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在就全文刊載佟兵口述的文章《我父親佟麟閣是滿族人》。我父親佟麟閣是滿族人,1892年10月29日出生於河北省高陽縣邊家塢村。


抗日英雄佟麟閣的後裔一再聲明佟麟閣將軍是滿族人

歷史上的今天,82年的今天,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藉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辭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第29軍奮起抗戰。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

在清帝遜位前,滿洲人基本上一直是團結一致的,但隨清帝遜位,特別是是馮玉祥撕毀清室優待條件,孫殿英盜東陵後,滿洲內部出現分化。一部分就是要藉助日本力量去復國。另一部分則依然認可當政的國民黨政府,並投身抗日。並出現很多抗日英雄,但令人遺憾的是,這些抗日英雄的滿族族屬得不到彰顯,有的還給寫成漢族。比如,就是在七七事變,與日軍戰爭中,英勇犧牲的佟麟閣將軍。

抗日英雄佟麟閣的後裔一再聲明佟麟閣將軍是滿族人

如今的百度百科中佟麟閣,還寫着漢族。 滿族抗日英烈佟麟閣將軍共有子女六人,現健在的有二人。次子佟兵排行第五,生於1925年,今年84歲,現爲西城區政協第十一屆委員及政協下設的“港澳僑臺委員會”委員。佟兵寫過一篇文章,介紹過父親的生平事蹟,發表在《文史博覽》2011年第七期。明確寫着,佟麟閣將軍是滿族人。

抗日英雄佟麟閣的後裔一再聲明佟麟閣將軍是滿族人

現在就全文刊載佟兵口述的文章《我父親佟麟閣是滿族人》。

抗日英雄佟麟閣的後裔一再聲明佟麟閣將軍是滿族人

我父親佟麟閣是滿族人,1892年10月29日出生於河北省高陽縣邊家塢村。我的祖父佟煥文和祖母胡氏都是農民,我父親是長子,他有個弟弟叫佟祿閣。

父親45歲犧牲在戰場上

1937年7月7日,日寇在盧溝橋發動侵略戰爭,父親作爲最高指揮官,在南苑召開軍事會議,下令駐守宛平城的部隊“堅決抵抗,誓與盧溝橋共存亡,不得後退一步”。7月28日晨,日寇對南苑軍部發動總攻,父親率駐軍和軍訓團愛國學生5000餘人與敵激戰,當日中午在豐臺區南苑時村中彈殉國,終年45歲。

抗日英雄佟麟閣的後裔一再聲明佟麟閣將軍是滿族人

母親曾在軍中組織隨軍家屬紡紗織布、製作軍服,被馮玉祥譽爲“模範夫人”。1927年北伐戰爭中,父親在前線受困,母親曾跨上戰馬,揹着未滿三歲的我,穿越戰場,將軍餉送至軍前。父親犧牲時,母親強壓悲痛獨自辦理了後事,一直不忍心對我的祖父祖母說出真相。二老於1952年和1953年相繼去世時,都不知父親早已殉國。

由於北平淪陷時期顛沛流離的生活,以及“文革”期間的破壞,我們兄弟姐妹六人,只留下一張我與父母雙親的合影。這張照片是1933年攝於張家口,那年父親41歲,母親38歲,我8歲。大哥是孫連仲的副官

我大姐佟鳳華,生於1916年,逝於1954年,終年38歲。大姐1949年離開北平後,輾轉去了臺灣,1954年病逝於臺灣,一生無子女。

我的三姐佟鳳鳴,生於1922年,現已83歲。三姐畢業於北平輔仁大學歷史系。三姐夫熊先煜,抗戰初期任國民黨新八師參謀。解放戰爭時,熊先煜在貴州起義,解放後與三姐在重慶定居,三姐在重慶市第15中學任教師。三姐、三姐夫和女兒熊一娣均曾爲重慶市政協委員。

父親爲什麼叫我“小兵”

1955年,我於北京醫學院藥學系畢業,分配至北京第二醫院藥房工作,職稱逐步升至主任藥師,直到1988年退休也未換過單位。

每年7月28日,佟家人齊集香山將軍墓1997年,經鄧小平同志批示,國家追認佟麟閣爲抗日烈士,頒發了證書,並由北京市政府整修了父親在香山的墓地,列爲“北京市重點烈士紀念建築保護單位”。1968年去世的母親,骨灰也移葬於父親墓旁。

來自:法制晚報 講述:佟兵 採寫人:陸元

抗日英雄佟麟閣的後裔一再聲明佟麟閣將軍是滿族人

佟佳氏是滿洲八大姓之一,來源於大金女真的姓氏夾谷氏,一部分留在中原的改漢姓仝。漢族無仝姓,所以只要姓仝,就是女真夾谷氏後裔。另一部分退回滿洲,即佟佳氏,進入民國後,一般都改漢姓佟。這照片就是佟麟閣將軍之子佟兵。

抗日英雄佟麟閣的後裔一再聲明佟麟閣將軍是滿族人

佟麟閣將軍照片。

抗日英雄佟麟閣的後裔一再聲明佟麟閣將軍是滿族人

佟麟閣之子佟兵在其爲父親所建立的紀念碑上清晰地寫着:佟麟閣,男,滿族。現在佟麟閣之子還在,並一再聲明佟麟閣將軍是滿族人,爲何網上一些人還是置若罔聞,給寫爲漢族,到底是出於什麼目的?

滿族文化網編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