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帶着爸爸去留學》最後幾集的預告片,突然被感動了,被武丹丹和朱露莎感動了,被她倆說的話感動了。十八歲真好,成長真好,成長的過程也許有傷痛,但只有真正經歷過,纔會變得更成熟、更懂事。

不作的武丹丹、不婊的朱露莎,演技其實挺好的。短短几分鐘的預告,比這段時間追的正片都精彩。

很認同林颯說的那句話:都是孩子,也不是什麼十惡不赦的人,她們也挺可憐的。

爲什麼說朱露莎、艾米可憐呢?

朱露莎偏激、自私、三觀不正的個性,都是來自她的原生家庭,來自她的母親。

最後她決定認罪,她主動找武丹丹道歉,主動跟律師說她願意承擔一切,反倒被媽媽狠狠的打了一巴掌。

媽媽氣質敗壞的罵朱露莎:你承擔得起嗎?你逞什麼能?你逞什麼英雄?我生你還不如生一灘爛泥。

朱露莎激動的說出了埋藏在心裏很久的話:你給我閉嘴,我恨你,從小到大你用各種方式傷害我,因爲你無能、你失敗,所以你才這麼對我,是你把我變成一個罪犯的。我恨你,我恨死你了。

你是不是那種用各種方式傷害孩子的父母?

這裏說的傷害不是指一般的暴力行爲,還包括語言暴力和情緒暴力。

在公共場合最容易看到的就是用語言和情緒暴力對待孩子的家長,比如大人稍微有點不順心,就會用非常不耐煩的態度跟小孩說話。或者是小孩耍賴哭鬧要買玩具,大人不知該如何制止,就用最惡毒的語言來咒罵自己的小孩,等情緒過後又拉着小孩走了。那些大人永遠不會知道,你的小孩就是在這種時候受到了傷害,造成了心理陰影。

什麼時候你纔會發現你的小孩受到了傷害?

當他們青春期到來,他們開始成爲獨立的個體,有獨立的人格和思想,從小孩慢慢變成成人,他們就會用同樣的方式回敬你,會對你說話口氣不耐煩,口出惡言,甚至會有肢體衝突。大人會用叛逆期來解釋這一切,其實這不是單純的叛逆,是一直以來的家庭教育以及耳濡目染,讓他們變成這個樣子。

在中國到底有多少這樣的家庭,父母不會用正確的方式來對待小孩。也許在父母成長的過程中,受到了同樣的對待方式,他們就把這一套用在自己孩子身上,他們自己也不知道對錯,覺得上一輩是這樣對他們,他們就依樣畫葫蘆,只要自己的孩子表面上看起來身體健康,沒幹什麼壞事,聽父母的話,這樣就是好孩子了。

艾米和武丹丹是相似的,只是一個幸運,一個不幸罷了。

艾米和武丹丹身上有很多相同點,都是家庭富裕的女孩,家庭都不幸福,心理狀況都不太健康,都在國外留學,都是心高氣傲的個性,還喜歡同一個男孩。

武丹丹被艾米和朱露莎打了之後,沒有怒氣衝衝的喊着要報仇,反而變得冷靜成熟了,喫一塹長一智這話一點都沒錯。

看了林颯關於校園霸凌對青少年未來的人生有什麼影響的論文之後,武丹丹說出了至關重要的一點。

林颯:你跟艾米身上並沒有任何霸凌者或者被霸凌者的特徵。

武丹丹:如果事情發生的機緣有些細微的變化,有可能我會變成打人的那一方。

武丹丹和艾米是相似的,但是兩人卻往不同的方向走了。因爲武丹丹在事情發生的過程中遇到了林颯、黃小棟、黃成棟,每次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都是他們把武丹丹往回拉,纔沒有讓她變成今天的艾米。

​艾米的家裏很有錢,她在國外留學可以住大房子、開跑車,身邊圍繞一羣狐朋狗友,都是因爲她的錢,後來出現了黃小棟,她才拼了命都要把黃小棟留在身邊,因爲只有他是真心對自己的人,但是她也知道,黃小棟愛的不是她。後來爸爸生意失敗跳樓自殺,她的房子車子都被收回,朋友也離她而去,導致她出現精神問題。武丹丹父母離婚,剛搬進外國寄宿家庭的時候,也出現了精神問題,還好這個時候林颯發現了,給了武丹丹很多關懷和愛,才解決了這個問題。

這次偶發的校園霸凌事件,都是因爲武丹丹、朱露莎、艾米在用各自的方式發泄,發泄她們對這個世界的不滿。

朱露莎發泄,因爲這個世界上唯一能讓她有點真心的陳凱文,他們也不可能在一起了,所以她覺得自己完了。

艾米發泄,因爲她把黃小棟當成自己的全部,但是黃小棟卻不能全心全意的愛她,她打武丹丹,是因爲她害怕,她害怕吳丹丹把黃小棟搶走。

武丹丹發泄,在被打的時候,她沒有反擊,因爲她想用無聲的抗議,告訴全世界,有本事你們就打死我。父母不要我,林颯不要我,黃小棟也不要我,有本事你們打死我好了。

武丹丹最後對黃小棟說,雖然我錯過了一段美好又純真的愛情,但是我並不後悔,因爲我們都要學着長大。未來的日子,希望你也能找到屬於你的幸福。

朱露莎最後對陳凱文說的話,她的笑,她的眼淚,結局了才發現,原來康可人的演技那麼好。

朱露莎:我就想站在你面前,站在這個城市的晚上,假裝是一年前,我就想最後再幸福這一小會。

最後的結局雖然不算完美,但是挺感人的,被武丹丹、朱露莎給感動了。追了那麼久的劇,終於有一個溫馨圓滿的收場。蔣依依和康可人這兩個年輕女演員如果在演員的道路上好好發展,前途一定不可限量。

相關文章