向國民黨政府北平軍分會代理委員長何應欽提出“覺書”,限3日內答覆。經何與日方祕密會談後,1935年7月6日覆函梅津,全部承諾日方無理要求,出賣華北大部主權,通稱《何梅協定》。自此,中國政府撤走在河北的黨政機關,撤退駐河北的國民黨中央軍和東北軍,按日方的指定撤換中國軍政人員,禁止一切抗日活動等。

1938年7月6日 國民參政會一屆一次會議召開

「今日曆史」7月6日,歷史上的今天發生了什麼?

81年前,1938年7月6日至15日,國民參政會一屆一次會議在武漢舉行,到會代表149人。全國各界知名人士張伯苓、王造時、黃炎培、史良、沈鈞儒等100多人出席了會議。

1940年7月6日 八路軍在晉西北粉碎日僞“掃蕩”

「今日曆史」7月6日,歷史上的今天發生了什麼?

79年前,1940年7月6日,在晉西北“掃蕩”的日軍和僞軍全面潰退,八路軍反“掃蕩”取得勝利。

1949年7月6日 上海百萬軍民慶祝解放

「今日曆史」7月6日,歷史上的今天發生了什麼?

70年前,1949年7月6日,爲慶祝上海解放,上海市近百萬軍民走上街頭,舉行盛大遊行。

1982年7月6日 我國首次舉行博士論文答辯會

37年前,1982年7月6日,北京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研究生張築生,順利通過論文答辯,成爲我國第一個通過博士論文答辯的攻讀博士學位的研究生。張築生留校任教後,全心全意投入基礎教學和教材編寫工作。曾帶領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國家隊,在國際比賽中連續五屆奪得總分第一。患病12年堅持在教學一線耕耘,2002年去世。他的事蹟曾引起巨大反響,被譽爲“校園裏的焦裕祿”,“知識界的一面鏡子”。

1987年7月6日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落成

32年前,1987年7月6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落成。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是全國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歷史的大型綜合性專題紀念館(截止至2014年)。是國家一級博物館、全國優秀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國防教育基地、全國廉政教育基地、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是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祕書處所在地、中國博物館協會紀念館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

1996年7月6日 國務院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安全保衛條例》

23年前,1996年7月6日,國務院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安全保衛條例》。該條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安全保衛條例是爲了防止對民用航空活動的非法干擾,維護民用航空秩序,保障民用航空安全,制定的條例。

1997年7月6日 史詩《格薩爾》搶救工作基本完成

22年前,1997年7月6日,《格薩爾》工作總結、表彰大會舉行,會上宣佈,英雄史詩《格薩爾》的搶救工作已基本完成。《格薩爾》是我國三大英雄史詩之一,廣泛地流傳在藏族、蒙古族聚居的地區。它不僅是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而且是研究古代藏族、蒙古族和我國各民族關係史的一部百科全書。

1998年7月6日 香港國際機場正式啓用

「今日曆史」7月6日,歷史上的今天發生了什麼?

21年前,香港機場是香港有史以來最大的建設工程,並於1998年7月6日香港迴歸週年之際投入使用。

2000年7月6日 中國第一張信用保險卡推出

19年前,2000年7月6日,中國第一張信用保險卡7月6日 “廣發卡特約吉祥保險”,由中國人壽保險公司北京市分公司與廣東發展銀行北京分行聯手推出,給國內金融服務增添了一種新產品。這種兼具銀行與保險雙重功能的信用卡,在爲持卡人提供消費便利的同時,還能使持卡人獲得一份鉅額人身意外傷害保障。

2006年7月6日 中國與黑山正式建立外交關係

13年前,黑山原爲南斯拉夫的六個加盟共和國之一,2006年6月3日,黑山國會正式宣佈獨立,2006年7月6日,中國與黑山正式建立外交關係。

2006年7月6日 中印乃堆拉山口邊貿口岸在重新開放

「今日曆史」7月6日,歷史上的今天發生了什麼?

13年前,2006年7月6日,中國和印度宣佈重新開放連接中國西藏自治區亞東縣與印度錫金段的乃堆拉山口,恢復這條中斷40多年的邊貿通道。重新開放乃堆拉山口,將對擴大中印邊境貿易、造福兩國人民發揮重要作用。

2008年7月6日 中國“福建土樓”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今日曆史」7月6日,歷史上的今天發生了什麼?

11年前,中國“福建土樓”,是世界獨具特色的大型民居建築。2008年7月6日下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開始對候選的世界文化遺產地進行審議。當天下午6時30分左右,第三個接受評審的中國“福建土樓”順利過關。

2018年7月6日 中美貿易戰正式打響

「今日曆史」7月6日,歷史上的今天發生了什麼?

1年前,2018年7月6日,美國政府正式對價值34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25%關稅。與此同時,中方反制措施亦對等、同步展開。這標誌着世界上最大兩個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戰”已經打響。

二、國外大事記

1560年7月6日 蘇格蘭與英格蘭簽定愛丁堡條約

459年前,1560年7月6日,蘇格蘭與英格蘭簽定愛丁堡條約。蘇格蘭女王瑪利之母瑪利(洛林的)企圖鎮壓新教改革者,引起新教貴族的公開反抗。法軍進入蘇格蘭進行干涉,英軍亦應新教貴族之請於1560年進入蘇格蘭。英法雙方在愛丁堡(Edinburgh)達成該約,同意雙方軍隊從蘇格蘭撤出,法承認伊麗莎白一世爲英格蘭女王。此後蘇格蘭新教貴族控制了政局。

1785年7月6日 美元被選爲美國的法定貨幣

234年前,1785年7月6日美元被選爲美國的法定貨幣,又稱美圓、美金,是美國的官方貨幣。它的出現是由於《1792年鑄幣法案》的通過。它同時也作爲儲備貨幣在美國以外的國家廣泛使用。當前美元的發行是由美國聯邦儲備系統控制。最常用的表示美元的符號是“$”,而用來表示美分的標誌是“¢”。國際標準化組織爲美元取的ISO 4217標準代號爲USD。

1900年7月6日 沙皇尼古拉二世下令大舉入侵中國東北

119年前,1900年7月6日,沙皇尼古拉二世自任總司令,下動員令,調集約18萬軍隊,分六路大舉入侵中國東北。沙俄除參加八國聯軍共同行動外,還單獨出兵,欲侵佔東三省。

1930年7月6日 金日成將軍在伊通縣孤榆樹組建了朝鮮革命軍

89年前,1930年7月6日,金日成在伊通縣孤榆樹組建了朝鮮革命軍。朝鮮革命軍是朝鮮共產主義者的第一個武裝組織和爲準備抗日武裝鬥爭的政治及半軍事組織。

1943年7月6日 庫拉灣海戰爆發

「今日曆史」7月6日,歷史上的今天發生了什麼?

76年前,庫拉灣海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太平洋戰場科隆班加拉水域,在日本和美國艦隊之間爆發的兩次海戰。1943年7月6日,美軍沃爾登·安斯沃思海軍少將率領3艘巡洋艦,4艘驅逐艦對日軍金岡國三大佐和秋山輝男海軍少將指揮的驅逐艦隊。結果美軍1艘巡洋艦、1艘驅逐艦沉沒。日軍2艘驅逐艦沉沒。美軍小挫。

1964年7月6日 馬拉維共和國正式成立

55年前,1964年7月6日,尼亞薩蘭取得獨立,改名馬拉維共和國,並加入英聯邦,班達就任總統。1971年起任終身總統。馬拉維獨立後,對外奉行自由選擇結盟和中立政策。

1975年7月6日 非洲國家科摩羅伊斯蘭共和國獨立

44年前,1975年7月6日,非洲國家科摩羅宣佈獨立,成立科摩羅共和國,艾哈邁德·阿卜杜拉(Ahmed Abdallah)任總統。

1994年7月6日 心臟移植存活最長者逝世

25年前,世界上進行心臟移植手術的病人中存活時間最長的德克·範齊爾1994年7月6日在開普敦逝世,享年68歲。德克·範齊爾是1971年由南非著名心臟移植外科專家克里斯·巴納德做了心臟移植手術。範齊爾的兒子庫尼說,他父親最近因中風身體左側癱瘓,這次病故與心臟沒有關係。範齊爾的兒子庫尼說,他父親最近因中風身體左側癱瘓,這次病故與心臟沒有關係。

1994年7月6日 哈薩克斯坦議會作出遷都決定

25年前,1994年7月6日,哈薩克斯坦議會作出決定,將首都由阿拉木圖遷往阿斯塔納(當時稱“阿克莫拉”)。這是哈薩克斯坦歷史上的一件大事。經議會和總統批准,7月6日新增爲國家法定節日——“首都日(День столицы)”。

《非常歷史》

verydaily

敬畏 · 求真 · 鑑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