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濟會,又稱"美生會",字面之意爲"自由石匠"(英語:Freemasonry)全稱爲"Free and Accepted Masons",出現在18世紀的英國,是一種帶宗教色彩的兄弟會組織。

世界九大神祕組織之共濟會(分析篇)

共濟會會員的圍袍源自中世紀石匠的圍裙

其起源目前並沒有確定的說法。根據其綱領文獻《共濟會憲章》(共濟會標誌,傳說1701年寫成,出版於1723年)第一部《歷史篇》的解釋,傳說共濟會起源於公元前4000年,這一年成爲A.L.(Anno Lucis,"光明之年"),而現代共濟會起源於1717年。共濟會,也稱美生會。中文"共濟會"一詞取其組織性質。其會員被稱爲"美生"(英語:Mason,原意爲石匠),這也是中文美生會的來源。從共濟會誕生之初,質疑和反對之聲便不絕於耳,最著名的便是天主教會與共濟會的世紀戰爭,羅馬教皇高舉反共濟會的旗幟兩百多年,直到今天。最初的陰謀質疑來於法國大革命期間,共濟會被懷疑支持了推翻君主制的運動。到了19世紀中期,摩根事件(Morgan affair)引發了美國的反共濟會運動(Anti-Masonry)。

有300年曆史的英國共濟會最近頻頻高調亮相

世界九大神祕組織之共濟會(分析篇)

球目前有大約600萬名共濟會成員,美國400萬,佔60%,英國有20多萬,屬於共濟會英格蘭總會。

這個源自石匠祕密結社、經歷腥風血雨而倖存併成爲當今世界最大的民間社團,還做了件反傳統的事。共濟會英國總會致力於慈善和服務社會,推崇誠實守信,但歷年來形象被嚴重扭曲,受到不折不扣的歧視,甚至可能觸及侵犯人權的程度,爲此已向英國平等和人權委員會申訴。公開信還宣告,今後六個月裏,共濟會將舉辦一系列問答活動,也歡迎公衆寫信聯絡; "我們是開放的"。

公衆對共濟會的種種負面印象,或許因爲對它不瞭解。一名共濟會發言人對BBC表示,人們對未知的事物本能地感到恐懼,會根據想象把共濟會成員腦補成邪惡、可怕的人。

因此,他說,越來越多會員拒絕在會所外使用暗語或符號,擔心被發現而受到排斥孤立。同時,這種"迷思"和歧視也使共濟會難以更開放地吸納會員。

英國共濟會總會成立於1717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共濟會總會所。共濟會帶宗教色彩,是目前世界上最龐大的祕密組織,成員逾600萬,其中英國有20多萬人。

稱之爲神祕組織多少與實際有點出入,或許更多是因爲共濟會的那些對外人保密的儀式、暗號式握手、着裝等。經常曝光

近十年來經常曝光

2005年6月,英國議會曾規定兩院議員必須聲明自己是否共濟會成員,以提高議會透明度,增強公衆對議會的信任。2013年,《每日電訊報》報道稱共濟會在招募青年大使,希望在年輕人羣中發展成員。2014年,法庭裁決共濟會英國聯合總會2010年的一筆8200萬英鎊捐款不能算作慈善捐款,因而不能享受稅務減免待遇,理由是這筆捐款附帶了條件,要求錢款用於共濟會成員的照料和福祉。照顧本會成員是共濟會的規矩,但不符合慈善事業原則。

世界九大神祕組織之共濟會(分析篇)

最近英國共濟會還被批任人唯親、裙帶風、欺凌、貪腐,阻撓警務改革,阻撓警察系統女性和少數族裔的職業發展。最初,英國共濟會成員基本上屬於社會精英,有地位權勢或財力雄厚,雖然從事辦醫院、捐款等善事,也因爲不透明而不時引發外人猜測。現在,共濟會成員來自社會各階層,但跟網上的臉書或現實中的教會一樣,屬於一個社交圈,仍有外人懷疑會員在職場相互包庇或提攜。

歷史起源:

世界九大神祕組織之共濟會(分析篇)

共濟會遠古起源有多種說法,但有正式記載的最早出現於1717年的英國。是年6月24日,英格蘭四個會所的首腦在倫敦聖保羅大教堂附近成立了第一個總會所(Grand Lodge),史稱近代共濟會運動的開端。

歷史機遇把遠古的石匠結社變性爲"精神石匠"(即帶有社會改革使命色彩)的政治社團組織,成員主要是貴族和社會精英。英國18世紀喬治王和愛德華時代,王室和共濟會關係良好,不少王室成員加入了共濟會,包括喬治三世,還有詩人彭斯、王爾德,政治領袖丘吉爾、基普林等。

隨着大英帝國的興起,共濟會從英國向歐洲、亞洲和世界各地擴展,各國先後都成立了總會所,而且越來越多參與社會、政治和思想活動。歐洲啓蒙運動中的著名思想家伏爾泰、孟德斯鳩、狄德羅等都是共濟會成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