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大衆日報·新銳大衆記者從山東省水利廳獲悉,受冷渦影響,我省迎來入汛以來第一場大範圍降雨。自7月5日20時至7日18時,全省平均降雨量31.0毫米,摺合水量48.6億立方米。本次降雨對前期旱情有較大緩解,全省在田農作物受旱面積減少至742萬畝。

此次雨情全省16市均有降雨,但降雨地區分佈不均。自7月5日20時至7日17時,各市平均降雨量爲:淄博75.3毫米、濱州68.8毫米、德州51.6毫米、臨沂46.0毫米、東營44.0毫米、濟南39.7毫米、濰坊38.9毫米、日照29.0毫米、青島28.8毫米、泰安17.6毫米、煙臺16.0毫米、聊城10.1毫米、棗莊8.5毫米、濟寧6.4毫米、威海5.1毫米、菏澤2.4毫米。最大點降雨量淄博市桓臺縣索鎮雨量站143.5毫米。全省有33個縣(市、區)平均降雨量超過50毫米,74個縣(市、區)平均降雨量超過25毫米,最大縣(市、區)平均降雨量濱州市博興縣133.0毫米。

省水利廳防禦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降雨對全省旱情有較大緩解,全省在田農作物受旱面積由7月5日的1650萬畝減少至742萬畝。由於降雨地區分佈不均,截至7月7日,全省仍有742.3萬畝農作物受旱,約佔在田農作物面積的9%,其中輕旱617萬畝,重旱120萬畝。旱情較爲嚴重的五市:濟寧、煙臺、棗莊、威海受旱面積超100萬畝,濰坊受旱面積60餘萬畝。今年以來(1月1日8時至7月7日18時),全省平均降水量147.6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39%,比去年同期偏少49%。入汛以來(6月1日8時至7月7日18時),全省平均降水量76.3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38%,比去年同期偏少38%。

目前,全省大中型水庫、南四湖及東平湖蓄水總量41.66億立方米,較常年同期多蓄10.79億立方米,較去年同期少蓄4.34億立方米。全省大中型水庫無超汛限水位運行。河道流量較大的水文站有:小清河岔河92.3立方米每秒、石村80.0立方米每秒、魏橋38.9立方米每秒;孝婦河馬尚35.6立方米每秒;沂河臨沂12.7立方米每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